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道智力測驗題:一個農夫帶了一只狗、一只雞、一袋米要過河去,但一次只能隨身帶一樣東西,而狗要咬雞,雞要啄米,問他怎樣才能妥善安置?
答案是這樣:先帶雞過左岸,再返回帶米,然后留米在左岸將雞帶回右岸留下,再將狗帶過左岸,最后返回右岸將雞帶過河去。
這道題的關鍵是雞要渡三次河,巧則巧矣,但現實生活中如果真有那么一位如題所示的農夫,他肯定是個瘋子。既然能將狗、雞和米妥善地運到河邊,那就肯定早已捆好了雞,裝好了米,一次就能帶過河去,何需往返七次?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憑經驗和直覺,智力測驗畢竟只是一種理論推算,是在假設的前提下進行的,與現實有著一段隔離帶。
所以有些智商很高,滿腦子理論的人未見得就是現實生活的寵兒,反而有時倍受打擊,但這并不說明他的理論是錯的,理論的作用相當于智力開發,只有有機吸收,化為自身的素質,形成一種思維方式,再加上豐富的實踐經驗,保證理論的前提符合實際,才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自如,克敵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