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樂”與五音醫理

五音是指《內經》五行學說中“五行配五音的宮、商、角、徵、羽”五種音調。據上述這段文字的啟發及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吳慎教授終于找到了破譯“樂”字理念的內涵,并證明用音樂能治病的事實。
“樂”字,上中部為“白”字,本音“鐘”,五行中白字為“金”,屬“商”音,對應人體的“肺”臟,肺主“氣”,藏“魄”。“樂”字下部為“木”字,屬“角”音,對應人體的“肝”臟,肝主“血”,藏“魂”。《黃帝 內經》中清楚講道:“魂魄和合,血氣元神旺盛,則心生神明。”
“樂”字,上部左右兩側合成“絲”字,對應人體的“心”臟,屬“徵”音,是五行中的“火”。絲制的弦樂能撥動人的心弦,通人體的“心”經,修復心臟功能,舒暢精神,人自然因病愈而喜,即是歡樂。
因此,“樂”字用于形容喜,是后世引申的寓意。若單從成字結構來看,即可判明“樂”與人體有關,而且關于治療疾病的樂器材料。
“藥”與“樂”
從音樂與醫理的關系,可以破解文學史上兩則千古之秘,一是《三國演義》空城計里,諸葛亮街城操琴,《黃帝內經》指出:琴為絲弦樂器作用于心志。所以,諸葛亮用琴音亂了司馬懿的心志,從而達到退兵保城的目的;二是楚漢相爭張良吹玉簫勾魂,《黃帝內經》提到:簫音通肝經,肝主血藏魂,所以他用一只玉簫便吹散了楚霸王的九萬軍心。音樂對人的影響之深,不言而喻。
“樂”字一音多意:一、“樂”字表達喜悅、高興、樂觀;二、樂”字表達音樂旋律或樂曲;三、“樂”字表達五音音樂相應五臟,有醫療和藥用。
根據《黃帝內經》及漢代劉向所著之《說苑》的記載,人們在遠古時代就是用樂聲治病的。距今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有一位名叫苗父的醫生,“以管(古樂器)為席,……諸扶而來者,與抬而來者,皆平復如故。”苗父在此是以竹管樂器演奏的形式,為席地而坐的患者治病。
早期人類在以音樂治病的同時,開始慢慢發現草本植物的五味亦可醫療五臟之疾,于是在“樂”字上加個草字頭,形成后世沿用至今的“藥”字,這就是“藥”字的由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理塘县| 巴塘县| 江孜县| 西充县| 若羌县| 辛集市| 常德市| 泾阳县| 东港市| 安福县| 偃师市| 如皋市| 博罗县| 丰顺县| 孟津县| 沛县| 界首市| 潍坊市| 呼玛县| 临泉县| 辛集市| 电白县| 固安县| 合水县| 江口县| 茂名市| 锦屏县| 莆田市| 广西| 花垣县| 灵石县| 班戈县| 开封市| 平罗县| 治县。| 宁城县| 小金县| 绥棱县| 花垣县| 汉中市|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