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冠禮
- 我有一個東林黨的父親
- 趙子龍的兄弟
- 2131字
- 2020-09-12 14:53:31
喜氣洋洋的過新年。
正字營自然也是如此。
趙大力,正字營的一個伍長。
上次正字營大招兵,他就報名加入了正字營。
他是個老實本分的人,家里實在是揭不開鍋,老娘,幼弟幺妹,都等著糧食救命。
老爹去年生病走了,欠了不少饑荒。
正字營2兩銀子的餉,還有10兩銀子的安家費,讓他怦然心動。
打小就在地里干農活,體格自是強健。
為了銀子,趙大力就這樣進了正字營。
在正字營這段時日,趙大力也越發的喜愛正字營,推崇正少爺。
雖說操練很是辛苦,但趙大力卻樂在其中。
特別是整個正字營跑操時,那驚天動地的氣勢,讓身為其中一員的趙大力頗為自豪,驕傲。
更別說,每天操練完,還有香噴噴的大米飯,大塊肥膩的豬肉了。
睡覺的宿舍,趙大力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己能住進這樣的房子里。
潔白的墻面,溜光水滑的水泥地面,還有清爽的衛生間。
聽說衛生間也是正少爺發明的,乖乖,正少爺不是天上星宿下凡吧,懂得真多。
就是不知曉,為什么正少爺要讓他們疊被子,都要疊成豆腐塊。
對于他們這幫大老粗,真是要了命的。
趙大力覺得正字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哪怕做錯事受罰站軍姿,也是樂呵的一件事。
趙大力因為鹽場爭斗,立了功,被李文正提拔成伍長。
兄弟們都很羨慕,他入了正少爺的眼。
每個月發銀子,是大家伙都期待的事。
因為衛所那些大頭兵被當官的各種盤剝克扣,正少爺立了規矩。
每月餉銀(對外說是工錢)都是自己親自去領。
這一天,正少爺會親自帶人帶著銀子,親手把銀子交到你手里,還會對你說一些話。
叫你把銀子拿回家,孝順老爹老娘,攢起來娶媳婦,不準拿了錢,出去找樂子。
趙大力每次從正少爺手里接過銀子,聽到正少爺問候自己老娘,心里都很感動,把這條命交給正少爺值了。
又是一個新年到來。
往年趙大力家,新年也是煎熬,弟弟妹妹幾年都沒添件新衣裳。
今年不同了。
正少爺早早的就給家里送了米面。
正字營的人家,每戶30斤豬肉,100斤大米,還有布匹等等。
可把村子里的老少爺們羨慕壞了。他們都說趙大力跟對了人,發達了。
每次回家,老娘也是嘮叨著,要為正少爺好生做事,咱們這樣的人家,可不能做白眼狼。
趙大力含笑著答應下來。
前幾天回家,看到弟弟妹妹們一身新衣裳,弟弟更是叫嚷著:等他長大也要加入正字營。
看著家里翻天覆地的變化,趙大力滿足了。
正字營過年是輪流著回家的。
李家莊的鹽,作坊,都需要人看守。
臘月三十,正好輪到趙大力他們連隊。
正少爺特意趕了過來,還給他們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春節晚會。
正少爺親自高歌一曲,趙大力在下面不停的鼓掌叫好,心里也在默默的祝愿:正字營越來越強,正少爺富貴萬年。
李文正在家開開心心的過了個新年,每天陪著奶奶,母親,帶著弟弟妹妹玩耍。
父親李源很重視這次春闈,留在京城沒有回來寫信叮囑李文正,代他磕頭盡孝。
不知是不是母親手段厲害,母親有兩兒兩女,父親的小妾填房卻一無所出,當真是楷模。
弟弟李文禮也12歲了,但是人如其名,彬彬有禮,小大人一樣。
等父親回來,也會送到東林書院求學。
李文正倒是想著把弟弟帶在身邊培養,父母都不同意,父親把他對李文正那份科舉做官的想法轉移到了李文禮身上。
李源一直做著“一門雙進士”的美夢。
唉,你兒子是叫李尋歡就好了,那可是探花郎。
李文正過完年,并沒有急著回李家莊,爺爺說要給他舉辦成人禮,畢竟李文正現在做了不少事。
古代的大戶人家,都會在男子20歲時行冠禮,代表著長大成人,可以參與家族,國家的事物了,別人也不在把你看成是少年郎了。
在大明朝。
凡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
將冠,筮日,筮賓,戒賓,俱如品官儀。
李家不同于候門世族,底蘊還是淺薄,禮儀規矩簡化了不少。
爺爺請來了李文正以前的老師,周夫子主持。
邀請了縣里的知縣,縣丞,主簿等官員,又請了錢大使等一眾鹽場官員,還有朱定元也發了帖子。
在一眾嘉賓的見證下,李文正戴帽著衫,行了禮。
從今天開始,李文正就正式參與李家家族事物,沒人在說他還是個孩子。
估計李源又要不開心了!他都沒在場。
“文正小弟,哥哥恭喜你了。”朱定元還是有些不著調。
“元大哥,超級大市場,小弟這里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開始,那塊地大哥談的如何?”李文正送朱定元離去時,問道。
朱定元錘了一下李文正:“哥哥辦事你還不放心,都搞定了,在淮安府,誰還敢與咱們為難不成?”
李文正豎起了大拇指,“元大哥當真是威武霸氣!”
那塊地是李文正看上的,用來建造超市的,可是主人家說什么也不賣,價錢高的嚇人。
李文正談了幾次,就把事交給了朱定元,沒幾天事就成了。
大明勛貴的實力可想而知。
送走了所有賓客,李文正又馬不停蹄的趕到李家莊。
安排管事的招人,什么木工,瓦工等,要到清江浦蓋房子了。
大工每天60文,小工30文。
這工錢夠可以的,要知道大戶人家的貼身丫頭每月才一兩銀子。
比如紅樓夢賈寶玉的丫鬟,也就襲人每月一吊錢。
李文正準備好建筑圖紙,帶上一大批工匠,前往清江浦。
正字營也是一個連隊隨行,吳江領隊,李文正很欣賞他。
家里就拜托給了李忠,正字營由李文虎,李文豹幾個連隊長負責操練。
同時也讓爺爺開始修路,從李家莊到清江浦100多里地,通通修成水泥路。
李文正剛到清江浦,朱定元的管家就送來了地契,將近100畝地。
按照著圖紙規劃,工匠們熱火朝天的干起來。
朱定元也從衛所里派了不少士兵幫忙。
沒工錢,一天三頓,管飽就行。
李文正一邊盯著工地,一邊開始拉起了商戶。
清江浦的街面上出現了一種叫傳單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