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藝術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多年以前(1996年),筆者出版的《感性 自我 心象——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研究》,便是對小說抒情藝術的初探。往後多年,不曾中斷過就此課題的思索;且日漸發現抒情的聲音總會在尋常事物間出現,似在提醒你,抒情是恆在的。
沈從文的《螺鈿史話》[1]是談螺鈿工藝的書。據沈先生說,由於中國海岸線特別長,氣候又溫和適中,螺蚌的種類極多,故這種嵌鑲工藝有待發展。螺鈿工藝採用的原料雖同——主要是蚌殼,但隨著時代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成就;即使在同一時代,也會因材料不同、器物不同、藝術要求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抒情的聲音有如工藝,抒發的情感並無翻新,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日常生活滿有這種聲音。
自某本書中的一個章節,或自一首詩的某個片段中,抒情語言會以或微弱或斷續的聲音,隱密地告訴你一些甚麼。慢慢地,你走進作者的天地,把一切當真。這是閱讀愉悅的來由!
本書論及的是個人非常愛讀的作家作品,在許多個白天及夜晚,這些作家讓我知道閱讀是何等快樂的事。他們或出生於不同年代,或生活於不同地方,看似異多於同;然而,在我看來,他們最大的共同點是善於以抒情的語言,展示他們隱密的世界。他們仰望天空,他們躲在書房呢喃自語,他們有自己的房間工作、休息,他們睇視眾生、反思自我,他們或留神細節,或伸張大義,他們凝視景與物,以雜色刻畫人間,“對倒”式創造新貌。沒有抒情的律動,他們做不成這許多,創造不出這麼多出色的作品;我能掬取其點滴之一二,已覺非常幸運。抒情藝術是與閱讀的愉悅分不開的。
感謝長期給我鼓勵的老師、學生、朋友與家人。陳師炳良教授給我在文學研究上的啟發,李師家樹教授對我的信任與肯定,使我這笨拙的學生不敢稍事鬆懈;而我已為人師多年,每年到課堂上聽課或前來論學閒談的學生,給我的鼓勵是無形的;朋友給我的督促,使我知所進退;家人一直以來讓我感受到他們的愛護,這更是巨大的動力。
這些文章寫成的年份或遠或近,是一己所思所感的記錄,有此機會出版,無論如何是前瞻與回顧路上的轉換點。
問學之路既沒有終點,在旅途上有愉悅的時刻,就特別重要。就以此書給愉悅一個記錄吧。2008年的夏天,有這麼樣的一件事情。
陳惠英
2008年夏天
註釋
[1]該書由李之檀編(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05)。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