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徐知誥升職記

畢竟是日后的帝王,總該有點不一樣的。而他不一樣的就是聲音洪亮,健步如飛。據說他慢慢走別人大踏步也趕不上。有算命的就說,他這叫“龍行虎步”!

公元907年,徐知誥十九歲,這年四月,命懸一線的大唐王朝最終壽終正寢,在洛陽,梁王朱溫接受了唐朝末帝的“禪讓”,建立了后梁。此事一出,雖然只在早晚之中,但藩鎮還是震驚的,曾經再怎么差也還是天下共主的唐朝轟然倒塌了。

而此時淮南一地君主已是楊渥,楊行密已在前年去世了。楊渥正是楊行密長子,他也只是二十一歲,比徐知誥大兩歲。好在楊行密有先見之明,不然等楊渥一上臺,自己早就被他給宰了,不宰還留著他一起分遺產?

也正是從這年開始,唐朝時代不復存在,五代十國時期正式來臨。想必剛成年不久的徐知誥此時內心也在感慨,所有的秩序蕩然無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這只是個強者為王的時代。他可能會北望中原,發出內心的吶喊,因為他是李唐子孫,終有一日,他會重建大唐。

徐知誥也是個為人孝順的人,因為養母與自己同姓,所以養母還是挺喜歡自己的。有一次李氏病了,徐知誥就和她媳婦日夜伺候,把老人家感動得不得了。

媳婦?是的,你沒看錯,人家確實有媳婦了。畢竟此時也二十一二歲的小伙子,該成家立業了。而他媳婦是王氏,升州刺史的女兒。此時徐溫的官越做越大,也逐漸把持朝政了,后來遙領升州事宜,可能因為這,升州刺史才把女兒嫁給徐知誥。可惜王氏命短,沒多久死了,倒是便宜了陪嫁過來的奴婢宋氏,被徐知誥看上了,從此被立為正室,并且之后被立為皇后。

但成家立業徐知誥只做到了前面那一半,還必須得立業呢,尤其是做為徐溫的兒子,更要拿出點業績。雖然之前擔任過一些官職,但并沒有真正上戰場帶兵打仗過,這在軍閥混戰的時代怎么能行呢。所以在他二十四歲的時候,也正是大學生畢業的年齡,跟著大將軍柴再用去平定了一場叛亂,準確的來說那個人是叛他老爹的亂,看不慣他老爹專權才起兵的,但終究勢單力薄,被初出茅廬的徐知誥這個年輕人給俘虜了。真是首戰告捷啊,給他爹長了臉,從此之后經常帶兵打仗,往往是身先士卒。

也就是因為這場戰役,讓他成功地成為了升州刺史,躋身為一名地方大員,坐上了他岳父坐過的位置。這升州呢,也就是現在的南京,他當上刺史后開始筑城,與民生養休息,勤儉節約,招攬人才,注重教化。像后來的宋齊丘,馬仁裕等人,都在他手下。但是這與當時的流行風格顯得格格不入啊,人家都打打殺殺,就你搞這個,或許從小經歷過,見過太多人間疾苦,他就反其道用之,希望做一個不讓百姓受苦的好官。

而此時他的父親徐溫權力越來越大,在朝堂上排除異己,大量任用自己的人,連此時的南吳君主楊隆演也快成為傀儡了。之后不但是地方節度使,還有了自己的爵位——國公——齊國公,治所在潤州(今鎮江市),附帶好幾個富饒的州。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國公只有食邑并沒有真正的封地。

在出鎮潤州之前,他自然要計劃好朝廷之中的事,所以理所當然地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大兒子徐知訓,讓他留在廣陵(今江蘇揚州)也就是朝廷之中輔佐楊隆演。(這操作和當年的高歡差不多,都是自己出鎮地方)

殊不知,從這開始徐溫就走錯了,如果他后來知道結果,肯定會氣暈過去。當然,當時里里外外明眼人都看得出,天下哪是楊家的,明明是徐家的,朝廷內外不是徐家的忠實擁護者就是那些明哲保身的墻頭草。世道便是如此,往往有時黑白不分。

公元917年,聽說兒子徐知誥把升州治理的井井有條,徐溫心動了,決定從潤州搬到升州,讓徐知誥去潤州。徐知誥有點犯難了,他想去的是宣州(今安徽宣州)啊。但父命難違,只能乖乖地去潤州。可誰都沒想到,正是這次簡單的對調,讓徐知誥從此登上了權力巔峰。這不明擺著上天糊弄徐溫嘛。

因為就在不久之后,在廣陵的徐知訓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宜章县| 新建县| 株洲县| 临猗县| 东平县| 蒲城县| 毕节市| 九龙县| 白河县| 临澧县| 渝北区| 东城区| 大宁县| 北安市| 武宁县| 临泉县| 同江市| 苗栗县| 尖扎县| 亚东县| 乐平市| 瑞金市| 深州市| 太原市| 红原县| 洛浦县| 兰考县| 阿勒泰市| 黑水县| 怀安县| 东方市| 讷河市| 上思县| 孙吴县| 榆林市| 萝北县| 玉溪市| 壶关县| 嘉善县|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