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國際友人
- 大數據導演
- 娛樂圈光頭
- 2102字
- 2021-03-14 05:22:02
步入寒假。
期末考試成績陸續放榜。
張繼有驚無險,有考試資格的全都混過去了,但個別科目還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
比如《影片分析》的最后一道大題。
請從藝術性和商業性兩方面來分析年度“爛劇”《東方姑娘》。
這道題滿分30分。
張繼發現班級絕大多數的同學這道題的得分都在15分以上,最高的那個拿到了28分,就數他的得分最低。
只有7分!
這也不科學啊!
群里一大堆人在吐槽。
就連教張繼他們《影片分析》的王教授都站了出來,痛斥出題組瞎給答案,根本就不懂《東方姑娘》。
很多同學把自己的答案貼在群里,都得到了王教授的高度肯定。
所以張繼也參與了一下。
結果……
【王老師】:這位同學,我講《東方姑娘》的那幾節課你是不是一節都沒來?
【張繼】:我都去了。
張繼好心虛。
【王老師】:那你說說我每節課都講了什么?
【張繼】:……
【李曉藝】:你這一共就答上兩個采分點,閱卷老師給你七分已經挺多的了。
【王老師】:我早就在班里通知了這次期末考試要考《東方姑娘》賞析,有些人就是不復習,但凡管別人借下課堂筆記都不至于答成這樣。
【唐蕊蕊】:估計他連電視劇都沒看全。
【王老師】: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影片分析本來就不應該有標準答案,但張繼同學的這份答案的確是離譜了……
張繼哭笑不得。
正好趙新宇就在旁邊不遠,排練期間休息一下。
“學長,你們期末考試有沒有跟《東方姑娘》有關的題目啊?”
趙新宇趕忙走過來:“有啊,現在學校出題都緊跟時事,什么火就出什么。我們《電影結構》最后一道大題,讓點評東方不敗的人物特點。”
“你答得怎么樣?”
“滿分,這道題整個大三唯一一個滿分就是我。”
“這么猛!”張繼驚訝了。
“這有什么猛不猛的,最主要的就是開篇第一句,一定要向閱卷老師表明自己的身份。我叫趙新宇,是《東方姑娘》令狐沖的飾演者,后面就隨便寫了。整個龍影大三誰能比我更懂東方不敗?”
張繼臉上的笑容一下就凝固了。
為什么整個龍影大二,是個人就比我更懂《東方姑娘》!
……
考試成績只是一個插曲。
張繼的注意力很快就轉移到晚會節目上了。
橙州春晚是錄播,所以節目要求也沒那么嚴格,還有后期老師兜底呢。
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
就是公司內部的派系爭斗逐漸顯現了出來,讓他有點頭疼。
一派是支持“唐皇后”的。
以老臣子居多,而且還有地域優勢。
新來的東北模特團,以及馬主任所代表的橙州衛視,都成為了她的勢力范圍。
另一派是擁立“柏貴妃”的。
主要是公司新招聘進來的技術型人才,普遍年薪高但沒有實權。
最奇怪的還是許靜和趙新宇,他倆不僅成功攪和了進來,而且還相當默契地全都選擇了柏小寧。
雖然到目前為止張繼還沒有調查清楚,“唐皇后”、“柏貴妃”都是哪位人才給封的,但一場宮斗大戲已經在藍海文化的內部暗潮洶涌。
這樣下去遲早是要出問題的。
張繼是準備拍完《倚天》再進行公司改組,現在只能把計劃提前公布出來。
公司改制成立集團。
影視部、音樂部、藝人經紀部,改組成為三個獨立的子公司。
大家以后各玩各的。
影視公司的老大毋庸置疑肯定是孫超,能力資歷都沒有話說。但音樂公司和藝人經紀公司誰來掌舵,張繼一時間就無法決斷了。
用老臣子能力有限。
啟用新人又不服眾。
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張繼就只能自己先兼著了。
意料之中,改組計劃剛一公布公司的派系格局就跟著發生了變化,紛紛開始重新站隊。
張繼暗地里偷笑。
你們就作吧,有你們后悔的時候。
這幫人都以為張繼劃分子公司是為了讓兩王不相見。
以后唐心怡是影視公司的一姐,柏小寧是音樂公司的一姐,彼此進水不犯河水。
但如果什么事情都讓他們猜到了,張繼這個老板還怎么當?
……
橙州春晚按部就班地錄制完成了。
計劃大年二十九播出。
張繼側面打聽了一下,一條十秒鐘的口播廣告就收費十五萬,怪不得那么多小品節目就算臺詞違和,也要硬著頭皮往上加推廣。
都是錢啊。
還有不到半個月過年。
張繼準備發完年終獎就宣布公司正式放假,沒想到在這個時候還迎來了一位國際友人。
“張桑,拜托你了,請務必答應我們的請求!”
面對鈴木先生的九十度深鞠躬,張繼整個人都石化了。
東京TV想要購買《東方姑娘》的霓虹獨播權。
張繼的三觀還是很正的,賺誰的錢不是賺,咱們不能因為日元不值錢就瞧不起霓虹人民。
“我個人是很愿意把《東方姑娘》的霓虹獨播權賣給你們東京TV的,但有兩個前提條件。”
“請講。”鈴木先生面露喜色。
“第一,據我所知,在霓虹的網絡上已經有日文字幕的《東方姑娘》了,你們想要引進正版就必須打擊盜版,這是原則問題。”
張繼的態度非常堅決。
他看的是長線。
別看東京TV的吉祥物是一根黃香蕉,其實上人家特正經,每天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播放動畫片。
如果這次合作愉快,以后出口動畫片、特攝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基礎必須打好。
“張桑請放心,保護貴公司的版權權益,這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做的!”鈴木先生毫不猶豫地表態。
“第二,日文配音我們要自己弄。”
配音演員還是有必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而且這也是一個訓導過程。
像TVB腔。
一開始的確是怎么聽怎么別扭,但聽的時間長了,就會覺得只有這種腔調的配音才是港劇。
鈴木先生:“這一點也沒有問題!”
“那就預祝咱們合作愉快吧,價格方面都好商量,咱們慢慢談。”張繼之前又沒出口過電視劇,在談價格之前肯定得做下市場調查,可不能賣虧了。
鈴木先生:“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