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作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功夫,減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譯文
做人并不是非要懂得多少高深的大道理,一定要做大的事業才行,只要能擺脫俗欲就可躋身名流;要想求得很高深的學問,并不需要特別的秘訣,只要能排除外界的干擾保持寧靜之心,就可以進入超凡脫俗的境界。
■活學活用:
作人脫俗,為學除物
躋身名流并不是什么難事,難就難在難舍物欲世俗;成就學問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技巧,特殊就特殊在耐得住寂寞之心。
孔子推崇其弟子顏回,就在于他遠離物欲,追求一種自我心理平衡。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家境貧寒,自幼好學,注重品德修養,每日只食一竹筐飯、一瓜瓢水,過著粗茶淡飯的清苦生活,絲毫不受外界物質的困擾。顏回舍去物欲世俗,他被后人尊為“復圣”;顏回耐得住寂寞之心,他成就了自己的大學問。
再看今人,人們為了追求生活的享受,忽視了精神的價值,結果變成了俗不可耐的物欲奴隸。人不被物欲所奴隸,雖不能像古人所說的那樣成圣,但他有自己的志向、有堅定的意志,他的精神生活總是充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