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引言

這本關于學手藝的文稿,記錄了我早年從開始做手工到學手藝的往事,也敘說了我最熟悉的優秀手藝人的學習、追求和創造。

我是在哈爾濱市兆麟小學接受的基礎教育。從小學的手工勞作課開始,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正式學作陶制瓷的設計,之后留校從事教學工作,一直沒有離開過手藝。

記憶猶如一條長河,從小溪源頭一直流向汪洋大海,灌溉著心底的土地,培育著匠心的滋生和成長。川流不息的河水帶來的不期望有閃光的金砂,只要沉積下來的泥沙可以鋪路,也能修建房屋,物盡其用便于愿足矣。

我已年屆八十,半個多世紀的往事在追憶中重現,那些鐫刻在內心的印象,有些本已淡遠了,如今反而清晰起來。在生命逝去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寫下來,留給后來者,因為這里凝聚著從手工勞作到學手藝過程中,溫馨的情感和智性的啟迪。曾經哺育過我、激勵過我的許多有意義的人和事,令我感念。我想對后來者也許會有所裨益,因之記寫下來。

這些文字,既不是系統的描述,更不是理論研究的總結,只是學做手藝人經歷的一點體會和認識,零散而瑣碎,權且算是札記或散記吧。

引導我學習手藝、走向手藝人道路的,大略分為兩部分人:一部分是我生活中接觸的普通人,有父母、老師、同學、朋友、鄰居;另一部分是工匠師傅,還有技藝成就卓著的手藝人和優秀的工藝美術家。

文中寫到的人,有的已離我遠去,告別了他們傾注了全部生命的手藝;至今健在的,正發揮聰明智慧,在手藝勞作中奉獻才華。我用文字記錄他們,作為對逝去者的紀念,也是向還在辛勤勞作的手藝人致敬。

每當我回顧這些熟悉而親切的普通人和手藝人時,雖然他們的身份有所不同,手藝高下有別,但我都是一樣的從心底欽佩和感激他們。他們對我的影響和啟發是多方面的,除了教我學習手藝,一步步往前走,從無知到有知,從“困學”到“向學”,掌握知識,學會技能,使我體會到手藝的作用和價值,逐步領悟手藝的真諦,成為一名專業教師,同時還引導我塑造為人為藝的品格,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學手藝,也要學做人。

以往在學習和工作中,忙忙碌碌,無暇顧及,想寫卻不能寫。退休后,閑暇的時間多了,往事像電影一樣,一幕一幕地浮現在我的眼前。原來,曾經教過我手藝的人,已經成為我生命中難忘的形象,駐留在我的記憶里,激勵著我認真地生活和做事。

我感念那些曾經給我以啟發和幫助的人。從童年、少年、青年到成年之后,這些難忘的人和事,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及面命耳提的教導,如今回想起來,更讓我感覺到意義之所在。

手藝最具人性化的特征。手藝實踐是一種勞作,有輕有重,有粗有細;既有重復性的工藝制作,也有創造性的技術拓展。手藝制品多是生活必需品,也有裝飾品。無論現代的制造業發展到怎樣的地步,自動化達到如何的水平,人們是永遠離不開手藝制作和創造的。

手藝不單是手工技術的實施,同時還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運作和延伸,是能力和素質的砥礪與體現,也是文化修養的融會和審美經驗的積淀。

手藝應該成為人在成長中必須經受的一種訓練。

手藝是融入生活中的學問,只要有心和用心,就可以在勞作中培養把握事物規律的能力,養成事先規劃的習慣,學會在運行過程中適應和調整的策略,遇到困難能堅持不懈,尋求化解之策,從而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手工勞作在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是書本知識之外的必要補充,應該得到重視,絕不該被忽略。

雖然生命的時日如即將消逝的帆影漸行漸遠,但記憶中早年的“手藝”卻又浮現在眼前,是那樣切近和具體,如同剛剛接觸時那般。

當年曾吸引我對手藝產生興趣的手藝人,大都是我熟悉的,懷著敬意認真注視過的,虛心請教過的。他們永遠是我心目中的師傅。

我在學手藝和從事手藝教學的過程中,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手藝人,有工匠、師傅、教師和優秀的陶瓷藝術家。他們認真勞作的態度、崇尚手藝的精神、追求完美境界的毅力,都給我以啟發和激勵。

他們是我的良師益友,我愿意將我對他們的認識和理解介紹給更多的人。相信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創造思維,對從事任何工作的人來說都是有所啟發、可資借鑒的。

我在這本《札記》中,盡我所能,把那些優秀手藝人實施的復雜勞作,作簡明或扼要的介紹,希望借此引發人們對手藝勞作的關注和思考。如果有興趣,不妨進行實踐的嘗試,將更有助于認識手藝的內涵和價值。

這也就是我寫這些文字的初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望奎县| 永川市| 县级市| 常德市| 梨树县| 孟村| 若尔盖县| 星子县| 乐清市| 绍兴市| 长春市| 达日县| 宁津县| 西和县| 江阴市| 宣恩县| 鄯善县| 凭祥市| 东明县| 平阳县| 绿春县| 岳西县| 思南县| 武威市| 阳曲县| 晋宁县| 涿州市| 吉林市| 全南县| 安阳县| 增城市| 大方县| 武山县| 滦南县| 开阳县| 库尔勒市| 西贡区| 工布江达县| 响水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