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棒球

棒球如今是我最大的愛好。我的棒球生涯從參加大學一年級的校聯盟球隊開始,我看過的棒球比賽不計其數。我兒時的一位朋友甚至還在20世紀90年代進了休斯敦太空人隊40人名單。我們一起打了10年的棒球,從小學到高中,再到大學的暑假。我一直到今天都非常羨慕那些棒球明星的成績,比如大衛·奧爾蒂斯在2016年最后一個賽季的比賽中(那時他40歲)打出了38次本壘打,48次雙殺,127次打點,擊球率0.315。簡直所向披靡。

挫敗不致命,挫而不改才致命。

——約翰·伍登(John Wooden)

我喜歡棒球,也喜歡從數字的角度來看它。我知道在內在的某種層面上,棒球和趨勢跟蹤有共同之處。但是很多人幾年前才終于注意到這兩者的共同之處——那是因為約翰·W. 亨利幾年前買下了波士頓紅襪隊。

亨利在邁克爾·劉易斯的《魔球:逆境中制勝的智慧》一書中是這樣將棒球和趨勢跟蹤聯系在一起的:“這兩個領域(股票市場和棒球)都和信念、偏見有關。從某種意義上講,你可以用數據來代替信念和偏見,這樣的話,你就能更有優勢。很多人認為在股票市場上,他們比其他人聰明,市場就像一個沒有智商且反應遲鈍的人。同樣也有很多人認為在棒球中,他們比其他人聰明,他們只需要按照他們設想的狀況玩就可以了。事實上,市場上的數據會比任何人自己的感覺或信念都蘊含著更多的信息。在棒球比賽中也是如此。”5

棒球界的專業人士普遍都有一種自滿的傾向——就算那些聰明人也不例外——他們對數學上正確而嚴格的檢驗方法視若無睹,而這種現象并非個例。我很想知道,為何那些高管和俱樂部經理們,他們有一半的人都不想采用任何概率論上的方法……他們甚至從來就沒想過去了解這些方法。

——恩肖·庫克(Earnshaw Cook)

我們在之前就從業績數據中看到,像艾德·斯科塔、比爾·鄧恩、約翰·W. 亨利這樣的趨勢跟蹤者能夠揮出關鍵的一棒。他們能在交易中打出本壘打。如果讓他們來訓練一只棒球隊,他們定能成為巴爾的摩金鶯隊的前經理——韋弗伯爵那樣的人物。韋弗曾經設計了一套防御體系,最大化本壘打成功的機會。他不打球,但是他能夠挑出誰能上壘,誰能打出本壘打。6

生活是變動的,它無法保持不變。

——約翰·W. 亨利8

艾德·斯科塔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來解釋他對絕對收益的看法:“輪到你擊球時,你不需要‘對沖’你的擊球風險,你只需用力擊球,而股票和債券的打法就是這樣。”9如果你想要擊球,就要用盡全力;如果沒有打中球,那也沒有關系。還有下一個球等著你。

貝比·魯斯是紐約揚基隊的英雄人物,也是棒球界的傳奇,他靠著所創造的本壘打傳奇而赫赫有名。但是,很少被提到的是,他也常常被三振出局。實際上,他的擊球率也只有0.342,大部分時間也是返回休息區候場。魯斯知道本壘打帶來的收益會比三振出局帶來的損失高。他這樣總結自己的棒球哲學:“每一次三振出局,都讓我離本壘打更進一步。”

一位已經靠趨勢跟蹤賺了數百萬美元的交易者——理查德·德里豪斯還補充道:“典型的說法(常見諸金融媒體)是不要想著打本壘打,你應該靠多打安打一點點賺錢。我完全不同意。我認為大部分錢都是靠本壘打賺來的。但是,你需要有交易準則來防止你被踢出局。我的準則就是止損。我會試著降低我的損失,讓盈利奔跑。”10

但是,大力擊球經常會被視作魯莽的做法。一位亨利的競爭者就曾說,約翰·W. 亨利就是金融界的戴夫·金曼(Dave Kingman)。金曼是前棒球選手,以他的本壘打聞名,也以他的三振出局聞名。亨利覺得這樣的評價是不公平的:“我做交易有20年了,每次行情一有變化,就會有人說我應該改變我的方法了。但每次我們經歷了一段收益不太好的時光后,接下來我們的收益都相當好。”11亨利超過幾十年的業績表現,更像金融界的戴夫·金曼。讓我們來看看貝比·魯斯和戴夫·金曼的擊球統計(見表5-1):

表5-1 貝比·魯斯與戴夫·金曼的對比

在吉姆·迪瑪里亞跟隨傳奇交易員理查德·丹尼斯之前,他就已經在棒球的統計學中領悟了重要的交易原則:得分最多的選手靠的是本壘打,而不是靠持續安打。“這個道理在交易中也同樣適用。持續贏利是我們應該爭取的,但這并非最優解。交易是一場需要等待的游戲。你在市場中,等待著,然后一下子賺一大筆。利潤往往是一茬一茬的。交易的秘訣是,在本壘打之間正常發揮,在沒有本壘打的時候損失不要太大就好。”12

看看他們的長打率,你會發現金曼完全不能被看成是偉大的本壘打選手。而亨利的業績,則是一貫優秀——他有出色的“長打率”。(當然,很多人異想天開的是:只有本壘打,沒有三振出局。)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讓我們來看一個更通俗的例子:藍領工人喬和企業家的故事。喬每兩周領一次工資,十分規律。從勝率這個角度來說,喬相當厲害:他每個小時的工作都得到了相應的回報,100%的勝率。他有穩定的工作和穩定的生活。但是他的安全感其實是一種錯覺,他的薪水會受到當地的經濟、行業,甚至是工廠經營者的影響。他的收入不會太高,能滿足他的生活所需,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什么樣的人能賺大錢?”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像約翰·W. 亨利這樣的人”。亨利這類數理怪才,習慣于在不確定的環境下,運用統計來做決策和分析。

——邁克爾·劉易斯13

相比而言,想想一位企業家或者趨勢跟蹤者的情況。他們的收入相當不規律。他付出了汗水和辛苦,但可能數月,有時甚至數年都沒有任何回報。總之,他的勝率說起來是很慘的。他做出的10個交易的構想,可能有7個都泡湯了,無法付諸實踐。剩下3個中的2個都在1年內失敗了——還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和努力。但是,我們不必替這位企業家或者趨勢跟蹤者的損失難過。他對他的工作充滿熱情,他掌握著自己的命運,而他在最后那個想法和交易中能把幾百萬美元都賺回來。

當約翰·W. 亨利買下波士頓紅襪隊時,他懂得將優秀的管理和科學結合才是運營一只大聯盟棒球隊的最佳方式。亨利作為一名趨勢跟蹤者,這么多年來已經把市場玩透了。

——邁克爾·劉易斯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七台河市| 六安市| 潢川县| 吴江市| 南昌市| 独山县| 探索| 阜阳市| 天祝| 朝阳区| 新邵县| 水城县| 酒泉市| 清丰县| 信宜市| 新泰市| 新安县| 衡水市| 伽师县| 泸西县| 高碑店市| 泊头市| 安龙县| 南通市| 铁岭县| 壶关县| 诸暨市| 寻乌县| 浪卡子县| 罗山县| 茂名市| 安岳县| 西乡县| 专栏| 霍山县| 张家界市| 封丘县| 年辖:市辖区| 墨脱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