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吏部侍郎
- 大唐:原來我是天道之主
- 千淼
- 2140字
- 2021-05-24 15:27:14
第九十四章 吏部侍郎
子鳶肌膚勝雪,雙目猶似一泓清水,顧盼之際,自有一番清雅華貴的氣質(zhì)。
身后仿若有煙霞輕攏,像是仙子下凡一般。
墨梅閣內(nèi)眾人一時看得呆了,連話一時都不知道怎么說出口。
“諸位都是青年俊才,能邀請到各位是子鳶的榮幸,我在這里先預(yù)祝各位能夠金榜題名!”子鳶道。
“多謝子鳶姑娘!”眾人齊聲開口道。
“臨近科考,子鳶在這方面并無什么經(jīng)驗,所以請來了一位能夠幫助到各位的人,若有什么問題的話盡管可以問他。”子鳶柔聲道。
下一刻,一個四方臉的中年人笑瞇瞇走了進來。
“原來是吏部侍郎趙大人!”有人認出了進來之人。
“不錯,我是吏部侍郎趙觀,受子鳶姑娘邀請,我主持科考也有十幾年了,若有什么問題的話盡管可以問我?!敝心耆舜丝處е唤z醉意,拱了拱手道。
眾人原本還沉浸在子鳶的絕美容貌之中,現(xiàn)在又震撼于墨梅閣的能力,竟在能將主持科考吏部侍郎請來,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看到諸位考生敬畏的眼神,吏部侍郎趙觀心中頗有成就感。
原本在科考半月之前,吏部就會嚴禁所屬官員出入公開場合,但他這個吏部侍郎不過是在朝堂上說了幾句實話,就被被罰去養(yǎng)馬,心中早已經(jīng)充滿了怨憤。
“不讓我到公開場合,我偏來,看你們能將我怎么樣?”趙觀心道。
趙觀剛剛落座,已經(jīng)有學(xué)子按耐不住了。
“趙大人,請問此次朝廷采用糊名制,會對考試產(chǎn)生什么影響呢?”
趙觀剛剛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差點一口噴出,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我認為糊名制漏洞百出,僅憑一張試卷豈能完整判斷一個人,但朝廷已經(jīng)決定采用,也沒什么辦法,你們還是自求多福吧!”趙觀搖了搖頭道,他對糊名制可是深惡痛絕。
聽到趙觀的回答,一些學(xué)子心中生出了擔憂。
趙觀似乎意識到回答不太妥當:“雖采用糊名制,但試卷題目設(shè)置并不會發(fā)生太大的變化,不用太過擔心!”
“趙大人,請問你覺得此次試卷命題會按照什么思路來呢?”角落里有一個青年問道。
“這個……我不太清楚?!?
趙觀徹底清醒了過來,意識到不太對勁,若自己真的答出來,那豈不是觸到了透題的邊緣。
此刻。
本認真聽著的楊淵突然注意到一些人悄悄已經(jīng)退出了墨梅閣,剩下的幾乎全部都是驪山書院的學(xué)生。
“要不我們回去吧?”楊淵道。
“我肚子突然有點痛,你們一定要等我一起回去!”李伯安捂著肚子跑了出去。
墨梅閣內(nèi)依舊很熱鬧,不斷有人向吏部侍郎趙觀發(fā)問,但楊淵卻產(chǎn)生了一絲不安的情緒。
……
墨梅閣內(nèi)堂。
“證據(jù)收集的怎么樣了?”此刻子鳶神情十分嚴肅。
彩衣少女陸瑤道:“如今墨梅閣前廳內(nèi)除了驪山書院的學(xué)生,僅剩的幾位都是我們自己安排的人,我命人刻意引導(dǎo)問題,但是趙觀似乎意識到了什么,將那些敏感的問題都忽略了!”
“這個不重要,現(xiàn)在只剩趙觀和驪山書院的學(xué)生,人證已經(jīng)有了,現(xiàn)在缺少物證。”子鳶眉頭微蹙。
科考前吏部侍郎和考生聚會本就是大忌,而且這些考生全部來自于驪山書院,光是傳出去就已經(jīng)說不清了。
但可惜的是趙觀在之前和驪山書院并沒有什么交集,若是能制造出一份利益交換的證據(jù),就算今日什么都沒有發(fā)生,也能將趙觀舞弊的罪名坐實。
“派人將趙觀灌醉,而后將這些東西和這塊名牌放在他身上!”子鳶拿出了一個布袋和一塊名牌。
布袋之中是一些價值昂貴的珍珠寶石,而那塊名牌是獨屬于驪山書院的名牌,是她專門托工匠制作出的,和真的名牌一模一樣。
“知道了,我這就讓人去辦?!标懍幗器镆恍Α?
……
墨梅閣宴會一直持續(xù)到了深夜。
外面已經(jīng)宵禁,所有人都被安排在了平康坊休息。
楊淵自出了墨梅閣之后就有些心神不寧,李伯安在宴會中央說了聲肚子疼離開后,便再也沒回來。
他還專門四處打聽,但誰都不認識這樣一個人。
第二日一早,蘇墨推開了萬象閣大門。
門外站著三個人,像是柱子一樣立在旁邊,都頂著碩大的黑眼圈。
蘇墨看著神色疲憊的三人問道:“昨夜沒睡好?怎么看起來一個個無精打采的?!?
楊淵猶豫了片刻道:“院長,我們昨日去了平康坊。”
“不錯,偶爾去聽聽曲兒放松放松也好!”蘇墨說道。
“我們在萬象閣中碰到了許多同窗?!?
“厲害?。 ?
蘇墨驚嘆了一聲,驪山書院的學(xué)生平日里看起來都老實巴交、沉默寡言,沒想到一個個性子這么野,回到長安城全部都放飛了自我。
“是墨梅閣的子鳶姑娘舉辦了一場晚宴,說是邀請此次科舉有希望上榜之人,但在進去后才發(fā)現(xiàn),晚宴中大多都是驪山書院的同窗?!睏顪Y神色迷茫道。
“看樣子子鳶對驪山書院情有獨鐘啊!”蘇墨冷笑一聲,他終于聽出了不對勁的地方了。
若這真是一個正常的晚宴,絕不可能晚宴之中全部都是驪山書院的學(xué)生。
“晚宴之中還去了什么人?”蘇墨神色鄭重的問道。
“還有吏部侍郎趙觀大人。”
蘇墨心中一震。
之前得到消息,這位吏部侍郎因為在朝堂上反對糊名制而被李世民罰去養(yǎng)馬,雖然官身還在,但是已經(jīng)不可能參主持這次科考了。
他還從崔家那里了解過,吏部中大多官員都是朝向太子的,尤其是吏部侍郎趙觀,是太子的得力干將。
這場晚宴太奇怪了,若是專門為驪山書院所設(shè),為何吏部侍郎也會參與其中?
“你們先回去認真準備考試,平康坊盡量不要再去了!”蘇墨道。
“知道了!”
三人似乎有些慚愧,神情低落的走出了萬象閣。
蘇墨陷入了沉思,子鳶此舉是何意?
“難不成趙觀是此次科舉的出題人?”蘇墨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但隨即搖了搖頭。
若趙觀真是出題人,但凡他有點腦子的話,也不會再這個時間段出現(xiàn)在平康坊。
“有些頭疼??!”
蘇墨揉了揉額頭,昨日的預(yù)感果然應(yīng)驗了,麻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