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倒霉的太子
- 大唐:原來我是天道之主
- 千淼
- 2075字
- 2021-05-24 15:27:14
第八十七章 倒霉的太子
李世民細細思考了一番,覺得李治所說十分有道理。
近年來,南方考生數量雖然略高于北方考生,但是從進士錄取結果來看,每年錄取來自南方的進士數量都在北方的三倍左右。
刨除智力因素,很有可能是判卷過程出了問題。
李世民剛欲夸獎李治一番,但轉念一想,李治之前并未接觸過吏部和科舉,為何能提出“糊名制”這樣顛覆性的想法。
很有可能背后是蘇墨在指點!
“這個點子很不錯,不如這次科考便嘗試一下,諸位愛卿覺得如何?”李世民滿意的笑了笑。
底下一群人面色發苦,但卻提不出更好的意見。
就連吏部尚書長孫無忌臉色也沉了下來。
能接觸到考生試卷的只有吏部,采用“糊名制”不就是變相在說,吏部主持科考過程中徇私舞弊嗎?
這時,百官行列中,長著一張四方臉的吏部侍郎搖頭晃腦的站出說道。
“陛下,此舉頗有些不妥,吏部官員評閱考生試卷之時,考生試卷答得優劣是一方面,考生的品行同時也不容忽視,若是將試卷名字糊上,那不就缺失了一道甄別的程序?”
“哦?原來你們還幫朕在考生品行上把關?。 崩钍烂窭湫σ宦暎奸g已經有了怒意。
“當然,為陛下分憂是臣的義務?!?
吏部侍郎瞇著眼,似乎還未察覺皇帝已經怒了。
旁邊的長孫無忌一拍腦袋,十分無語,自己到底培養出了一群什么玩意兒。
朝廷交給吏部的任務只是主持科考選才,如今自己承認會根據考生品行篩選,在皇帝看來,那不就是徇私舞弊嗎?
“既然都沒意見,此次科舉就采取糊名制!”李世民道。
“陛下,我……”吏部侍郎似乎有些不服。
“我看是吏部太清閑了,正好宮里的御馬缺人喂,吏部尚書就來宮中幫朕養幾天馬吧,待什么時候想明白了再回吏部?!崩钍烂窭淅涞?。
“陛下,我……”
吏部尚書剛欲反駁,卻看到了長孫無忌眼神的示意,頓時醒悟過來,低下了頭,不再作聲。
“今日若再沒有其他事情,就散朝吧!”李世民看了看底下群臣說道。
刑部尚書張亮整了整衣衫,往右前方邁了一步。
“陛下,臣有事要奏!”
“何事?”李世民聽到有事情,打起了精神。
“不知陛下昨日為何派出禁軍抓捕一位名叫‘墨蘇’的書生,還在長安城鬧出了很大的動靜,今日一群讀書人圍在了刑部大門前,說是要刑部給個說法,但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張亮一本正經道。
他堂堂刑部尚書怎么可能不知道發生了何事,但自從在蘇墨那里學到了“隔山打?!钡墓Ψ?,便覺得在朝堂上十分好用。
只要是關于皇子的事情,他一概裝糊涂,全部交給皇帝自己去猜,省得處理不好反而遭一頓臭罵。
“朕昨日并未派出過禁軍。”李世民緊緊捏住龍椅扶手,看向了太子。
李承乾頓時嚇得低下了頭。
“太子,你給我解釋解釋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氣極反笑,他不知道在群臣面前給太子留過多少次面子,但太子反而得寸進尺。
若是其它事情他還能原諒,但無緣無故屢次調動禁軍,這已經觸了他的大忌。
“父……父皇,那個叫墨蘇的書生抨擊朝廷政策,我是聽到下面人的匯報,所以派人想要將他抓來審問?!崩畛星槻患t心不跳的編了個理由。
“是這樣嗎,張亮?”
李世民顯然不太相信太子的話,他太了解這個兒子了,僅僅是因為抨擊朝廷政策,怎會讓太子如此大動干戈。
“可能是我一直呆在府中,并未聽過‘墨蘇’抨擊朝廷的言論,反而他作的幾首詩卻在長安文壇上風靡已久。”張亮說道。
“你們呢?聽過嗎?”李世民看向底下的群臣。
但此刻沒一個人站出來支持太子,就連投向太子陣營的大臣們都低下了頭。
只因為墨蘇在如今長安文壇上名聲太大了,若是皇帝想查的話肯定能查出虛實,若此刻幫太子說了瞎話,太子最多被處罰一頓,而他們就要遭殃了。
“你的精力既然如此旺盛,那就在東宮中將四書五經抄一百遍,我要親自檢查,什么時候抄完什么時候再出來!”李世民沉聲道。
李承乾此刻傻了,抄一百遍四書五經,那得抄到猴年馬月去。
“父皇,我錯了,我再也不擅自調動禁軍了?!崩畛星虻乖诘匕蟮?。
“禁軍派給你是為了你的安全著想,不是讓你胡作非為,抄不完書,不必再來見我,散朝!”李世民起身揮袖離開。
諸臣也從殿中慢慢退去,李承乾自殿中站起,面如死灰。
“墨蘇,我定要將你碎尸萬段!”
李承乾猙獰道,他已經感受到了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逐步下降。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墨蘇!
……
一輛馬車緩緩停在了驪山書院門前。
蘇墨帶著楊淵三人下了馬車,不遠處已然有一群人在等候。
“終于等到你們回來了,這次給驪山書院長臉了,干的不錯!”
王績上來就給了蘇墨一個熊抱,而后看向眼睛不斷瞟向后面的馬車。
“墨蘇先生呢?”王績問道。
“他并未隨我們一起來。”蘇墨有點尷尬,他和墨蘇并不能同時出現。
“唉,本以為能親眼見到這位名動長安的大才子?!蓖蹩儑@了一口氣。
驪山書院并不是完全閉塞,每日都有伙計往返長安城送一些生活所需,也能帶來長安城的一些消息。
“你們也是好樣的,拿到了文會活動的前三甲,若不是王家和三大書院不要臉,你們絕對能登上龍門榜!”王績向楊淵三人豎起了大拇指。
除了這一次文會,歷屆文會龍門榜在長安文壇的影響力都是很大的,上榜之人大多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而楊淵三人經過這次文會,在長安文壇上已經小有名氣了!
蘇墨看向后方整整齊齊站著迎接他們的老師和學生,心中有些感慨。
看來他離去的這兩日,新來的幾位老師和學生們相處的很融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