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放得道德仁義之心下,才可入圣。
■譯文
一個將功名富貴不放在心上的人,才是一個脫俗之人。一個靠自己純樸的本性,做人做事而不將仁義道德掛在心上、講在嘴上的人,才是真正的圣人。
■活學活用:
放得心下,入圣超凡
追求是一種高尚的行為。追求財富運用合法的手段,有了錢財,可為自己的作為提供基礎,為社會和他人盡一點力,這是好事。追求權力則通過業績的升遷,有了權力,能夠為國為民作貢獻,這也是好事。
事雖好,但切忌走向極端。如果為求功名利祿而不擇手段,以種種不道德的行為去鉆營,于是無形之中高尚的追求就變了質,讓人不恥、讓人惡心。所以一個人在平凡的奮斗中,不可以太熱衷于功名富貴。
同樣,仁義道德也非常重要。假如有人置仁義道德而不顧,勢必被人罵為一個不通人性的禽獸。但是,如果太熱衷于仁義道德的追求,一心想讓他人贊美自己,滿口仁義道德,可事實上卻沒有敦品勵行的毅力,這樣的人就是一個偽君子。
“放得下心,入圣超凡”,只有凡事不走向極端,靠自己純樸的本性,做人做事,才能有所收獲,才能超凡脫俗,甚至成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