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舞蹈隊形編排(一)
- 動作之旅
- 加油您最棒
- 2975字
- 2022-01-11 20:00:00
好的舞蹈表演效果,一定需要豐富飽滿的隊形編排。好的隊形變換,會讓舞隊的表演錦上添花,表現力倍增。
如何編排舞蹈隊形呢?
▲根據表現環境編排
★慶典型
一般節目演出,都可稱之為慶典型舞蹈。這種舞蹈的節目安排,一般都在開場,中間高潮,或結尾。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類舞蹈。
在舞蹈編排時,要根據音樂進行舞蹈編排。因為是慶典型,一般在10人以上25人以下即可。總的要求是選擇氣氛比較歡快活潑的音樂。
舞蹈編排上,需要多變換,活用三角,平行四邊型,大一字,反半圓等等。其中可以穿插一些自己創意動作進行銜接。道具和服裝、題材尤其要新穎,可以參考春晚的舞蹈表演。
★廣場型
因為聲勢浩大,需要給人大氣磅礴之感,一般人數在30人以上甚至更多人。
音樂最好是采用節奏點比較明朗的,動作最好是簡單劃一的。道具和服裝最好是大方簡潔的。
一般來說,廣場上的舞蹈,觀眾多半是俯視來看的,這樣就要求了平面圖形要華麗一些。如果要進行隊形調整,還需要一些舞臺隊形。
★小型舞蹈
這個包含了獨舞,雙人舞和小型集體舞蹈等。
獨舞因為在臺上只有一個演員,舞蹈一定要飽滿,對演員的表演性要求比較高。動作設計要根據主題內容、音樂特點來看。
雙人舞,主要特點是兩人聯系一定要緊密,而不是你跳你的,我跳我的,讓觀眾覺得少一個人無所謂。
小型集體舞就是我們經常在視頻上看到的7人、9人的舞蹈,這種舞蹈可換隊形,也可不換隊形,但站位要美。
▲線
線是情緒的表達。如果是歡快動感的,可以選擇直線、橫線、有棱角的曲折線交替變換;如果是溫柔優雅的古典舞蹈,不妨選擇橫線、曲線交替變換。
直線:包括運動所形成的斜線和豎線,有行進感(如佳木斯健身操)。
橫線:比較平穩、緩和。
曲折線:有棱角的曲折線給人一種游移跳蕩和不安定的感覺;弧線則能表現出流暢、圓潤、柔和的情調。
▲面
面,就是根據舞臺區域劃分,決定舞蹈隊形編排。一般把舞臺分為九個區域,即:中、左、右;前、左前、右前;后、左后、右后。
△正方形外面的數字代表:1—正前方,2—右斜前方,3—正左方,4—右斜后方,5—正后方,6—左斜后方,7—正左方,8—左斜前方。
從舞臺的位置來看,舞臺最前面五分之二或三分之一的地方,屬于舞臺的黃金線,是舞蹈表演最佳的地區。舞臺中間表現強,舞臺兩邊表現弱。所以在變隊形時,可以結合點、線,根據舞臺不同的表現強度相結合,打造不一樣的表現感覺。
▲溫馨提示
1、一支舞蹈不要超過3次變隊形
2、在處理音樂變奏時變隊形最好
3、在變隊形的時候加上一些細小動作會加分
4、根據視頻制作軟件找靈感,比如就有很多變隊形的。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想要舞蹈編排,可以現在紙上畫出來。怎么移動,都可以在紙上演練一遍。
先定舞蹈隊形,再想舞蹈動作的推演,是正確的編舞順序。編舞原則其實萬變不離其宗,但一定要注重創新力。
二群舞舞蹈隊形:
編群舞,個人的動作、姿態、熟練,皆如文章的詞藻,運用得好可以增分,運用得差則減分,然而無關乎大局,只是細微末節之事。大局者,似文章的段落,段落條理分明,層次有序,詞藻雖不華美,仍有平易樸實的好處,未必全盤皆輸。所以舞蹈的舞蹈隊形之編排,比細節動機的引發,更為重要,先定舞蹈隊形,再想舞之推演,為編群舞應該的步驟。
況且,舞蹈隊形,可以純粹在形式上考慮,不必問有什么意義,如文章起始,自然可以先擬個起承轉合順序,不必先想好內容是些什么,所以更可以優先想好。當然,在編舞過程中,因為對舞蹈動作的安排,而修正先定的舞蹈隊形,更改舞蹈隊形的排列,未嘗不可。只是這是編舞的權變,而不是常態的步驟。
舞蹈隊形的型態,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適合在跳舞時,每一個人都跳得差不多的舞;因為每個舞者分別跳自己的,與其它舞者少有交集,我們不訪稱為「獨立式」。另一種舞者間彼此有關系,要經常配合,共同組合隊形,我們可稱為「組合式」。這兩種之中,又有各種變形,茲將常見的分述如下:
一、獨立式:這種群舞隊形,幾乎從頭到尾不變,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
一字排列形:每個舞者面對觀眾一字排開,各跳各的,沒有主從之分,這種隊形,優點在人多壯聲勢,不過顯然有些單調,是獨立式的基本型。
人人人人人
2
雁行式:中間的突出來,其它的依次退后些,如雁飛時的隊形,舞蹈的動作也許仍相似,但是觀眾主觀上認為中間突出的是主,其它是次,于是有了主次之分,只是這種主次之分,可以在舞蹈中輪換舞者,來消除其階序;也可以變換成其它獨立式舞隊,使主次之分不明顯。
人人
人人
人
3
散點式:是一種平均分布的隊形,然而其精神是在舞者每個人都同樣重要,不分主次,所以前排不可以擋住后排,前排人數也多,所以也沒有前排較重要的感覺。(許多街舞采這種方式)
人人人人
人人人
人人人人
4
圓圈式:這是圍著圈圈跳舞的方式,于現在多是鏡框式舞臺的情形下,已經很少見,然而民族舞蹈中,強調參與,而非給人欣賞的舞蹈,這卻是非常多。
○
獨立式的舞群,強調每一個成員的平等性,每一個成員的表現,都讓人注目,在欣賞這樣的舞蹈時,每一個舞者都可以被視為主角,也同時可以被視為舞群中的一員,這樣看似矛盾的說法,實在是因為每個人都重要,又每個人都與別人一樣的現象造成的。
編這樣舞隊時的變化法,常見的有:
1
動作輪流:雖然動作一樣,但是時間不同,例如火焰之舞有一段一字排開輪流動作的安排。
2
交換位置:是指舞者在舞蹈中互換位置,但是舞蹈隊形基本不變,這種小插曲,可以多些變化,增加趣味性。
3
A、B、C三種隊形穿插變化:舞蹈是時間藝術,可以在其中變換舞隊的形式,這三種舞蹈隊形性質近似,常有變換的情形。變成D的或許有,但是比較少見。
4
還有一種輪流突出個人的,例如街舞有時會出現其它舞者皆退后,拍著手打拍子,一個人上前獨秀舞技的情形。
5
至于可不可以與組合式交互運用,變化更多的舞蹈隊形呢?當然可以。
舞蹈構圖的基本原理,必須從表現舞蹈作品的內容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出發,來選取適當的表現形式,安排和舞蹈動作相結合的空間運動線,而形成不斷移動的舞蹈畫面。舞蹈的空間運動線的選擇和使用要根據不同線條所能引起人的審美情感的體驗為其標準。以直線運動所形成的斜線和豎線,都能表現出強勁、有力的動勢,橫線則比較平穩、緩和,而有棱角的曲折線則給人一種游移跳蕩和不安定的感覺;以曲線運動所形成的圓線、弧線和蛇形線,則能表現出流暢、圓潤、柔和的情調。不過舞蹈隊形畫面的移動線的選取還要結合人物情感和情節發展變化的需要,所以,它并沒有固定的程式。
為了便于記憶,根據一般舞蹈創作中常用的構圖方法和原則,把舞蹈移動線的使用,歸納了下面幾句話:
“二四七、一零八,直斜圓曲相交插,
前后左右高中低,地面空中方位佳;
整齊對稱黃金律,平衡統一多樣化,
調和對比相結合,情景交融美如畫。“
所謂“二四七、一零八“是舞蹈中常用的隊形構圖:二、四是兩排或四排的橫線和豎線的隊形,七是曲折線的隊形,一是一橫排或一直排,零是圓弧形的構圖,八是在舞臺兩側呈八字形;
“直斜圓曲相交插“是舞蹈隊形的流動變化要有各種線條的相間交錯,不能一種線形的貫徹始終;
“整齊對稱黃金律,平衡統一多樣化,調和對比相結合,情景交融美如畫。“就是要求舞蹈隊形的移動變化符合形式美的規律和法則。
總括來說,舞蹈構圖應遵循以下四點原則:
1
舞蹈構圖要服從和適應舞蹈作品的內容的要求;
2
舞蹈構圖要從表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發;
3
舞蹈構圖要襯托和展現舞蹈作品所規定的環境;
4
舞蹈構圖要符合藝術形式美的規律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