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籌備書院
- 大唐:原來我是天道之主
- 千淼
- 2100字
- 2021-05-24 15:27:14
第五十二章 籌備書院
如今科舉還未完善,直到幾十年后的武周時期才采取了糊名制,也就是說,貞觀年間的科考閱卷是能看到考生姓名的,這也就多出了一層不確定因素,考官的主觀印象。
像書院的那些學生,有學院大儒引薦,在開考之前就能見到主考官,若是有一兩首得意之作,多半能在主考官面前留下好的印象,在評卷之時就占據了優勢。
“蘇先生乃是晉王老師,不知可否幫我們引薦一下此次的主考官長孫大人?”楊淵忐忑道。
蘇墨先是一愣,而后明白了對方的意思,是想讓他幫忙當個中間人介紹一下。
“抱歉,我并無官身,與長孫大人也無交集,所以幫不了你。”蘇墨道。
據他得知的消息,此次科舉考試的主考與往年一樣,也是由吏部主持,吏部尚書長孫無忌是此次考試的主考官。
楊淵眼中剛剛燃起的一絲希望徹底寂滅了。
“長孫大人素來公正,若才學過硬,定然能夠金榜題名,其實你們不用太過擔心,想得越多,反而會使心境不穩,影響發揮。”蘇墨看出了這群考生心中的擔憂所在,害怕因為自己的出身從而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長孫無忌身居高位,對人才選拔這一塊十分上心,而且眼光極為毒辣,從他的手底下已經為朝廷輸送了一大批人才,不過長孫無忌也極為注重考試的公正,能夠金榜題名之人也是具有真才實學之人。
“多謝蘇先生,是我太過偏激了,十年寒窗都熬了過來,反倒這半個月卻讓我心中焦慮不堪。”楊淵苦笑搖頭。
直到傍晚,萬象閣聚集著的書生才全部散去。
……
入夜,長安城熱鬧的燈火漸漸熄滅。
蘇墨躺在床上,卻無論如何也睡不著,楊淵白天所說的話一直在他的腦海里環繞。
科舉考試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創造了公平,但是這個時代的教育卻并不公平。
文以載道,歷朝歷代選拔人才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朝廷這個機器更好的運轉,從而讓天下昌盛太平。
但無數人終其一生,為的只是功名加身,魚躍龍門,沒有多少人會將造福天下當成自己的初衷,這已經扭曲了科舉取士的本質。
“這一切產生的根源,在于思想,若想要改變這一切,首先要改變這個時代人們的思想,科舉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天生我材必有用!”蘇墨自語道。
“若是能創立一個書院,面向天下有志之士,教授他們超越這個時代的思想和知識,定然能夠催生出一批改變時代的人。”
蘇墨越想越激動,就算將火鳳祥做到大唐最頂尖,遍布天下,其意義最多也就是讓大唐多出了一道好吃的美食。
但書院不同,思想傳遞的力量足以撼動整個時代,若是真的創立出這樣一個書院,百家爭鳴、文壇興盛的局面必將再次到來。
“如今火鳳祥賺到的錢維持一個書院的開支不成問題,大不了再將崔家拉進來,至于地方,皇后娘娘已經答應我將他長安城外的莊園交給我使用,還得拉幾個朝廷的官員做做宣傳……”
蘇墨心中已經開始籌劃具體事宜了,他想要創辦的書院不同于如今長安城中的這些只是為了科舉考試的書院,除了教授學生經史典籍、吟詩作賦等文學知識外,他還打算教授學生各種各樣的先進技術。
有天道實驗室的幫助,他一個人就相當于是無數知識的結合體,完全不用擔心知識匱乏的問題。
“現在只剩下一個問題了,老師該去哪里找呢?”蘇墨拍了拍自己的腦殼。
總不能堂堂一個書院,只有他一個老師,實在有些說不過去,雖然長安城中也有一些久負盛名的大儒,但他們卻不是蘇墨心中最合適的老師。
這些大儒雖說在經文典籍方面的造詣高深,但奈何思想頑固,而蘇墨想要的是創新,能接受新思想的一批老師,他們自然就不是合適的人選。
“先不管了,栽下梧桐樹,何愁鳳凰不來?”
只要先將書院辦好,名聲傳開之后,自然會有志同道合之人前來。
……
第二日一早,蘇墨先是來到了刑部。
走進刑部大堂,看到張亮悠閑的坐在爐火旁,一手拿書,一手端著一杯熱茶,隔一會便抿上一口,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張老哥,你這日子過得挺悠閑啊!”蘇墨打趣道。
看到蘇墨進來,張亮放下了手中的書和茶杯,笑瞇瞇道:“能過上這樣悠閑的日子,還是多虧了老弟你啊!若是真的被蒼狼王逼著答應了和談的條件,大唐就又得不得安生嘍!”
“這些日子陛下一直在宮中和一些武將們商討對付突厥的策略,也沒派下來任務,長安城中禁軍的守備力量增強了數倍,城中也沒什么大事發生,刑部自然也就輕松了不少。”
張亮差人搬來了椅子,又吩咐準備一些下酒菜。
蘇墨忙道:“今日確實有事找你,不是來喝酒的。”
“老弟有何事,只要我能幫得上忙,一定盡全力支持你。”張亮道。
“我想創辦一家書院,需要你幫我。”
張亮剛喝下一口熱茶,聽到這句話后差點全數噴出。
“老弟你似乎是找錯人了,咱也不是干那事的料啊,你就是有什么苦力活讓我去干我二話不說就去辦了,可書院這……”
“不是讓你去教學生,我這次來是想問問你,長安城中現在有哪些文壇大家沒有官身?”
“文壇大家?沒有官身?在我印象中一些老家伙挺有名的,但他們在朝中大大小小都有官位,剩下的不是老的走不動道了,便是年紀輕輕辭官歸隱,多少有些毛病。”張亮想了一陣后說道。
“辭官歸隱的都有誰?”蘇墨問道。
他選老師還有一重考慮,便是不能牽扯到黨派爭斗之中去,如今朝中雖然明面上還算和氣,但私下結黨之人不少,想要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選擇就是沒有官身之人。
“幾年前,有個叫王績的,說是朝堂之上無法暢飲美酒,讓他不爽,便辭官不干,回家種田釀酒去了,想當初他的才華就連陛下都是稱贊不已。”張亮說著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