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小溪

  • 霧山奇幻
  • 走木.QD
  • 10324字
  • 2021-03-11 20:49:01

啊哈!真爽,又出來了。這不是說我一個人出來的機會太少,而是這次出來與往常不同。我在以前的家,那可是經常出來,露宿的經驗也是常有,但那是迫于經濟,那叫窮游。這次就不同啦,每個月有一萬錢,買什么不夠呀?而且從前幾次的消費情況就知道,這里的錢真值錢,空中游玩一次才兩個錢,一杯冷飲也就一個錢。而且已經與家里打了招呼,沒有任何后顧之憂,最多通個電話,發個照片之類,以證安全。以我獨立的能力,這一萬錢,只有結余,定不會少,而且不會絲毫虧待自己。

車子直溜的往霧山方向走。大家可能奇怪,怎么我還往這里邊趕呀。說實在的,雖然這里的生活無限好,但是想回去的心肯定有呀。想想若實際情況,并非我與這里的那個他互換了,那么原先的家人,會有多著急。另外這霧山有太多的奇妙之處,即使對于一位常住于此的人來說,并不奇妙,但是多熟悉一下,對我在這里生活總是有好處的。另外這里的一些奇妙的現象,他們自己本來就沒有得到解釋,而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如“霧山公園”無盡的進園大道,還有霧山奇妙的霧團。當然我肯定不是為了去探索未知,我最多也就是感受新奇,感知這里的一些新奇原理。

在趕路前,我先在家門口不遠的商店買了些干糧,簡單的很,就一些面包和包子饅頭,一日三餐的吃,大概足以應付兩天,其它基本沒有什么了,不過我想的還是蠻周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買了一打火機,兩個鐵質器皿,想山里吃的東西多呢,關鍵是怎么做與獲取。

車子停在了一條小溪旁,這里沒有路標,也沒有牌匾,但是從奇霧氣象來看,這應該屬于霧山區域。

我下車了,一條蜿蜒的小溪,緩緩流淌,稀稀朗朗水流,被一些石子隔斷,有的石子較大,甚至都看不出水的起點,以為就是石縫底下鉆出來的。我很享受這種感覺,沒有起點,不知出處,但它就是有實體,永遠的流淌,永不干涸。這里的氣候很好,沒有常雨,也沒有常旱。據了解溪水暴漲也是少有,溪水斷流更是未見。

我捧起兩掌溪水,指縫間的微縫,浸潤了薄薄的一層溪水,順著手腕往下流,又滴入溪面,不見了。嘩啦啦的溪面,是帶走了它,還是它激蕩了一處嘩啦啦的溪面。我很想再見一次,于是又捧起兩掌水——說是兩掌水,是因為我的手沒有太弓起,盛不了多少水。為了在水流干前喝到水,我沒等多久,就開始吮吸手中的溪水。

剛開始只感覺挺解渴,但后來卻覺得這溪水味道挺好,有一種說不出的爽口,他們說這是“水的甘甜”。但我卻不這么認為,我嘗過深山崖壁泉水的甘甜,以及高山石縫滴水的沁入心田。但是這種水,除了前述說的甘甜之味外,還有一種捉摸不透的,幻化的味道,即使溪水已被吞下,偶爾還會從舌根那頭,回味出這種味道。在它漸漸散去后,你又想它的再次出現。

沿著溪水往上,是一條溝壑,大概有六七米之深,這就是小溪的整個框架。我把車鎖好,往上步行,這段路程是不可能行車的。開始我是踩著些隆起的石頭前進,而后被某些地方濺出的水花,濕潤了布鞋,就更不好走了,干脆就赤腳浸入溪水,逆流而上。

提著鞋子不好走路,我決定把它就放在此處,因為我沒有想要走很遠,就往上走走,看看有什么好玩的。

溪水大概就浸在腳踝處,腳底的鵝卵石,都比較圓潤了,雖然也有刺腳的情況,但是馬上又被輕微下陷的那一刻緩沖了,再加上水流的沖刷,不會影響整個的行走過程。

鵝卵石,這是山里的鵝卵石,沒有河里的那么多,那么細。但是它種類多,大的小的,各種顏色的,被溪水浸潤的一般都是小的,其顏色由于有水的浸潤更顯真實。旁邊沒有被水浸潤的,可能比較大,最常見的,應該就那種三四斤重的,個頭有兩個拳頭大小,拿到手里,是一種沉甸甸的粗糙感,顯然被打磨的還不夠。或者是因為它的個頭較大,就算被打磨的光滑了,哪天被一塊小的鵝卵石看上了,撞擊了它光滑的表面,這個深情的烙印,又得經過多少次的打磨,才能光滑如初。不過這些較大鵝卵石雖然不太光滑,但是它也有它的特點,例如,它的駐水性,就是一場值得享受的盛宴。尤其再溪面稍寬的地方,中間一塊較大的鵝卵石,立于不動,在與溪面相交處,一層白色的水花,細膩而均勻,剛好沿著鵝卵石的弧形,畫了一條歷經滄桑的弧線。就有服裝設計師,從這里汲取了靈感,設計出一款水花邊線衣著,流行至今。它的特點就是采用水花細小、精致且耐看的特點,在服裝一些邊界線上點綴上這些花邊,或者在需要突出的地方,進行點綴,取代了以前那種實實在在的花。

曾有一場晚宴,一女士就穿如此風格的禮服。這套禮服乍一看,沒有什么特別,但是慢慢的,人群就會注意到它的特別。因為在這套禮服的頸部,就做了如此處理,一條約一厘米的水花,再加上羽化處理,看上去就像一彎水流,不停的沖擊著她的頸部,讓人遐想無限。

我很佩服這位設計師,據說他是為男士,他的細膩真是常人難以啟迪,相比很多女士,他可以算得上心細如針。

再往兩邊看,那更大的鵝卵石也多了去了,我肯定搬不動了,幾十上百斤的林立著。我為什么還把它們稱作鵝卵石呢,因為它們的形狀,雖然不盡橢圓,但是也很接近了,或者再某個面上就是個橢圓。另外他是一塊石頭,看著它的表面,就知道它的歷史,也知道它的未來。只要它不離開這條溝壑,總有一天,墊在溪水的鵝卵石一定有它的一席之地。

更大的就不叫鵝卵石了,有的與溪床是連為一體的。小溪的靈魂到底是什么?有的人說是溪水;也有說是石頭;還有說溪床;更有說山脈;而我認為是溪水中的魚蝦,螃蟹或者浮游水草。

在水流比較平穩的溪水中,有些東西極易生長。尤其是水草,青綠青綠的,這些水草與湖泊、河流中的水草完全不同,因為這些沒有油膩滑溜感。它們的紋理與及形態都很明晰,一般以細長的形態為主,一簇一簇,有的極像苔蘚,但不是苔蘚。水中也有苔蘚,它與陸地上的不同,陸地上的是生硬的,偶爾開出小碎花,才可以感知它綻放出來的生機。水中的苔蘚是飄動的,它的形體會隨著水流的方向飄動,柔軟而細長。水草也是有趣,也并非全部在水里,有的也會奮力抗爭般的,露出幾個厘米,也會開出一兩朵星星點點的花骨朵,可愛至極。它還會吸引蝴蝶,蜻蜓,蜂蟲站立其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此刻意境相似,但物象有異,成為了“水草露頭尖尖角,蜻蝴蜂蟲立上頭”。

我的到來,遠遠的驚走了立于水草尖上的昆蟲。留下這幾厘米的的水草尖頭,蕩漾在溪水面上。扒開這些水草,讓你意想不到,這么淺的溪流,竟然有魚蝦。盡管魚蝦個頭很小,但是看見它們被我擾動后,全部露出鱗光的斜背,向水底沉去,一會兒的功夫,溪面又恢復了平靜。這里的溪底沒有泥土,無論你怎么攪動水草,也不會渾濁。就像在海邊,你無論怎么攪動海沙,轉眼間海水又恢復清澈。

我稱這些水草為脫離塵土的水草,因此它們是潔凈的。我拔其一株,是連根拔起的那種,方便我慢慢欣賞,也方便我欣賞完后,又放入水中,免其失了根系而死去。水草提起后,在水中輕甩,吸附在其根上的沙粒就全部脫離,露出白嫩的根須。拿到手上,一株完整的水草就展現在我的眼前,除了潔凈,其它的沒有什么特別。根系的毛須,沒有一絲黃土色,就連根須與根勁的連接處也是白色的。若是它再大一點,我真的就把它放在嘴里嚼動起來,就想品嘗品嘗它的潔凈。根須是很柔軟的,因此它沒有展開,而是下垂成一簇。我想它的柔軟一定是為了在讓它能夠在這沙粒中容易伸展。由于沙粒的顆粒較小,因此這些根須的轉折點也較短,正因如此,很多根須簇在一起,細小的轉折極易拼成一些圖形,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又像五邊形或六邊形。因此也會形成一些孔洞,孔洞中,有的還有一層未破裂的水膜——你不忍心捅破它,因為在水膜的表面還反射出一種彩色的光暈,給這潔凈的根須又添上了一種神秘。

世間有兩種潔凈,一種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潔凈。就像蓮花蓮葉的潔凈。這種潔凈,是爆炸式的潔凈,抗爭性的潔凈。它確實很絢麗,很高潔,很偉大。它總是希望吸取污濁,換取潔凈,誠然它也做到了,待荷葉舒展,荷花綻放之時,一片潔凈之像,會讓你流連忘返;但當荷葉枯零,蓮蓬散盡,留下的又是一片污濁。

這里就不一樣啦,這水草的潔凈,它是無時無刻不保持著潔凈,即使把它從水中取出,扔到岸上,它還是依舊的潔凈。并且留下的溪面及溪底,仍然無動于衷的潔凈。也許你會擔心這些水草的營養,但我認為你完全沒有必要擔心。不信你往水草的莖與葉觀看,它的枝葉雖然比較細小,但是很翠綠,一點營養不良的景象都沒有。你若說它比較小,也屬于營養不良,那么你錯了,在有的溪邊的石縫中,一米多高的水草一樣很多,蔥蔥綠綠的葉子底下,同樣是潔凈的沙石。

我喜歡這些水草,我也喜歡這些沙石。若是這些沙石種上菜肴,不知是什么一番景象。不僅是拔出來就能吃的菜,而且是拔出來就想吃的菜。

我把這一小塊地方的水草全部拔掉,扔到下游去了。這些小魚沒有了藏身之所,就往邊緣的石縫鉆,但是總有沒有鉆進去的。就在水底一動不動,有的就在水面邊緣,借著稍大塊的石子做掩護。反正不管它們怎么躲藏,也許它們自己認為已經藏的非常好了,但是只要你知道這里面有魚,不用太仔細,就能發現它們的位置。它們背部的顏色比較深,不容易發現,但是它們在水底形成細小的陰影,還是很容易分辨。這主要還是得益于這里片區域的潔凈。

我捧了一條魚放在手上,不為別的,就想近距離看一看,這種環境下生長的魚兒,一定有著它的特點。

確實,魚兒在手上。水已經不是原先的顏色了,它隨景變,把手掌的掌紋全部印襯上來,就是晶瑩剔透的掌紅色。魚兒在我手上,擺弄著尾鰭,它就朝著一個方向擺弄,轉著圈圈觀察著這個新的環境。顯然它是很謹慎的,因為除了轉圈圈外,它沒有任何的前進或后退,它還沒有確定這個地方,是否適合它,有沒有天敵,一切都沒有經驗。因此這種環境的魚兒對環境比較敏感,比較保守,若不是我捧出來,它肯定未曾想過要離開這片水域。

我的手掌中的水很快就流干了,魚兒也從立起,轉為躺起,剛開始它還會在我手上跳躍一下,以示反抗,或者說本能的跳躍,看能夠落入水中。而后來就不動了,嘴咕嚕著,只是吸收空氣,沒有水的空氣,對它來說顯然太過干燥,不太適應。

魚兒的跳躍是沒有方向感的,隨機的,它根本就不知道哪個方向有水。就算它知道哪個方向有水,它也不會朝著那個方向跳,而是經過多次的跳,總有一次會落入水中。

它躺在我手中,除了兩腮與嘴巴在動,其它地方都是靜止的。由于它太小了,大概就五厘米長,就算在手掌中也不占地方。心里也怪喜歡的,若它不是需要水的,那我一定把它當寵物養,就養在手中,一刻也不放開。它餓了就給它吃的,渴了就給它喝的。

哪里有這么好的寵物,一點脾氣都沒有,乖的沒有一點躁動。

我捧著它大概有兩分鐘了,盡管看出了它的可愛與適合做寵物的一面,卻也發現不了它與其它地方的魚類的不同。是我觀察的不夠仔細嗎?

我不想再翻過來觀察一遍,因為怕它死掉。所以馬上就把它放回水里了。我不是一下子把它扔進水里,而是把手掌緩慢的浸入水中,在我手掌未離開時,它還是一樣不敢向前,也不敢后退,而是一個方向轉圈圈。而在我松開手后,它就飛快的沉入水底。一動不動的,可愛的以為我們找不著它了。

我繼續往上走,因為我看見前面有更加有意思的景物——瀑布。瀑布在哪兒都是美的景點。李白曾經就有上天入地的兩種視角描寫瀑布,從上往下的視角“飛流直下三千尺”,從下往上的視角“疑是銀河落九天”。若是沒有看李白的簡歷,還真以為他會筋斗云,是哪位上仙留下的精美詩篇。

這里的水不算多,但也不算少。溪面很淺,所以水自然看起來不多;但溪面還算寬,有四五米寬,能夠形成瀑布也不奇怪。這瀑布是一微型瀑布,不壯觀,但是很精致。在這里能夠欣賞到瀑布,那算是有機緣。高十米,寬兩米,往下流的水就薄薄的一層,大概五厘米厚。這么薄的一層,又這么高的距離,稍微被風一吹,就會擺動,再加上風阻,自然而然的就把這水流劈成了銀白色的一條。你可以說它是銀白色的一條綢帶,也可以說它是銀白色的一條花帶。或者也可以稱得上一段弧橋,雖然有些陡,但這規矩的拋物線形狀,只要它是真實的橋,你還是不用費很大力氣,就能夠沿著它攀爬上去的。

在這銀白色的瀑布背面,布滿了青苔,看這青苔的完整性,你就知道,這瀑布的形狀很少改變,也就是說它不會時而緊貼陡壁,又時而拋物飛流。這對瀑布形成穩定的景觀非常有利。這壁上偶爾也有大的植被,當然它們都是裝點的剛剛好,沒有留下一點非植被的本色。這是一個奇跡,因為需要滿足綠色的永恒更替,不留一點空隙,僅僅通過自然的力量是非常難的。

這種濕潤陰暗的地方,很容易長出奇藥。我不太會識別藥材,但是總體來說,一些植被,奇奇怪怪,環境特殊,有藥香的那種植被,多半是藥材,即使一些藥書上查不到,但是它多少有某些方面的功效。就在臨近瀑布的頂端,與水流快相切的地方,那里就有一株奇特無比的植被。葉形為橢圓,葉體通綠,葉面雖然是綠色,但是由于它太接近瀑面,白色的光印在上面,就略顯的淡了。而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花朵,在這個位置盛開花朵,那時需要多大的勇氣。若是有蜂蝶幫它授粉,也得悠著點,很容易被瀑布沖擊而下,丟了性命。或者它就是自己授粉,通過這里的自然條件,由于它的位置奇特,離水流噴出的地方很近,這一塊很容易帶動空氣,形成氣旋。由于這里的水量不大,氣旋自然很小,但是用它授粉,這力道應該是足夠的。

這應該就是一株珍貴藥材。它的花型相比整個植被算夸張的,比較大,像百合。看那旁邊還有一些小點的同類,就不知道是它通過根莖長出新的,還是通過種子長出新的。很多人都覺得奇怪,說有的植被,根莖能夠發出新的植株來,它為什么還需要種子。其實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待我慢慢把它的好處道給你聽。通過根系去繁衍后代的植被,它的局限性就在根系,根系再長,它也需要步步為營,長過去。而在植被的周周圍圍,有很多地方并不適合它生長,或者資源已經被其它的植被占據了,它根本就無法拓展自己的勢力范圍。而有了種子,就大不一樣了,一陣風,或者一些昆蟲,鳥類,把它運送到別的地方,那就海闊天空了。就算掉在地上,也有可能被螞蟻運送到螞蟻窩,有的種子螞蟻是咬不動的,有的就算咬得動,也不一定全部吃完,這就給新生帶來很多可能。另外種子還有一種功能,可以保存,越是惡劣的環境,它越不發芽,處于休眠狀態,待時機一成熟,它又開枝散葉了。

竹子是一種常見的植被,它在干涸的時候就開花,像一個極限開關一樣,觸發它開花結果的開關。它在瀕臨死亡的時候,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此刻這里不適合它生長。因此種子的誕生,給它留下了無限生機,要么種子落下,休眠,待條件成熟,再次長出竹子;要么它就飛出這片土地,到合適的地方去開枝散葉。

植被的智慧不容小覷,你只要給它一點生機,它將還你一片綠林。

我們繼續往下看,這飛起的瀑布與陡坡,形成一個空間,若是在里面做一個平臺,我們人就可以進入。我設想我已經進入里面,這感覺肯定勝于水簾洞,因為光線足,視線好。除了水膜的白光,兩側根本就沒有東西遮蔽。這里面很濕潤,肯定是一些淘氣的水脫離了水膜,彌漫在這個空間中,但是它并沒有起霧,所以對舒適度的影響很小。

在這底下,也許有人會突發奇想。若是大雨,這雨滴落入瀑布,到底是擊穿瀑布,還是隨瀑布流下。無論我怎么想,都無法證實,因為沒有下雨。但是我更希望它是隨瀑布流下,那么,這里就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好地方。

這里瀑布雖小,但是在下面還是形成了一個小小的低位儲水,我把它稱為微型潭。曾經有人研究過水流高度,水流大小,與潭深的關系。我不太懂,但是知道,潭與瀑布是一對共生體。

“哇!是個游泳的好的地方。”我的心里的想法與行動幾乎是同時的,衣服早已脫掉。

我先試了一下深淺,這真是一個好的游泳之處,潭底結構很穩定,最深處比一個人高些,但我也沒有去探底。潭水的安全性更不用說,因為在下游我已經品嘗過了,只要你不嫌棄它的回味無窮,也就沒有什么缺點了。在瀑布下面,十米高的淋蒙頭,讓你肆意揮灑沐浴。

“哎喲!”這水量還是有點足,瀑布的水沖擊在頭背上,還是有一點點麻酥酥的感覺。但是你不直接頂著這股瀑布,而是在它的邊上,去感受這股水流,或者感受這股水流沖擊在潭面時,一種向下的沖力,像是給潭水注入了能量一般,靈動的翻滾這白色的水花。

跳水運動員,就是這么一個姿勢,潛入水中。

我的雙腳就在瀑布之下,這種沖擊的力量,隨深度而逐漸遞減。在水中你是可以隨意的調節這種深度,讓這種力道剛剛適合你。

“真舒服!”我享受著。

就這股水流,放哪里,都會搶掉服務業的生意。你不會在想著去按摩了,因為它的力道可以隨你控制;你也不會想著去泡澡了,因為那不一定是活水;你更不會說去蒸桑拿,因為那里的熱氣,是讓你有熱感,而這里——瀑布底下,激起的霧氣,是讓你熱血沸騰。

我想我喜歡上這里了。

我瞇縫著眼,若不是下沉時,被嗆水了,我就真睡著了。

這一驚醒,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視野范圍正好收納自己的整個來路。我驚跳而起,衣褲都不準備穿,就往下走,因為景物變了。我走過的路,都不見了。一切都是煥然一新。這地方就愛開玩笑,總是無時無刻的告訴你——沒有回頭路。

想到這里,我不敢走遠,因為我沒有穿衣褲,我擔心衣褲都可能不見。穿好衣褲后,我在瀑布邊上坐了一會兒,冷靜了一下。

事已至此,沒有其它辦法,這又是一場搏斗,與自然搏斗,挑戰我的野外生存能力。這會兒可就真的什么都沒有了。干糧、火機、瓶器,更別說車子,連卡都在車子里,本來還想著依靠它們給我過點好日子呢,看這種情況,離野人也不遠了。

沒有火機,熟食是吃不上了。也就只能吃點葉子植被之類的了,而且沒得回頭路,這么一個變態的條件,讓你保留什么都是徒然,除非你能把一切都帶在身上。棲息地也不用找,因為找了,你不一定能夠再次使用,除非你不想再次使用你的棲息地。

那就只能前進,但是前進到底是往上還是往下,這是一個難題,因為兩頭都是新路,無論你往哪個方向,你都沒有走過,路將通向何處,無人知曉。

我選擇往上,因為我知道,這里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往哪個方向都是一樣。但是有一點,你的需求,往上可能會有更加奇特的景物,這就是我的需求,因此我往上。

我沿溪往上,過了這瀑布。在這瀑布上部,我真的把剛剛看到的那株奇特的植被取來了。在水中清洗后,我就連根帶花往嘴里送,因為我需要植被充饑,盡管我現在還不餓,但是先吃點,儲存點能量在肚里,總是好的。再說剛剛這番觀察,早就想把他吃掉了。沒有咀動幾口,我先是慢慢的嚼,后來就快了,因為真的好吃。不光舌頭能夠沾染它的恩惠,就連鼻腔也被的香味所感染,我整個人都有精神了。它真的能夠充饑,因為它還有淡淡的甜味,若是在飯桌上,這顯然是一種很好的涼菜,但是它的生長環境這么苛刻,我想以它為涼菜,應該太奢侈了。不過我能享受它,因為我與它有緣,還不只如此,還因為我敢與它有緣。

你喜歡某樣東西,你與它有緣嗎?你敢與它有緣嗎?

瀑布多著呢,這是溪流的河床梯度形成的瀑布。還有從兩邊山坡流下的瀑布,這樣的瀑布就更加有意思。首先它的高度,那就更甚一籌。其次是其植被豐富。瀑布的途經之地及兩邊,植被豐富,精壯。因為這些瀑布是沿坡沖刷而下的,所以整個坡面非常干凈,只有石頭和一些大點的樹木。

我站在這新的瀑布下面,幾十米高的水源,這水比起開始看的那瀑布就更小了。瀑布的美,其實主要體現在它能夠泛出白色的水花,像這么高的瀑布,水流又不大,想泛出白色的水花就很難了,若不是構造的特殊,那水就會沿著巖壁往下流動,由于緊貼巖壁的緣故,白色的水花是不可能顯現的,這種情況,若是站的比較遠,連瀑布都不能發現。

但是這里比較特殊,水流往下,大概半米左右就會有一個突出的石臺,讓水流從石臺上面流出,讓水脫離巖壁,形成白色的水花。有的人覺得不過癮,認為要是直接從上懸空落下,那就更加壯觀了。若是水量很大,曾然是很壯觀,但是水量如此之小,落十多米,水流就會散開,形成水霧,根本看不見瀑布的效果。而這樣半米一個緩沖,層層傳遞,可以形成一個完好的瀑布——這么小的水量能形成一個如此完美的瀑布,是著實了不起。

這小溪的水,為了充分利用它僅有的資源,盡可能的展現它的美,可是煞費苦心,稱得上精雕細琢。還是拿這瀑布來說,這種接力式的瀑布形成方式,你若不走近看,還以為是一垂很大的瀑布,若是這瀑布再高一點,來個上百米,也采用接力的方式,那可就壯觀多啦,而且水量不用太大。

很多人游山玩水后,只會說一個字“爽”,問它“爽”在何處,他又說不出。這就是沒有仔細的觀察,沒有仔細的去評價,在山中,讓你爽的東西,是樹,是空氣,是視野,還是它的構造;在水邊,同樣的,是水形,水質,還是氣氛。你往那一站,就算想不起哪句與之意境相匹配的古詩詞,也能讓你延展到那種意境的感觸。就像在這溪邊,潺潺的溪水,一開始,你肯定是喜歡的,因為它的小巧,蜿蜒,甚至認為它是可愛的;又見它的清澈,你會想著去品嘗,在品嘗的過程中,你又會感受它口感的不同;這還不夠,你想身臨其中,想在溪水中沐個浴,清洗身上的塵埃。這一步一步的體驗,不用你的文化背景,也不用你的情感浸入;所需要的只有你的眼、耳、鼻、嘴、膚,這幾個感覺器官,會一步一步的引導你去感覺“爽”在哪里,而最后只需要你在心里提煉出當時的特別。

我看了看天空的云朵,預計今晚不會下雨,所以就找了一塊比較大的石頭,就在溪中間,它把溪水分成了兩股,然后又在石頭后端匯聚,看上去就像放在溪水中的一張床。是的,我今晚就想把他當床睡,說真的,還有點小小的緊張和欣喜。

這床順著溪流的方向,有輕微的傾斜,這種輕微的傾斜正好滿足人的身體構造,舒服的很,而且能讓你的視野不僅滿足伸向天空,而且,還可以看見天空與地相接的地方。

天還沒有黑,為了保存氣力,我準備現在就睡了。我在石頭上沒有鋪任何東西,雖然這硬度不太適應,但是躺著還是很自在。這種環境,晚上不至于冷,但是會比較涼爽。

天空漸漸暗了下來,周圍只聽見溪水聲。在這種溪水聲中,你不會覺得吵鬧,更顯得寂靜。有人說:“人要學會守一”,“守一”在睡覺的時候同樣適用,太寂靜的時候,你又會胡思亂想,沒有邊際,而難以入睡;而有一種聲音,有規律的刺激,那就相當于一曲催眠。這潺潺的溪水聲,就像那催眠聲,引出你的倦意,然后進入夢鄉。

有人說催眠是神奇的,我看不然。催眠的原理,簡單來講,就是“守一”。當你守一時,你的大腦就會按照催眠的節奏去運行,因此沒了自己的主見。

我就像被這潺潺的溪水聲催眠了。在這場睡眠中,我也像融入了溪水中,跟它們一同流淌,經過沙石,撞擊橫巖,飛流下注,潛入潭中,吞入魚肚……

我隨它飄洋,無論去哪兒,它總是不滅,因為潺潺聲不滅。即使滅了,又從來,你隨聲入眠,即隨聲而動。睡眠的過程,就是夢境的一個過程,那里面的世界,就是一個飄蕩的世界,你只要足夠的放松、足夠的勇氣和膽大,你就能飄蕩的更遠,更驚險,更離奇。

一滴有生命的水滴。這個離奇,也只有躺在這里,才能舒展開來。我展開念頭,一滴水滴到底能走多遠,經歷多少?沒有人去想,也沒有人想去思考。我從天空中飄落,落在一個路人的臉上,然后滑落到它的眼角,接著去了嘴角,又接著被她的手抹掉,甩到地上,與其它雨水匯入水溝,然后進入溪流。隨溪流,我滋潤萬物,有草木,有魚蝦。我很渺小,但我很堅強,而且我很有穿透力,我經歷一切。我滋潤了它們之后,卻并不停歇,并不留戀,而是繼續向前,繼續經歷,最終幸運的時候也會匯入大海。在這里,我就更加渺小了,渺小的不值一提。但是盡管如此,它們不會拋棄你;它們不會因為你卷不起浪花,而不讓你逐浪前行;它們不會因為你解不了渴,而不讓你參與大鯨魚的吞吐,更不會停留在某一刻,而吝嗇于不讓你從鯨魚的噴泉中噴出,讓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飛躍。

我的循環周期可能很短,短到在降落的時候,又被蒸發;也可能很長,長到周期無限,就算到大海的滾滾海浪中,也不至于沖擊消散。

要說有趣,那最有趣的時光,當然是做一滴荷葉上的露珠。它晶瑩透亮,飽滿絢麗;沒有什么東西想與我爭輝,就算那美麗高潔的荷花,也不會。那荷花,有時想顯示它的含蓄,還需要借助我的晶瑩,來點綴它的花瓣。我的晶瑩透亮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任何的添加,只要有光,我就隨光而輝;我的晶瑩透亮是滾動的,只要有風,我的晶瑩透亮就隨風閃動;我的晶瑩透亮,是無私的,因為我不因隨光而輝與隨風閃動,有所增減。我依舊還是一滴水珠,一滴渺小的水滴。

我也有過困苦,有過驚嚇。我困惑,我為什么就不能變大一點,為什么就不能有自己的主動權,我總是受到自然的力量牽制,即使我不想。我驚恐從幾萬里高空的跌落,也有幾十米懸崖的滾落。但困苦之后,通常又會讓你領略不一樣的風景;驚嚇之后,更有幸的是被少女的臉龐接住。

我醒了,潺潺溪水的聲音還在,是陽光的聲音喚醒了我。我睡眼惺忪,太陽還處在最東邊,有霞光的遮掩,也就不在乎陽光的形狀了——天邊霞云的形狀就是陽光的形狀。

我注視了一會兒朝霞,因為它是溫暖的,它是希望的。很多人并不理解朝霞為什么帶給人以希望。那是因為他不喜愛朝霞,沒有認真注視,或者目光在朝霞身上沒有試著停留一分鐘——他太忙。你看霞光的跳躍是向上的,幸運的時候,還會與啟明星相伴,由微紅的跳躍,逐漸變成粉紅跳躍,最后掩蓋啟明星的光芒,照亮整個大地,直到霞光消失。

我不能再躺著了,因為一整夜的睡眠,肚子早就餓了。

找吃的,然后繼續巖溪水向上。我也不是很著急,因為我知道,適應這種野外生活,才能立于不敗。所以找吃的與繼續向前,我合二為一。沿路可以吃的樹葉很多。其實樹葉之類,有毒的很少,只要不求口感,想吃飽肚子很簡單。越常見越普通的植被越安全,你只需要選那些嫩綠嫩綠的葉子或芽芯,即安全又健康。

當我在采摘一種橢圓形的、酸酸的葉子往嘴里送時,由于注意力太過集中,而沒有留意的東西就太多了。幾片葉子下肚后,我留意的東西都在,我不留意的事物,就不知去向了。小溪不見了,我在一個草坪里,坪里有塊巨大的石頭,酸葉還在。我以為是我身旁酸葉的作用,就又吃了幾片,然而并沒有效果——一塊巨石,坐落在一空草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渭县| 麦盖提县| 五大连池市| 牟定县| 霍邱县| 丰原市| 江油市| 黑河市| 青川县| 灯塔市| 宁强县| 武城县| 西吉县| 普兰店市| 万源市| 乌兰察布市| 大英县| 宜宾市| 临桂县| 兴仁县| 望奎县| 新沂市| 泰来县| 通州区| 安西县| 广西| 呈贡县| 新建县| 巴彦县| 台中市| 荥阳市| 磐石市| 理塘县| 东台市| 金沙县| 叶城县| 旬阳县| 城口县| 徐闻县| 绥芬河市|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