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損益第十八
- 異世十日旅
- 智襄子
- 1167字
- 2021-05-09 11:52:28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朱熹說:“友直,則聞其過。”
“友諒”,諒是誠(chéng)實(shí)守信
“便辟”,指“威儀習(xí)熟”,裝模作樣、裝腔作勢(shì)的人;“善柔”,善于諂媚奉承的人;“便佞”,巧言佞舌、夸夸其談、沒有真才實(shí)學(xué)的人。
(一)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愆(qiān)”,是過失
(二)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shí),血?dú)馕炊ǎ渲谏患捌鋲岩玻獨(dú)夥絼偅渲诙罚患捌淅弦玻獨(dú)饧人ィ渲诘谩!?
楚天注:變化中的主要矛盾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論語正義》解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是謂難也。”
《后漢書?吳祐傳》:“孝子忿必思難,動(dòng)不累親。”
(三)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dá)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陳亢?jiǎn)栍诓~曰:“子亦有異聞乎?”對(duì)曰:“未也。嘗獨(dú)立,鯉趨而過庭。曰:‘學(xué)《詩》乎?’對(duì)曰:‘未也。’‘不學(xué)《詩》,無以言。’鯉退而學(xué)《詩》。他日,又獨(dú)立,鯉趨而過庭。曰:‘學(xué)禮乎?’對(duì)曰:‘未也。’‘不學(xué)禮,無以立。’鯉退而學(xué)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
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陽貨篇第十七》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shí)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涂。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shí),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一)
子曰:“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二)
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qǐng)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西點(diǎn)軍校對(duì)將道有一條要求:“心里始終裝著對(duì)方的利益,并且有能力讓對(duì)方知道這一點(diǎn)。”
“出門如見敵”——這是吳起兵法里講的將道
(三)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duì)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朱熹說,是“可陷可罔之類”
“蕩”,錢穆說,是“放而無歸,窮高極遠(yuǎn)而不知所止”
“絞”,尖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