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溪流入江河,它才知道自己的淺薄;當江河融入大海,它才明白先前的狹隘。寬容之愛,和愛本身有關,更是一種品性的顯現。所以寬容是無價之寶,像大海一樣,孕育一切,卻不需要感恩和回報。哪怕愛本身已不存在,它的寬容,仍使你輕爽明凈,只有收獲,沒有傷害。
寬容之愛,因為有了人性的光輝,而讓我們的靈魂更加敞亮豐滿。
1.童話中的幸福
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有一篇童話叫做《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講述了一個美好卻發人深思的故事。
一個貧窮的鄉村里有一對老夫婦,他們想用家中唯一值錢的一匹馬換回一些更直接有用的東西。商量妥當以后,老頭子就牽著馬去趕集了。
老頭子在路上先跟人換了一頭漂亮的母牛,又用牛換了一只羊,再用羊換了一只鵝,又用鵝換了一只雞,最后竟用雞換回了一大袋爛蘋果。
他扛著大袋子在酒吧里休息的時候遇見了兩個英國人,他們聽了老頭子趕場的經過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他回到家一定會被老太婆狠狠地揍一頓。
老頭子卻堅定地說,肯定不會,我將得到的不是一頓痛打,而是一個吻。
兩個英國人說什么也不相信,他們嘲笑老頭子的異想天開,最后還用一斗金幣和他打賭,然后三個人一起回到了老頭子的家里。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高興地把客人都忘了。老頭子于是老老實實地把趕場的經過告訴她。老太婆聽得很專注,她的臉上沒有一絲的不愉快,始終是激動喜悅的表情。老頭子每換一次東西,她都加以肯定:“感謝老天爺,我們有牛奶可以喝了。”“哦,我們不僅有羊奶、羊毛襪子,還可以有羊毛睡衣。”“今年的馬丁節終于可以吃到烤鵝肉了。”“太好了,我們將有一大群雞了。”“吝嗇的老師太太說她連爛蘋果都沒有,不肯借香菜給我,但現在我卻可以借給她10個爛蘋果。”說完響亮地親了老頭子一下。
兩個英國人很爽快地付了一斗金幣,他們說,我們喜歡看到這樣的情景。
安徒生在故事的開頭說,這是我小時候聽來的故事,但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很可愛。然后他說,如果一個妻子相信丈夫是世上最聰明的人和承認他所做的事總是對的,她一定會得到好處。
我想這對老夫妻得到了這一斗金幣之后會有富足的生活,但我想他們得到的并不僅僅只有一斗金幣,如果沒有這一斗金幣他們仍然會過得很幸福。表面上看來,這對老夫妻是十足的糊涂人,下坡路越走越厲害,但卻因為老太婆的寬容變得越來越快樂,越來越滿足。這是難能可貴的。同樣的,對于老頭子來說,最有價值的不是那斗金子,而是那袋爛蘋果,是它為他贏得了老太婆的吻。所以他們得到的,早就遠遠超出了金幣本身的價值。
在現代復雜的生活里,在兩個人的相處中,還有誰能夠真正分得清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付出,什么是得到嗎?對方犯的任何一個錯誤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我們的心胸可以是廣袤的大海。
被人原諒是一件快樂的事,而原諒人本身就是件快樂的事。
愛情像流水,而心的容量是泉眼,愛情的流量是由自己來調節的。同樣的,承載愛情的深度也和我們心的容量成正比。
想想吧,我們曾經得到過牛奶、羊毛睡衣、燒鵝和雞蛋,最后還能借蘋果給吝嗇的老師太太,又還有什么是不能夠被原諒的?
基督說,愛是忍耐和寬容。相信看過這個故事的人都會有發自內心的微笑,這就是寬容給自己也給別人帶來的幸福。
2.尋找最好的愛情
所有經歷過愛情的人都知道,我們的愛情會產生這樣的轉變:最初激烈熱情的相愛,經過了深刻的階段,漸漸地開始趨于平淡。
所以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都對現在正擁有著的平淡的愛情失望了。然后開始懷疑,這段愛情是不是已經走到了盡頭?他是不是我最后要找的愛人?我是不是還應該擁有更好的愛情?放眼望去,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次愛情,失敗了還可以繼續,放棄了還能夠得到,最好的愛情總是在別處。
有一個女人總是覺得自己的丈夫木訥,缺乏情趣。她很快就找到了另外一份激烈的愛情,并且向丈夫攤牌,提出離婚。她說,我找到了更好的愛情。
丈夫安靜地聽她說完,他沒有憤怒,也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只是希望能夠見見那個男人,兩人敞開心扉地談一談。女人考慮了一下就同意了。
兩個男人的見面是平靜的,沒有想象中的矛盾、激烈和爭斗,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友好的氣氛。丈夫后來提出有話要單獨對那個男人講,希望妻子能夠回避。
女人在門外等待的時候是忐忑不安的,她不知道丈夫會對那個男人講些什么,也不知道他們之間的交談會給自己產生怎樣的影響,她甚至懷疑丈夫會在那個男人面前數落她平日的種種不是。后來她問那個男人,究竟丈夫說了些什么。
男人平靜地告訴她,丈夫告訴他她脾氣比較暴躁,不開心的時候難免會無理取鬧,凡事要多順著她點;平時容易上火,又記不得多喝水,要時不時地提醒她;如果她加班,晚上九點一定要去公司接她,因為她怕黑,一個人不敢走夜路……
女人的眼淚刷地就掉下來了,她沒有聽男人說完,轉身就往家的方向跑去。
她再也沒有提過離婚,丈夫仍然大度地接受了她的回頭。她看著他深情地說,以前我一直不知道我最好的愛情在哪里,但現在終于知道了,希望還不算太晚。
這個男人的寬容,使妻子終于回到了自己的身邊。女人這一次才終于真正地明白,很多年了,雖然一直過著平淡的生活,但丈夫并不是不愛她,也不是沒有情調。相反的,丈夫濃濃的愛都無微不至地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里。一杯茶、一句話和一段夜路,都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他的愛。甚至當她背棄他的時候,他也沒有任何的怨恨,他所顯現出來的寬容令她無地自容。
一直擁有著卻不自知,這該是怎樣的悲哀啊。
有時候想,現實是殘酷的,生活始終不能過得如同想象。但就是因為我們太多要求,在想象中有著過多的虛浮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才感覺生活難以盡如人意。
我們一直希望得到最好的愛情,也在努力地尋找,這不是錯誤。相反地,卻是因為我們過多地注重了一時的新鮮和激情而忽視了愛情內在的本質。
可什么才是最好的愛情呢?
是甜蜜的情話、火紅的玫瑰還是浪漫的約會?情話不能擋風遮雨,玫瑰不能消暑解渴,浪漫無法負擔家務。它們就像水月鏡花,徒有美麗的外表,卻沒有實際的意義。它們都只有短暫的保質期,一旦過期,就無人收拾。
只有始終在我們身邊的那個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那個人,忍受我們肆意妄為的那個人,關心我們卻沉默寡言的那個人,冬天遞來一雙手套,夏天遞來一杯冰水的那個人,才能給我們最好的愛情。
3.不只是原諒
三個人如果陷入了同一場情感糾葛那就都是不自由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固執。理智和道德在愛情之前面臨著直接的考驗,愛情本身是沒有錯的,矛盾只在愛情之前所背負的道義和責任上。三個人復雜的故事里,只有寬容才能成為一座橋,可以連接起同樣因為愛著而痛苦的心,沒有怨恨的愛情是令人感動的。
這樣的寬容,不是原諒感情的背叛,而是原諒別人和自己一樣堅持著的愛情。
這樣的寬容是博大的。
有這樣一個感人的三角愛情故事。
在夜總會演奏薩克斯的丈夫因為技藝精湛總是會得到身邊很多女人的喜愛,但是他從未動心。他深深愛著自己青梅竹馬的妻子,而妻子也對他們之間的感情有足夠的信心,兩人過著恩愛幸福的日子。
有一個身患血癌的女孩子偶然聽到了夜總會的演奏,她被薩克斯手美妙的音樂吸引,深深愛上了這個英俊的男人。她勇敢地向他表明了愛意,同時并未隱瞞自己的病情。男人禮貌地表示了拒絕,但因為女孩的坦然和勇敢,心中有了憐惜。
女孩每天都來夜總會聽他吹薩克斯,兩人在共同的愛好中產生了真摯的情誼。男人在理智和情感之中徘徊,他深愛自己的妻子,卻又不能對這個身患絕癥的女孩不聞不問。同時在與女孩的相處中,發現自己的心里也有了隱隱的愛意。
女孩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男人為了照顧她衣不解帶,開始整夜整夜沒有回家,妻子終于有所察覺。但在她多方走訪得知事情的真相以后,并沒有生氣,而是直接找到女孩的家,對守在病床邊憔悴的丈夫說,帶著她,我們一起回家吧。
女孩最后的時間是在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中度過的,妻子待她如同姐妹,連丈夫看著都感動。他將一切經過坦誠相告,請求妻子的原諒。妻子微笑著說,這不只是原諒,是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的體諒,是一個妻子對自己丈夫的理解。
讀罷心底柔軟,在這個結婚離婚如同家常便飯的時代,太多的人不相信感情的忠貞,不能原諒哪怕一次的背叛。憤怒和歇斯底里是慣常的態度,它們取代了寬容的接納,這樣的野蠻自私使我常常懷疑他們中間愛情的含量。
真正地愛一個人,他就成為了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自己能夠有無數次的包容,對他為什么就不能呢?
愛他所愛,想他所想,才能更好地維持彼此之間的感情,但可惜,能做到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太注重愛情的形式,是永遠也不會懂得什么是愛情的。
4.一如既往的愛情
寬容同樣需要勇氣,寬容的勇氣來自內心,如同清澈的水,有容清納濁的氣量。愛情和陶瓷一樣,很容易產生細微的裂縫。真正懂得愛情的人,同樣懂得如何彌補。懂得忍讓和原諒的人,才會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情深深,雨蒙蒙》中的杜飛,憨直癡情,雖然總有倒霉的事不斷地降臨到他頭上,但他仍然是全劇中最惹人喜愛的角色。
雖然如萍的遭遇是不公平的,但她其實應該算是最幸福的人。杜飛對她的愛一如既往,從來沒有絲毫的動搖,即使得知在她心里書桓有著不可逾越的位置。
如萍和書桓之間,因為還有個依萍,所以問題變得復雜。個性尖銳的依萍,因為對父親和雪姨的恨而變得極端。她同情自己的母親,所以想盡辦法要報復雪姨對她們造成的傷害。在開始所有的人都認定書桓和如萍的時候,書桓深深愛上了依萍,依萍的心里有復雜的情緒,而如萍非常痛苦。
只有杜飛還在,他想盡辦法讓如萍開心,挖空心思地買各種禮物。雖然總是笑料百出,最后還被弄得苦不堪言,他仍然樂此不疲。他用這樣簡單卻直接的方式來開導如萍。因為他愛她,所以他能夠真切地理解到她心中的痛苦和矛盾。
但是如萍和他一樣執著,她堅持地喜歡書桓,并夢想有一天他會重新回到自己身邊。同時委婉地拒絕了杜飛,明確地告訴他自己心里,早已容不下他人。
杜飛平靜地接受了如萍的拒絕,同時表示自己仍然愿意做守護她的朋友。
他仍然像平常一樣關心她,不開心的時候開導她。他心里的愛情是寬容的,他愛她,單純到只希望如萍能夠快樂,可以得到幸福,而自己怎樣都沒有關系。
我想這樣的寬容是難得的。雖然我們常說,愛一個人就是要給她幸福。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坦然地做到?杜飛的可貴,就在于他愿意帶著如萍千里迢迢地奔赴綏遠尋找書桓,就在于他能夠正視書桓和如萍的結合,并愿意送上真誠的祝福。如萍對依萍說,我和書桓最需要你的祝福。可是她忽略了,在所有人當中,她最應該感謝的,不是依萍,不是書桓,而是那個一直默默愛著她的杜飛。因為他愛她,所以他可以接受她不愛自己的現實,而幫助她去尋找她想要的幸福;因為他愛她,所以才不惜犧牲自己的愛情去成全她,并且盡力不動聲色。這樣的犧牲和成全,對她是幸福,對他卻是痛入心扉的苦。而這種痛苦,如萍卻毫不在意。
書桓最后還是回到了依萍的身邊。其間更是遭遇了諸多的事情,因為母親的背叛,全家遭劫。如萍心中的痛苦終于無法平靜,她離家出走,從此下落不明。
戰爭的爆發改變了眾人的生活。杜飛去前線做了一名戰地記者,雖然時局動蕩,他心底的愛情卻從未減少,他仍然時時掛念如萍,四處打聽她的消息。
這才是我贊賞杜飛的地方,寬容令他的性格閃現出一種獨特的明亮,這種明亮不僅照亮了如萍的眼睛,也照亮了我們的內心。
那時的如萍,經歷了感情的大是大非,已經完全脫胎換骨了。分離了這么多年,她終于體會到了杜飛憨厚的愛情之下博大的寬容。她曾經那么深地傷害過他,但他仍然對她一如既往。她已經錯過了一次,就不能再錯過第二次,她終于能夠坦然地接受杜飛的愛情。同時她也重新審視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發現在最后關頭,自己本能選擇的,不是書桓,而是杜飛。
所以,在她回頭的那一刻,他們的重逢是令人感動的。
5.另一片海闊天空
愛情是私人的東西,無法與人分享。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矛盾卻經常發生,兩個人的愛情可以生死相隨、天長地久,但在如果發生在更多人之間,愛情就喪失了它甜蜜動人的一面,而演化成為一種矛盾,一種對所有人的情感折磨。這時候,就必然有人要選擇退讓。退讓,是說起來輕松做起來卻困難百倍的。因為在愛情的矛盾中,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全身而退。而真正的退讓者,閃耀在他們的靈魂里的,是寬容的愛之光輝。他們是真正懂得愛情懂得珍惜愛情的人。
記得我在雜志上看到于鳳至寫給趙四小姐的信時,雖然大致知道其中的來龍去脈卻也不禁被于鳳至真摯誠懇的語氣所感動。正是這個深明大義的女子,同意了與張學良解除婚約,玉成了少帥和趙四小姐這對歷盡患難的人間奇侶。
我想張學良與趙一荻的愛情人盡皆知,趙四小姐作為一個為愛情執著付出的女子得到了世人的尊敬。但這實際上是一個三角的愛情關系,在遇見趙四小姐并與她產生感情的時候,張學良已經有了原配夫人于鳳至。
趙一荻知道在愛情的路上自己有很多的困難,父親的決裂、名分的缺失都沒有讓她退縮。她毅然決定跟隨張學良,即使對外宣稱她只是秘書的身份。
在西安事變之后,于鳳至因為身體情況欠佳必須前往美國就醫。趙一荻毅然把幼子托付給美國的朋友照顧,獨自來到鳳凰山。陪伴張學良共同度過寂寞苦悶的囚禁生活,這一陪,就是二十幾年。
張學良在信奉基督教之后終于作出了與趙四小姐結婚的決定,但基督教徒主張一夫一妻,他仍然不能在沒有與于鳳至離婚的情況下,堂堂正正地給趙四小姐夫人的名分。經過再三考慮,他終于派人赴美與于鳳至商談離婚事宜。
于鳳至雖身在美國,但心卻時時關心著丈夫。對于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愛情她看得比旁人都清楚,她身體一直不好,在此期間趙一荻所做的,實際上卻是代替她在盡一個妻子的責任。同是女人,于鳳至明白,為了張學良趙一荻所付出的代價,有多么難能可貴。對于他們之間始終不渝的愛情,她的心里充滿了敬佩。
于鳳至在給趙一荻的信中這樣寫著:“我隨漢卿轉輾了許多地方,江西萍鄉、安徽黃山、湖南郴州,最后又到了鳳凰山。轉眼就是三年,我只陪了漢卿3年,可是你卻在牢中陪他20多年。你的意志是一般女人所不能相比的,按說你當時不來相陪也是有理由的。閭琳尚幼,且在香港生活安逸。我知你當時面臨一個痛苦的選擇,要么放棄閭琳,要么放棄漢卿,一個女人的心怎能經受得住如此痛苦的折磨?閭瑛和鵬飛帶回了漢卿的信,他在信中談及他在受洗時不能同時有兩個妻子。我聽后十分理解,事實上20多年的患難生活,你早已成為了漢卿最真摯的知己和伴侶了,我對你的忠貞表示敬佩!現在我正式提出:為了尊重你和漢卿多年的患難深情,我同意與張學良解除婚姻關系,并且真誠地祝你們知己締盟,偕老百年!”張學良捧讀此信,再三看來,不禁熱淚盈眶。
他們在互相諒解和寬容的基礎上達成了共識。這樣的大度和退讓,終于成就了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美滿姻緣。于鳳至的寬容已到達一個女人的極限,是令人尊敬的。三個人,心里都是同樣的輕松和幸福。對于鳳至來說,她是為著丈夫和深愛著丈夫的女人感到幸福,那是真正無私的幸福。她不僅在這場愛情里面沒有缺憾,而且還贏得了世人的尊崇和祝福。這樣的退讓不能不讓人心生敬意。
其實失去愛情不一定就是痛苦的,在寬容的心靈看來,是另一片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