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五音療疾:中國傳統音樂療法理論與實踐
- 吳慎
- 343字
- 2021-04-16 12:52:55
第一節 重尋生命之“樂”
雖然音樂治病淵源甚早,卻在歷史的洪流中失傳了。從史料上看,五音處方治病的醫療失傳有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政治因素。因為統治階級了解音樂的驚人力量,深恐一音喪國,所以對音樂加以壟斷。
孔子將五音分等級,規定音樂的聽聞,“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視階級之差別而有所不同,以致五音治病的功能受到限制。后來又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許多珍貴的典籍與樂譜,被祝融毀盡,中醫音樂治病也因此而失傳。
雖然音樂治病曾在唐朝宮廷中一度被起用,為皇帝及其近臣在享樂中調理身心,卻因宋朝皇帝視音樂為靡靡之音,將其全盤否定,因此中國音樂醫術再次失傳。
如今,在破譯了“樂”與“藥”的醫理之后,吳慎教授再度創立了以中國五音為基本原理的中國音療養生音樂,目的就在于為人們重新找回“生命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