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乃巧合!人名事物,情節需要!現實生活,切勿對照!
……………………
“這種差距、沖突和隱患,隨著時間的增加,會慢慢的越來越大,勢必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各種問題,直到未來的某一天,爆發成為一個,難以收拾的大麻煩。
要避免未來出現這樣子的大麻煩,有些方面,可能就需要表舅公你出面,跟政-府方面打交道了。
作為港事顧問,表舅公需要向華-夏內地中-央政-府,以及特-區籌備政-府,指出這幾個方面的問題的重要性。必要時,還需要表舅公你出面來號召,做一些事情來改變這些不合適,甚至是錯誤的狀況。
當然,在這些問題上面,現在的港英政-府,卻是指望不上的。
一來,不管是在港城的語言文化,還是交通規則上面,都關系到他們英島王國的威嚴和政-治意圖,他們是不會允許在港城回歸之前有任何的改變的。
二來,他們呀,巴不得港城在回歸祖國以后,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有一些問題,根本就是他們成心搞出來的。
就像他們當年在天竺、巴鐵和孟拉干的事情一樣,在放棄殖民地的時候,用文化和宗-教上的分歧,活生生的將一個國家拆分成了三個國家。
所以,這些有關政-府和政-治上的問題,我們蜀山派是不會沾染的,只能表舅公你去出面了。
不過,我們蜀山派,為了維護港城這個未來蜀山派的,發展大本營的穩定和發展,估計至少會拿出,不下于10億美金以上的資金,在民間來資助和促進‘車同軌、書同文,話同音’這方面的一些行動計劃。”
龍云說到這里,停下來喝了一杯茶,同時,也是留一些時間,給李家父子三個人,來消化他剛才所說的這一番話。
李家三父子,都不是那些沒有見過世面的人。
李佳承老先生,從十幾歲開始白手起家,到現在六十多歲的華人首富,幾十年間經歷過的事情多了去,自然是見多識廣之人。李家兩兄弟,都是出過國,留過學的人,也在自家的公司里面,歷練了這么多年了,學識和見識自然也都不會缺。
龍云所說的這些現象,他們都能夠看得到。
不過,對于龍云所說得這種后果,他們都沒有想到過。甚至,都還有些不以為然。
而且,他們父子三人,都已經更改了國籍,都是楓葉國的公民。雖然李佳承老先生的英語名字,還是華語名字的音譯名,但是,李家兩兄弟,可都有實實在在的英語風格的英語名字。
他們父子,其實也可以歸類到龍云剛剛說過的第二類人群里面去,其實也對于華-夏內地的意識形態有著一些顧慮。
但是,雖然他們這樣子的做法,有著生意上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考慮,可在龍云這番話的映襯下,卻實在是有些尷尬。
李佳承老先生是長輩,又一大把年紀了,自然是不好說些什么。
李澤凱呢,因為已經打定主意,想和蜀山派一起合作,卻也就不想說些什么了。
李澤巨,卻沒有那么多的考慮,他就對龍云說道:“小云呀,你說的這些情況,我們都知道了,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不過,這些情況,在港城回歸以后,肯定會有所改善,后果應該不會像你說的那么嚴重吧!”
“表叔認為我有些夸大其詞呢?還是杞人憂天?”龍云問道。
“那到不至于!只是我認為,在全球化的發展浪潮里面,存在一些文化上差異,是很正常的事情。”李澤巨說道。
他接著又說道:“而且,華-夏可不是當年的天竺,港城的經濟狀況,也不是當年的天竺可以比擬的。所以,我認為,這些問題,可能會有,但應該不會有你說的那么嚴重吧。”
“我知道,我現在這么說,可能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同!不過,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如果不去改變這些狀況,未來的港城,一定會出現最大的麻煩!這種麻煩,會是港城未來最大的威脅!說是滅頂之災也不為過!”龍云說道。
多說無益!龍云不打算在繼續這個話題了。
如果不是在上一世,他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他也難以想象,意-識-形-態和思想文化上的差異和沖突,加上交通隔離和交流不暢,在一些別有動機的勢力推波助瀾之下,差一點點就給港城帶來了滅頂之災!
于是,他說道:“我剛才所說的呢,是我們蜀山派的長老們的推算和預測。我肯定是深信不疑的!雖然我現在也沒有任何辦法可以來證明這種結果!
不過,不管結果到底會怎么樣,對于現在這些不太好的現象,我們如果能夠做一些事情,來改變一些狀況,卻總也不是什么壞事對吧!”
聽見龍云這么一說,李澤巨也就不好再說些什么了。
但是,氣氛就有一些尷尬了。
還是李佳承老先生打破了這種尷尬的氣氛,對龍云說道:“對于未來究竟會怎么樣?我們呢,肯定不能和蜀山派那些道行高深的長老們一樣,能夠對未來有所預見。
不過,小云所說的那些現象,我們也都明白,肯定也是有著不太好的一些地方的。
但是,不管未來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我們如果做一些事情,就可以讓這些狀況變得更好,何樂而不為呢?”
李家兩兄弟聽了以后,也點頭稱是。父親大人都發話了,還能怎么樣?
李佳承老先生又對龍云說道:“小云啊!你繼續說說,港城未來還會有什么樣的大麻煩?”
龍云點點頭,繼續說道:“港城未來的另外一個大麻煩,就是經濟發展上的大麻煩!
雖然在現在,港城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相當發達,而且,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十來年里面,港城的經濟發展,依然會處于亞洲的前列。
你們也都應該清楚,現在的港城經濟發展,是由哪些方面組成的呢!
服裝、電子等輕工業加工貿易;貨運港口轉口貿易;華-夏內地進出口貿易;國際金融貿易;房地產;輻射東亞、東南亞的影視娛樂業,以及很小份額的造船工業。
但是,其一、由于種種原因,港城并沒有什么上規模的大型工礦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實體經濟在港城的經濟組成中,份額相當的少。
有這么一句話: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才不興。港城占了幾條?在我看來,不過是占了兩條半而已!
農業就不說了,港城沒有多少農地,產出根本就滿足不了港城的基本需求。雖說靠海吃海,可我也沒有聽說,在港城有什么大型的遠洋漁業公司。就近海港灣里面的一些小漁船,能有多大的產業規模呢?
工業我剛才也說了,只有輕工業和小份額的造船業,而且,隨著人工薪酬的攀升和內地市場的開放,基本上可以這么說,港城的工業,正處于慢慢的消亡過程之中。
港城的教育水平還好,但是,限于港城只有這么大一點的地方,大學的數量并不多,而且,沒有什么科技產業力量的支撐,只能算占了半條。
在港城,唯獨只有商業,是相當的發達。這也是港城最主要的經濟支撐點。不過,港城的商業發達,靠的是什么?是港城獨特的地緣位置,是現在華-夏與外國唯一的交流和貿易窗口。
但是,自從去年那位老人家南-巡以后,華-夏內地,開始了更大規模、更強力度的改革開放。這樣一來,對于港城來說,就會慢慢的失去了這種獨特的地位,商業發展也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這樣子的經濟結構,對于一個獨-立的經濟體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表舅公!表叔!你們都是商場精英,對于這樣子的分析,有什么樣的看法呢?”
震驚!龍云的這一番話,帶給李家三父子相當的震驚!
他們很難想象,一個十七歲的內地初中生,從來沒有到過港城,居然可以將港城的經濟分析得如此透徹。
不過,轉念一想,這些話,應該只是龍云復述蜀山派長老們的分析而已,他自己是不可能有這樣子的見地的。
但是,隨即,他們卻又被蜀山派的底蘊所震驚。沒想到,蜀山派除了道法武功之外,對于經濟也是這么的有見地。蜀山派還真的是藏龍臥虎呀!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才不興!……”李佳承老先生在喃喃低語。他可能還從來沒有聽到過這句話,太精辟了!
而李家兩兄弟,也在回味和思考龍云剛才所說的這一番話。
過了好大一會兒,李佳承老先生才皺著眉頭,開口慢慢的說話:“做生意,講究的是‘順勢而為’!可……港城的回歸,不容更改!內地的改革開放,也是已成定局!這……這個局,不好破呀!”
龍云笑了笑,說道:“不管多么難的局,都是會有破解的辦法的,只是看看從哪個方向入手而已!只要找對了方向,就沒有破不了的局!事在人為嘛!而且,就算是在這樣子的局面下,港城也不是沒有可以發展的地方呀!”
“哦!你們蜀山派的長老們對此又有何高見呢?”李佳承老先生感興趣的對龍云問道。
……………………
……欲知后事如何,敬請期待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