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十則圍之
- 秦客
- 夢吳越
- 2296字
- 2014-07-28 14:21:01
蜈蚣嶺上,血腥屠殺還在繼續(xù)。
山石呼嘯著掠過松林砸落在秦軍陣地,駐守的營地早已經被石頭砸成稀爛,陣地前面變成死亡之場,任何踏入這片區(qū)域的動物都會被砸成肉泥。
五百輛拋石機可以保證不間斷發(fā)射,密集的打擊不給敵軍任何喘息時間,一名秦軍伍長剛剛躲過一塊從天而降的巨石,來不及慶幸,就被一塊石頭從身后擊中身體砸成兩截。
如此密集的拋石攻擊給秦軍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每一個經歷此次戰(zhàn)斗的人都會終生難忘。
中軍大帳,蒙毅為自己低估齊軍懊惱不已。
他當然不知道齊孟與齊王之間達成的戰(zhàn)略同盟,更不知道,齊國這次行動,不在乎一城一池得失,齊王想要的是,建立當年與先王齊桓公那樣的雄圖偉業(yè)。
占領新政動用的是齊國最精銳的部隊:陷陣營。
齊國財貨豐厚,國富民強,精心訓練出來的精銳部隊絲毫不比什么魏武卒韓武士遜色,只是因為歷代齊王并不好戰(zhàn),這只特種部隊才一直沒有用武之地。
如果不是齊孟徐福言語挑撥,利益誘惑,現(xiàn)任齊王吃了雄心豹子膽也不敢跟嬴政翻臉,更別說是兵戈相見。
兔子急了也會咬人,想到自己以后被嬴政逮住活活餓死,齊王決心和秦國一爭高下。
齊孟合縱之策大致如下:
趙國,燕國,韓國,魏國,這四國都是堅定站在齊國這邊,尊齊王為老大,趙國為馬前卒,現(xiàn)在正在和秦國血拼,實力消耗殆盡,沒實力和齊王談條件,只要齊王出兵,其他什么都好說。燕韓兩國想到的只是自保,沒有任何野心,當然也會聽齊國的,至于魏國,如果沒有這次聯(lián)盟,估計
北方匈奴更是保證,只要齊軍率先動手,匈奴人在北方也不會閑著的。
秦國國內,還有蜀國內應,一旦等秦軍齊軍開戰(zhàn),蜀廢王立即就從背后給秦國插上一刀,驅逐秦吏,割據(jù)稱王,蜀地本來就是屬于蜀人。
形勢如此大好,齊王還有什么疑慮呢,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要豁出命要和嬴政血拼到底,秦國一旦敗了,山東六國還不是我齊國說了算嗎?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齊王從出生到現(xiàn)在從沒有挨過餓,嬴政卻想把自己餓死,既然如此,不如大家都去死。
趁著秦軍主力還在邯鄲和趙國糾纏,短時間擺脫不了,齊王傾全國之兵,決心狠狠捅秦國一刀,最好一擊致命。
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這次戰(zhàn)役進入相持階段,就算是齊國敗了。
齊人現(xiàn)在是用一國之兵和對手一支偏師作戰(zhàn),誰比誰更厲害不用多說,一眼即明。
幸存的秦軍沒有再像從前那樣四處奔走,拋石機終于停止了攻擊。
來不及慶幸,飛蝗一般的火箭拖曳著火焰迎面飛來。
太陽很大,熾烈的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陽光烘烤著大地,蜈蚣嶺就快要冒煙了。山上水源早已經被齊人切斷,實際上秦人斷水已經足足三天了。
蜈蚣嶺上光禿禿一片,白天,太陽肆意烘烤,連一只老鼠都沒有,更多說財狼虎豹,沒有東西吃,人還能撐住幾天不餓死,沒有水,只要兩天人就虛脫了。
秦軍攻上蜈蚣嶺當天就把隨身攜帶的水喝完,沒有人想到會在這個鬼地方長期駐守,所以現(xiàn)在沒水了,幸存的士兵想要繼續(xù)幸存下去,就只有喝尿,喝自己的尿。
顏林一直沒有出動地面部隊,其實想想也沒這個必要,兵圣孫武說過,十則圍之,也就是說己方兵力是對方的十倍以上,就可以采取包圍策略了,包圍并不一定是要全殲對方,有時候,包圍帶來的心理震撼是不言而喻的,所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說的就是重兵合圍之下的心理戰(zhàn)。
山上加上尸體也就五百號人,顏林手中掌握的就有六萬人馬,完全符合十則圍之的作戰(zhàn)法則,只是現(xiàn)在,顏林想的是如何盡快向前推進,叩擊函谷關,而不是在蜈蚣嶺這個小地方上和秦軍耗著。
細作帶來消息說,咸陽方面已經在調兵遣將,蒙氏兄弟負責函谷關至武關一帶的防御,聽到這個消息,顏林改變了閃電戰(zhàn)的計劃,對付蒙恬蒙毅這樣的對手,需要謹慎,現(xiàn)在決不能有任何錯誤。
所以,在顏林的建議下,田連采用了保守的打法,圍而不攻,這里所說的不攻是指不出動地面作戰(zhàn)部隊,陷陣營之類,只用拋石機弩箭進行壓制式打擊,這樣也可以讓秦軍統(tǒng)帥產生幻想,以為齊軍無力與秦軍決戰(zhàn)。誘使他們投入更多的力量加入蜈蚣嶺。
蜈蚣嶺是一個坑。
顏林的看的很準,蜈蚣嶺就是一個坑。
從表面上看,蜈蚣嶺山高路險易守難攻,只有一條小道可以出入。山嶺間野味充沛,可以為守軍提供充足的口糧,山間溪水潺潺,隨處可見。
實際情況是,環(huán)繞蜈蚣嶺四周,秦嶺大巴山余脈在這里隆起,十幾座高聳入云的山峰拔地而起,距離蜈蚣嶺最近的山峰直線距離不到一里,一人站在蜈蚣嶺上,完全可以和山對面的人對話。
此外,蜈蚣嶺周圍的山峰誰說沒有蜈蚣嶺高,但是站在這些山頂上,山腰秦軍陣地上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蜈蚣嶺頂部是一片荒原,出發(fā)前,蒙恬三令五申讓他弟弟在山頂駐軍,蒙毅表面答應,一到前線就按照自己的計劃來,駐軍在山頂,不是要困死自己嗎?
然而駐守山腰,高度就在齊軍之下,蒙毅沒有想到齊軍潰不成軍后還會組織反反撲,更沒有想到對手竟然爬上崎嶇坎坷的山峰,架起拋石機從山頭朝這邊狂轟濫炸。
實際情況絕不是這樣的。
這一招也真夠絕的,想把秦軍活生生渴死,或者是餓死。
現(xiàn)在有了一種新的死法,活活烤死。
天干物燥,枯黃的枝葉碰到火花就燒起來,齊人發(fā)射的箭鏃上都蘸滿了桐油,山林間很快燃起一片熊熊大火,沒有人再作猶豫,拼死朝山下沖鋒,一時之間仿佛回到了秦人野戰(zhàn)時候的場景,追逐逃兵,索性披靡,然而形勢不同,結果自然也不同,齊軍早在下山險要地段埋伏重兵,最先沖下山的秦軍不是被剁成肉泥就是被射成了刺猬,無一人幸免。
“大將軍,怎么辦?!”
望著蜈蚣嶺漫天大火,手下部將泣不成聲,五百人的損失對秦軍來說算不得什么。
嬴政繼位以來對外用兵還從來沒有失敗過,蜈蚣嶺五百秦軍被齊人全殲,蒙毅的這次慘敗創(chuàng)造了一個記錄,打破了秦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秦王怪罪下來,這個責任沒人能擔。
“還能怎么辦,撤退!”
蒙毅紅著眼睛,像一頭困獸,發(fā)出一聲竭斯底里的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