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指責頻頻跳槽的人,站在老板的立場,巴不得能干的部屬永遠效忠自己,別人的干將則都跳槽而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對職員來說,企業只是種生存的環境,就象大自然中的環境一樣,有四季變化,有榮枯更替,既然動物不必忠誠于環境,人對企業也沒有更多的義務。
當季節變化的時候,有的動物吃飽喝足,長一身脂肪,準備打一場持久戰。而另一些動物卻遠走高飛,到更適宜生存的地方。
這是兩種不同的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時間能改變一切;后者卻堅守自我,以空間的運動來達到目的。
如果一個人一生能夠堅守一個行業一個地方,相信時間會把他送上德高望重的寶座。但是如果他不停地遷徙,或許有更多的機會,人生會有更多的風景。不過這種候鳥式的生存方式對人的素質有更高的要求,你是否具有耐力和體力長途跋涉?你有沒有明辯方向的能力?你會不會躲避旅途的風險?能不能每天在一個新的地方安睡?如果你很熱衷于購置房屋,把家收拾得一塵不染,那么你不是候鳥;如果你經常聚會的對象,都是些多年的老朋友,你也不是候鳥,因為,追求新的,必將舍棄舊的,對候鳥式生存的人來說,動蕩不安,這就是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