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周易》一書,冠冕群經,對我國傳統文化影響廣遠。《四庫提要》云:“《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新中國成立后,學界對《周易》進行了有益的研究,頗多建樹。近年來,隨著思想、學術的活躍,可以說,形成了一個經久不衰的《周易》研究熱。不同的學者依據不同的理論、應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就《周易》中諸如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哲學、美學、中醫學等各個方面進行探討開掘,各抒己見,各有所得。確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令人感到欣喜。本書作者又從文化學角度進行探討,無疑也是一個重要的具有現實意義的審視角度。
樹森同志曾長期在我身邊學習和工作。他勤奮好學,孜孜進取,研習群經,用力頗勤。十年動亂之后,雖天各一方,但仍時有書信往還,交流研習心得,現在,他又寫成《周易與中華文化》一書,我興奮之余,僅以此序表示祝賀。希望樹森同志及諸位有志于總結、宏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同志,再接再厲,取得更大的成績。是為序。
佟冬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六日于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