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松學會理財兩部曲(全2冊)
- 紀元 張冀 楊忠恕
- 1272字
- 2021-03-18 10:16:28
沒有方向瞎努力
時間管理就是你努力的方法,它有外功招式,也有內功心法,要是只重招式,很容易練成個“花架子”,弄不好還會走火入魔。我見過很多學習者,天天糾結于使用哪款軟件來記事,這就跑偏了。
你看武俠小說里的高手,大部分都是內力強大,動不動吼一嗓子,瞪個眼,就把人給震飛,都不見他們使什么兵器——當然這是虛構的,旨在說明內功的力量。所以咱們修習時間管理也要從內功心法開始。
招式一樣,差距咋就那么大
有兩位學習者,都認真讀了我的書,結果,其中一位生活還是那么亂糟糟,另一位則是突飛猛進。你說這是啥道理?
前一位學時間管理就是因為老拖延,他想著只要能按時完成任務就行;后一位學時間管理則是要開創自己的事業,他希望更快地做出產品。所以你瞧,方法是一樣的,卻因追求有高低,功力就分出了上下。
我以前是大學老師,學生經常會到辦公室找我聊天,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我該考研還是找工作?”凡是這么問的學生,我都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你考不上。”為啥呢?因為那些能考上的人根本就不會問我這個問題。
考研的學生有兩類,“就想考研”和“害怕自己找不著工作而考研”。第一類悶頭苦干,第二類則顯動力不足。用腳指頭都能算出他們成功概率的高低。
所以學時間管理,你得有個高追求,這就是內功。你要是去觀察高手的日常,看不出啥來,平平無奇,但你要是看他們長期取得的成就,我的天,望塵莫及。就是因為做事的動因和你不一樣。
為什么的n次方
所以,你要先找到自己學習時間管理的根本動因。這里有心法口訣,特簡單,就是連續自己追問自己“為什么”。咱們一起試試:
看到了嗎?時間管理的根本動因是讓自己感到快樂。一談快樂就能分出層次來了。有人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并為社會造福為快樂,也有相當多的學習者,空下來的時間就是不停地對著手機刷刷刷。你說,費勁巴拉地提高效率節省點兒時間,卻又都被自己浪費了,何必呢?雖然高層次追求不一定就高效,但低層次追求必然是低效的。
我們再拿“為什么”的口訣做兩個練習,找找高層次追求:
有沒有發現什么奇特的規律?
對你做大部分事情的動因刨根問底,會發現它們都指向同一件事——高興、快樂,把層次拔高就叫作幸福。
“解決了溫飽,人活著其實就是為了一種感覺”,這是我曾工作過的日本富士通公司管理部部長告訴我的。
“人類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這是歐文說的。
所以追求幸福就是你修習時間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至高無上的心法,因此,你要把幸福搞清楚。
新時代的南轅北轍
追求幸福顯而易見,又如此重要,但人們卻從來沒學過、沒認真思考過到底什么是幸福。大部分時候屬于“想不明白”的狀態。
相當多的工作者犧牲自己的時間、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就是為了多賺些錢。賺來的錢不就是拿來過好生活的嗎?何必呢?
還有很多學習者,把讀書聽課當任務,甚至還得給自己定下一年讀幾十本書的目標才行,讀書不就是為了享受學習的樂趣嗎?如此忍受,何必呢?
還有很多家長,天天和孩子起急、跟孩子吼,家長自己干得不咋地,在孩子面前牛著呢。養育后代,不就是要提升家庭的幸福感嗎?何必呢?
哎,我喘口氣,你也喘口氣,咱倆接下來得好好把幸福這事給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