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我所看重的只是修行。修行二字似乎像是僧侶那般。
或許是太多太多的求而不得,或許是一次又一次的得而失望。終知得不到的揪心與得到了的空虛,徘徊于兩者的,便是無止境的修行。
我常常羨慕修行到一定境界的人如何做到那般的淡定從容,又羨慕擁有一定成就的人如何獲得世人認可的功績。
我似乎一直在自我框架與環境約束中抹掉自己,企圖由此證明自己的才能出眾,以為就此便可以成為理想的模樣。
每當我感覺做得可以的時候,每當我竭盡全力感動了自己,每當我自以為毫無破綻,卻總是會有接下來的打擊,會有一個個不如意,會有不曾缺席的遺憾。
每一次出格,每一次失態,每一次破戒,每一次任性,過后都是自我批判,自我審視,自我革命。
那時,自我與環境的矛盾轉化為自我的內部矛盾。原來,我還沒有能力駕馭那樣的境界。
強迫自己達到一定的境界無疑是一種自我折磨,放縱自己隨波逐流又不甘如此屈服。我常常在這兩者中徘徊,常常以為自己克服了,以為自己做到了和諧的統一,但總是沒辦法欺騙自己,內心的各種力量依然在角逐。
或許本就沒有什么標準,或許并沒有一定的境界。
曾笑西方的彼岸世界是天方夜譚,可自己又何嘗不是常常陷入無限的未來幻想。
我一直掙脫不掉的是時間,曾一次一次渴望掙脫,又一次一次被打敗。時間似乎不曾理睬這些,該拿走時絕不留情;時間似乎不曾計較這些,該給我時毫不吝嗇。
世事風云變幻無常,時間又何嘗不是。
在歲月的沖刷中,我依然選擇了童貞,同時提防著各種狡詐;我選擇了皈依,同時品嘗著人間煙火。
我曾一直追求著一種境界,其實我本身就在一種境界里,無需掙扎,無需解脫。
或許那一次次不如意本就是一種注定,或許那一次次的破戒本就是自己沒必要束縛著自己。
未來或許依然會繼續著不如意,但又何妨去追逐。欲望和理想的斗爭始終存在,或許我會被迫屈服于歲月的沉淀,但依然會奮力掙扎,或溫柔,或剛強。
我會嘗試更多有趣的事物,接觸更多有趣的靈魂,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場修行的終點或許是趨于預期,或許是更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