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拉圖的倫理學
- (英國)特倫斯·埃爾文
- 1170字
- 2021-03-05 13:44:30
27.勇敢與知識
在《拉凱斯》中,蘇格拉底和拉凱斯著手尋找那種總是美好和有益的忍耐。拉凱斯籠統地同意,愚蠢的忍耐是羞恥和有害的,而且只有明智的(phronimos;參見La.,192d10)忍耐才是美好的;然后蘇格拉底追問與此相關的是哪一種智慧。拉凱斯發現,A比B更勇敢,如果B在某方面的專門知識(比如說對潛水的知識)向他表明潛入一口井沒有特別的危險,而A盡管比B更相信潛入井內有很大危險,卻還是這樣做(193a3—c5)。我們傾向于說,在這種情況下B不像A那樣需要勇敢。[108]
拉凱斯困惑地發現,更不明智的人恰恰是更勇敢的人(193c9—e5)。他不知道要如何避免下面這個主張,即:有些人以為自己直面某些危險并對此無動于衷,有些人對自身行動的成本與收益做出了真實的評價并以此引導自己的行動,前者比后者更勇敢。但是這個主張混淆了純粹的魯莽和勇敢(參見Pr.,350b1—5)。[109]
蘇格拉底現在轉向尼西亞斯,他引用了蘇格拉底的評論,即一個人在那些他具有智慧(sophos)的方面是勇敢的。尼西亞斯提出,與此相關的智慧就是關于恰當地懷著恐懼或自信所面對的事物的知識(194e11—195a1,196d1—2)。在此前的例子中,一個人似乎是具有知識而行動,但這些例子實際上并不涉及有關整體上的善與惡的知識;這種知識的呈現解釋了為什么經驗不足的潛水者會在入水時表現得更加勇敢(比如他要去救一個溺水的孩子)。勇敢的人知道冒很大的風險是值得的(如果他們不是專業潛水者),因為他們知道,相對而言的好處和壞處可以說明,冒著這樣的風險去行動是具有合理性的。
尼西亞斯的評論表明,將勇敢視作明智的忍耐,這個論述可以如何加以修改和辯護;我們或許會期待他說,勇敢是以知識為基礎的忍耐,而這種知識關系到什么是該害怕的、什么是不該害怕的。然而,他并沒有談及忍耐。尼西亞斯認為知識對于勇敢的行動來說是充分的,蘇格拉底和拉凱斯都沒有反對。我們不是明知道最好應該抵擋某種危險,卻因過于軟弱而無法加以抵擋嗎?要消除這種軟弱,我們就需要培養忍耐。如果是這樣,那么智慧和忍耐對于勇敢來說似乎就是必要的。[110]
柏拉圖是否認為這是對尼西亞斯的勇敢觀念的合理反駁?借拉凱斯或蘇格拉底之口提出這個反對本來會很容易。然而,受到挑戰的那個假設僅僅是“知識對勇敢來說是必要的”;沒有人挑戰這個假設,即知識對于勇敢來說是充分的。[111]如果柏拉圖想要我們拒絕這個假設,那他甚至都沒有暗示某種反對,這就很奇怪了。
《拉凱斯》中的這種沉默與《卡爾米德》中的沉默相符,在后一篇對話中,沒有人就節制是某種知識而提出爭議。我們可以提議說,在這兩部對話中,柏拉圖都意欲使敏銳的讀者看到,美德中的非認知因素沒有理由被擱置不理。然而,一旦我們不得不承認柏拉圖甚至無法給這位敏銳的讀者做出微妙暗示,那這個提議也就沒那么有吸引力了。我們至少應當認真地考慮下面這種可能性,即柏拉圖相信蘇格拉底的改變是可辯護的,即使這些對話并沒有呈現對它的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