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祥繼續論述自己的觀點“那如何認識這貸款的潛在風險,我分為兩個層面來說。企業或項目向銀行申請貸款的初衷,常態情況下都是善意的,在常態情況下,企業為了擴大再生產,為了技術改造產品升級,因為自有資金不足而向銀行申請貸款,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也會隨著市場的波動而出現運營資金不足,企業出現了運營資金不足的時候,就會想到向銀行申請貸款,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時候的初心是善意的,其初衷也是有誠信的。而企業無論是擴大再生產,還是技術改造產品升級,或者市場波動時出現了運營資金不足,企業今后的發展就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種的不確定性有來自于市場變化,有來自于企業經營者的經營能力,有客觀的,有主觀的,這一些的不確定性就會給銀行貸款造成現實的風險,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就會變成不良貸款。我要說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銀行信貸部門應該做的事情,或者說我是這樣認為的,而且在實際當中我也是這樣做的。”
“我們客戶經理,信貸員不僅要按規定辦理銀行貸款的申報,貸款的發放,而且要懂企業的生產經營,在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時候,我們經常深入到企業中做貸前調查,這貸前調查不僅需要了解企業的背景材料,更需要研究企業的生產經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是不是確實需要向銀行貸款,而銀行貸款發放下去能不能滿足企業的生產經營的需要,滄海一粟和石沉大海的事情我們都不能做,不要聽企業的老總,老板說的企業的發展前景有多少多少好,要做到自己要懂得企業的生產經營,不要聽老總,老板說什么是什么,如果你沒有懂得企業生產經營,最好不要輕易發放銀行貸款,或者你確實很難把握企業生產經營的情況下,那就要談到前面說到的話題,加固抵押,質押,形同虛設的第三方信用保證盡可能減少使用。當你懂得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后,你不要光光去看企業的財務報表,一些企業的財務報表有好幾套,有稅務的,銀行的,有內部的和對外的,有向上報給主管部門的,也有提供給老板自己看的,這些報表你都可以看,但都不能全相信,因為私人企業上報給稅務局的報表有水分,有些體外循環的經營項目不包括在內,而上報給銀行的報表往往是會夸大一些,上報給主管部門的報表都帶有指令性指標的成分,財務會計報給老板的報表外面人肯定是看不到的,能讓你看見的就肯定是有意的,可看,不可全信。”
“不能看企業的報表,那就看企業的帳本,也不行,他們能給你做報表,也能做帳本。那怎么辦呢,這也不信,那也不能信,這工作就沒法做了,貸款的事后跟蹤沒法進行了,不是這樣的,只要你懂的他們的生產經營就知道應該怎么去做了。無論是工業企業,還是商業企業都有原材料或商品采購,都有產品銷售,你只要看原材料倉庫里的材料進出量與往常有什么不同,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你只要看成品倉庫里的產品出庫情況與往常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變化,就知道企業生產經營是不是發生了變化,是正常的變化,還是異常的變化,是往好的方向發展,還是向壞的方向變化,不僅要看倉庫里實物的進出帳,還要抽查一些實物,當然不是針對企業里所有的材料,只要抓住主要產品的主要原材料或主要的幾種產品就行了。在看企業倉庫的實物的同時,要與財務會計的帳本進行核對,包括與實物一致的稅務部門的正式發票。很簡單,只要抓住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貸款發放后出現的一系統的不確定因素。功課要做在貸款發放之前。我個人認為,不要和企業老總,老板交朋友,明確就是一種銀企關系,一切的行為都是建立在銀企關系的基礎上。”
“我要說的第二個層面,是當企業出現了不確定因素,在企業生產經營發生變壞的時候,我們銀行應該怎么辦,前題是我們要在最快的時間知道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已經開始變壞,然后要知道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變壞的原因,是政策性行業性的變化,還是市場的正常波動,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是暫時的,還是不可逆轉的。如果是客觀的,企業面臨的政策性風險,行業性風險,就要看企業有沒有能力化解這種風險,這不可怕,因為任何企業所從事的行業都會面臨著行業的調整期,這個行業政策的調整期,給企業生產經營所帶來的影響是在企業所承受的能力范圍之內,還是企業將面臨著一次重新洗牌,對這個問題客戶經理,信貸員要做出自己的判斷。如果是暫時的,又在企業的承受范圍之內,那就容易多了,只要控制信貸總量,密切關注就行了,當企業需要靠銀行貸款幫企業來度過這個難關時,需要銀行做雪中送炭的時候,千萬要慎重,在追加銀行貸款的時候,首先要確保存量貸款企業能正常還貸,這是前提,企業還貸的資金來自于企業的正常經營收入,可以允許增加適量的貸款,幫企業度過難關。”
“如果企業面臨的困難是不可逆轉的,這個時候,銀行就不能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了。要在第一時間知道這種情況,如果是客觀因素形成的,銀行可以幫助并且參與到企業進行產品升級改造,企業轉型中去。企業產品升級,企業轉型可以重新立項,重新申報銀行貸款,對原來的存量貸款只能隨著企業的轉產,減產逐步減少。如果是主觀因素造成的,那就利用貸款方式來補救了。所以要求在第一時間知道,這是關鍵,失去了這個時間,可能就失去了最佳的銀行貸款保全措施,直至不良貸款的形成。我說到第二個層面,企業出現了一系統的不確定因素時,或者企業的生產經營出現了向壞的方面轉變的時候,企業的老總,老板不誠信的行為就會隨時產生,雖然也會有一些企業老總,老板講誠信,寧可自己破產也要保全銀行貸款,但這不是我今天要談的主題,在這里我們不要展開來談,今天主講的是風險防范。”
“我們也經常碰到一些企業老總,老板遇到風險就會第一時間就是想把這風險轉嫁到銀行,到了這個時候銀行就被動的,企業老總,老板的不誠信是不良貸款產生的主要來源,因為我國誠信行為的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地完善,雖然我國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個人征信系統也逐步在完善,但還不足以讓一些人望而卻步。所以銀行在發放貸款的時候就采取了有效的保全措施,抵押貸款,質押貸款就產生效力了。然而,銀行設置抵押,質押的時候確實不希望這種行為成為事實,只是銀行貸款保全的一種方式,不是目的。”
反正是討論會嗎,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不像論文那么有條理,沒有準備,也沒有提綱。大家偶爾聽聽,偶爾也記記。楊清茂副行長見已經到了中午用餐時間,就讓吳寶祥先結束發言,讓他下午再繼續,宣布上午的會議結束了。到了下午,吳寶祥針對銀行不良貸款的處理談一些個人見解,包括企業重組過程中銀行貸款風險的轉移,企業兼并過程中銀行貸款運作應注意的事項,也包括國有企業在體制改革過程中如何保全銀行貸款的事項。整個下午幾乎都是吳寶祥一個人在談,大家都在記,吳寶祥說話很慢,幾乎說過的話,沒有一個人提問,理論性的話語很少,都是實務,也舉了很多的例子,列舉的例子中有成功挽回銀行貸款損失的,也有值得深思而未能成功的。也談了剛剛實施的銀行貸款“五級分類”的實務操作等等方面的問題。
快到了下午五點鐘,楊清茂副行長站了起來,手對吳寶祥招了一下,讓吳寶祥可以了,楊清茂對大家交待了大家各自回分行應該急需要處理的事情,就宣布這次會議結束了,等大家離開坐位的時候,讓吳寶祥走到自己的身邊,對吳寶祥說明天到他辦公室去一下,不要馬上趕回到江城市分行里去。吳寶祥不知道楊清茂副行長有什么事情要交待,領導這么說,就隨聲說“好的”。吳寶祥等楊清茂副行長離開了之后,就去見省城礦山機械銷售有限公司的小學同學鄭為平。
同學在省城的一家礦山機械銷售有限公司里做會計,這家礦山機械銷售有限公司省城辦事處在吳山廣場,一路公交車就到了。同學原來是在江城市一家生產龍門吊車的國有企業里做財務科長,因為那家生產龍門吊車的國有企業已經實現了體制改革,被原來的廠長買去后,原來他也是參與竟買的,在竟爭的時候被市體改辦否決了。既然是這樣的結局,那再留在企業里就沒有必要了,所以就到了省城的礦山機械銷售有限公司做會計了,聽他說,這個公司里的老板是他的親戚,在礦山機械銷售有限公司里有他的股份,月工資也還可以,比原來江城市那廠里要翻了三倍。吳寶祥與這位同學在小學就在一起讀書,一直都沒有中斷過聯系,他的會計技能還是吳寶祥教出來的。既然到省城來了,就肯定會去看看他。
吳寶祥到了吳山廣場時,他已經在那里等了。他的妻子沒有來,說他妻子兩個月前,不小心在家里搬東西的時候跌了一個跟斗,骨折了,在家里趟著,不能出來。那時候他還沒有手機,最多也就是用用PP機,吳寶祥在從江城市出來的時候,兩個人就約好了。因為同學住的地方離吳山廣場比較遠,吳寶祥就沒有去他家里了,事先也不知道他妻子的事情,也沒有帶什么營養保健品。兩個人就在吳山廣場的公園前用了晚餐,用了點餐就上公園里的城隍閣樓上去觀光了。省城城隍閣以前來過,但都是白天來得,晚上還真是第一次,想不到,夜里站在城隍閣的樓上,看省城,在燈光的映射下,湖中的亭臺樓閣,湖邊的楊柳條,湖中的穿梭小葉,真如在天上人間仙境。
吳寶祥住在總行的招待所里,離吳山廣場也有點路,所以沒有在城隍閣樓上待的很長時間,兩人就各自回了。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吳寶祥就到了楊清茂副行長的辦公室里,上了七樓走出電梯,前臺人就迎了上來,對吳寶祥問“請問,你找誰,事先有沒有預約?”。
吳寶祥拿出了工作證,對前臺人員說自己是找楊清茂副行長,已經有預約,前臺讓吳寶祥稍等一下,就向楊清茂副行長去請示了,前臺回來說岳陽山說“楊清茂副行長現在有客人,坐在旁邊稍等一下。”
過了一會兒,前臺見一人走出來了,對吳寶祥說“你可以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