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勝率期權交易心法
- 蔣瑞
- 872字
- 2021-03-16 17:09:29
2.5 期權與權證
期權和香港的權證(warrant)都是金融衍生品,但略有不同。首先,期權沒有發行方,不受發行數量的限制,由買賣雙方在期權交易所自行報價、成交,行權價、行權日期、合約乘數都是標準化的,因此,期權理論上的供應量可以近似看成是無限大的,只要有買方和賣方,就可以形成無數張期權合約;權證是由券商或上市公司發行的非標準化合約,行權價、行權日期、合約乘數等都是單獨設定的,發行的數量也有限,投資者只能交易已發行的權證。其次,期權交易者可以選擇成為看漲期權或看跌期權的多頭(即買入看漲期權或買入看跌期權),也可以選擇成為看漲期權或看跌期權的空頭(即賣出看漲期權或賣出看跌期權),選擇余地比較大,尤其對于空頭,有權利金可收,等于多了一條生財之路;權證則不然,無論是認購還是認沽,投資者必須先買入,才可將其賣出,不能像期權一樣,初始交易就直接選擇持有空頭頭寸。再次,期權交易的雙方根據各自的定價模型,計算符合期望值的期權價格,再進行報價、交易。雙方交易一旦完成,所得出的股票隱含波動率更有效率,對交易雙方也更公平,這是因為它是在市場化機制下形成的;權證的發行價則是由發行機構設定的,發行機構對權證定價具有相當大的話語權,這個機制在源頭上對交易者來說就不是很有利。最后,股票期權采用實物結算,而權證采用現金結算。股票期權被行權后,期權賣出方可能要賣出股票或買入股票,而權證在到期日是以現金結算的。比如Facebook某日的股價為170美元,交易者持有Facebook的1張行權價為165美元的看漲期權合約,假設在行權期內,Facebook的股價大幅上漲至190美元,那么交易者就有權利以165美元的價格購買100股股票。行權完成后,交易者以165美元的成本持有100股Facebook股票,這時候仍能享受股價日后上漲帶來的收益,收益空間是開放的。權證則不然,它采用現金結算,結算實際上跟股票沒一點關系,即便認購、認沽權證獲利,獲得的也是現金,并不能實現低價格持股的目的。因為不以股票結算,因此也并不能享受股價日后的上漲收益?,F金結算頗有一了百了的意味,但盡管如此,在香港市場上,權證交易的活躍度還是遠遠超過股票期權的活躍度,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