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第一個“3.15”的主題是“明明白白消費”。中國消協公布這個消息后,輿論反應普遍叫好。
“明明白白消費”其實就是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一切假冒偽劣,廣告誤導,各類消費陷井,說到底就是在剝奪消費者的知情權。
中國有很多事,都是不想讓老百姓明白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孔夫子的名言,幾千年來,圣人語錄,就這條貫徹得徹底。老百姓也習慣了,沒聽說有百姓沒事到處打聽外交秘密協議,或探聽軍機要聞的。那些事與他的生活無關。
但是工商企業,經營者本應以誠實信用為本,不知怎么也染上了“不可使知之”的毛病。勢力大點的、技術含量高點的企業,動不動就聲稱“商業秘密,無可奉告”,神氣得外交官似的。蠅營狗茍的下作之輩則干脆以欺騙消費者為能事,并散布一種輿論叫“這個社會嘛,就是你騙我,我騙你嘛”(這是筆者親耳聽一位雜貨店老板說的。這家黑店專門低價進過期的小食品欺騙小孩子。上面那番話是她被工商部門查處時的辯護詞。)
可見,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是不容易辦到的,因為讓不讓你明白,權力似乎掌握在經營者手中,廣告商也得聽命于生產商和銷售商。看來,讓老百姓明明白白,不能靠經營者的良心發現,還得靠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