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如此解釋

前往遼東郡官道上,兩匹馬悠哉悠哉的走著。

“大師兄,你看看這遼東郡怎么樣?”

“不得不說,這遼東郡可是比沓縣強太多了,雖然和中原比這個地方也算是落后不少,但是相比于沓縣,那可謂是天壤之別。”

“誰說不是呢,看看這人來人往的樣子,這可是比咱們沓縣強出了不少,在沓縣才多少人啊。”

“嘿,這么多人,早晚都是我的!”

看著少年人一臉垂涎欲滴的樣子,年長之人只得干笑著。

這兩個人當然就是從沓縣而來的劉辨和史阿,從沓縣出來了十多天,兩人每天都是像閑逛一樣,到處亂竄,原本兩個人都是騎著馬,兩天多就能到的愣是多走了很多天。

劉辨看著這個和沓縣相比熱鬧的地方,心里無盡的是招募嫉妒。

其實他也不想想,如果要是當初沓縣的糊涂縣令不對他出手,說不定現在的他還沒有立足之地呢,人不能太貪心,可問題是,不貪心能是人嗎?

兩個人漸漸的靠近了遼東郡城,看著比沓縣高出差不多一半的城墻,劉辨又開始兩眼冒光。

“哎,沓縣城墻就是個小土坯啊,那么矮,看看這,這才能算得上是城墻啊,真的是。”

“站住,你們兩個是什么人?”

就在劉辨發呆的時候不知不覺兩個人就靠近了城門口,直到城門口的時候,被城門守衛士兵呵斥才反應過來。

“呃呃,這個大哥,我們是游學的學子,這不看到這高大的城墻一下子沒注意。”

“你們是從中原來的?”

“是是是,大哥真是好眼力。”

劉辨趕緊一頂大帽子給戴上去。

“這些年從中原逃難過來的人不少,可是從中原過來游學的還是第一次聽說。”

呃,劉辨和史阿兩個人都是愣了一下。

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你們兩個進入吧,不過在里面可不要鬧事。”

“明白明白,謝謝這位大哥。”

說著,劉辨一伸手握著這個小兵,小兵還以為劉辨是要偷襲他,剛剛準備有所動作就感覺什么東西從劉辨的衣袖里滑落在他手心,他的手稍微一緊。

劉辨抽出手。

“謝謝這位大哥,那我們進去了。”

“進去吧,進去吧。”士兵滿臉微笑。

待劉辨他們進城以后他用手顛了顛手里的錢袋子,然后高興的塞進自己懷里。

“師弟,為什么還要對他那么客氣,反正他也不認識咱們。”

“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是吧。”

“也是。”

兩個人牽馬走在街道上,劉辨東問問西瞅瞅,偶爾還跟商販討價還價,有時候都已經把價錢談好了他卻不買了,不過卻能和這些人聊的開心,這讓旁邊的史阿很是納悶加疑惑,他根本沒想到這個人會是劉辨,想想和之前判若兩人,辦起正事有板有眼,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從容不迫,在面對生死時坦然面對,面對身邊士卒傾心相待,可是看看現在這個長不大的樣子,史阿才發覺,呵,原來陛下還只是一個孩子啊。

其實他哪里知道,現在的劉辨是最為享受的時候,能夠得一時放松已經不錯,能夠有像現在這樣的日子可不多,而且這些底下的平民百姓才能夠代表真正的社會心聲。所以他還是很開心的。

“大師兄,咱們去吃點。”

看到一座酒樓,劉辨忽然感覺自己餓了,然后就對著身邊的史阿道。

“也好。”

史阿也答應道,他也感覺應該吃點了,而且這一路上也沒怎么吃的好,現在看到有一座酒樓,也剛好可以換換口味。

兩個人把馬交給了門口的小廝,然后就走進來了店里,找了個靠近窗子地方坐下,兩個人點了幾個菜。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菜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可是,對于后世而來的劉辨,就有點兒差強人意了,不過好在他以前在部隊的時候已經習慣了,所以現在面對這些,他也還能甘之如飴。

畢竟,前世在部隊時,經常就是啃一包壓縮餅干,甚至在野外生存訓練時就只能自己在叢林里跟土撥鼠一樣找東西啃。

“你聽說了嗎?聽說國淵先生和邴原先生也來咱們遼東了。”

“切,你以為只是他們兩人,還有管寧先生呢。”

“原來是三位先生都到了。”

“是啊,你才知道?他們三人都已經道了好幾天了呢。”

“這是怎么回事?好像這幾年從中原過來的人不少啊。”

“我聽說是因為中原太亂了,你看看,還是咱們遼東好啊,以前中原人都看不起咱們這些人,可現在倒好,還不是從中原大老遠的地方跑到咱們這些地方來避難。”

“是極是極。”

這些事劉辨也知道,因為這些年中原四處烽煙,到處都是戰亂,僅僅當年的黃巾軍就讓大漢到處都是破爛不堪,很多人都是因為黃巾起義導致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而就因為這些,原本的中原富庶之地變得殘破不堪,相反的卻是原本的邊陲之地卻成了最好的安居之所。

不過對于這些人談論的國淵和邴原,劉辨也只是聽過名字,這還是前世他喜歡三國題材所知道點的,可是他也只是知道個大概,如果要是說趙云,呂布,劉辨還是清楚很多,可是對于只是偶爾出現在三國題材作品的人物,劉辨就只能呵呵了。

“這三個人很出名?”

劉辨悄悄的問旁邊的史阿。

史阿則是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劉辨。

“你不知道這三位先生?”

“你覺得我應該知道?”劉辨一臉理所當然的看著史阿,史阿看著這對清澈的眼神,只能選擇敗退。

然后就把他所知道的跟劉辨說。

從史阿的敘述中,劉辨也算是知道了些。

國淵,字子尼,樂安郡蓋縣人,漢末經學大師鄭玄的高足,而且國淵對于農業很有見地。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虛(今山東臨朐東)人。東漢末年名士。

至于管寧,就更加有名了。

管寧,字幼安。北海郡朱虛縣(今山東省安丘、臨朐東南)人,與華歆、邴原并稱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而管寧則是龍尾,而且他和華歆之間還有一個傳至后世都聞名天下的成語典故。

割袍斷義,這個典故一說,劉辨一下子就笑起來了,因為這個故事他還真知道。

也就是說當年管寧和華歆一起在菜園子里鋤地,然后不知道華歆真的就是探寶奇人還是運氣好,然后就挖出了一坨黃橙橙的金子,然后華歆就拿在手里擦了又擦,愛不釋手,可是管寧呢,卻在那里看都不看一眼,自顧自的干活,這讓華歆很不好意思,然后就傻了吧唧的把金子有丟在地里了,有一天,管寧和華歆并排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忽然,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聲。原來是一個朝廷命官從外面的大路經過,這位大官乘坐八抬大轎,前呼后擁鳴鑼開道,一派威風八面的樣子。管寧依然目不斜視,正襟危坐地專心讀書。可華歆就不一樣了,他不時把目光離開書本,從窗戶偷看那大官的威儀。最后終于忍不住,拋下書本跑出去看熱鬧了。過了好半天,華歆才從外邊走進來,他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道:“做大官真是過癮啦,你瞧人家,呼風喚雨,威風八面。唉!要是有一天我能夠混到這份上,也就不枉此生。”華歆一邊說,一邊摸起書本。但他再也沒有心思讀下去,腦子里總是浮現那位大官峨冠博帶、高頭大馬的威風派頭。然后就是顯示出咱們這位管大人高義之處了,看到華歆這副樣子,管寧羞與之為伍,然后就跑去跟關二爺借來了青龍偃月刀(當然,這是不可能滴),一刀將兩個人同坐的席子劃開成兩半,然后還大義凜然的說:“你小子不配做我的朋友。”

然后嘛,兩個人就再也沒有然后了。

“你說,這位管寧先生會不會在那華歆把金子丟下后他又趁華歆不注意跑去把金子撿起來。他不會是因為人家撿到金子不分給他嫉妒人家故意找茬的吧。”

在史阿介紹完以后忽然就聽到了劉辨的聲音弱弱的傳來。

噗……

咳咳。

旁邊有幾個人剛才也是在聽著史阿的介紹,他們雖然也知道這三位先生,可是畢竟也不算太了解,聽著史阿的介紹他們也是聽得津津有味,誰他娘想到最后這個小孩子會忽然來這么一句,這怎么能讓他們這些人不錯愕,所有人都佩服管寧的這種自強不息,可是,劉辨的這一邪惡想法卻瞬間打破了人們的觀念,這,這玩意兒還能夠這么解釋?

原本管寧高大的身影形象在眾人的眼里一下子就成了見錢眼開,善妒人心的人。

“師弟,不能亂說。”

過了半天,史阿才反應過來,這什么玩意兒,你還能不能更不正經點兒,你這話也就只有你敢說了,咱老史可不敢亂接,哎,我的媽呀,以前怎么一直沒發現這小師弟這么不著調啊。在雒陽是是多心機深沉啊,在沓縣是是多么成熟穩重啊,現在……無言以對啊!

“我說了不行就不行,沒錢還想吃?去去去,哪里涼快哪里去。”

就在這時,門口傳來了吵鬧的聲音。

“嗯?去看看。”劉辨對著史阿道,然后兩個人就站起來朝門口走去。

(未完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桂平市| 扎囊县| 康平县| 河间市| 清水县| 兴海县| 蓝山县| 北流市| 汝南县| 望都县| 闸北区| 昌平区| 广南县| 睢宁县| 景泰县| 徐水县| 疏附县| 同仁县| 曲沃县| 栖霞市| 唐海县| 瑞金市| 互助| 新乡市| 花莲县| 新野县| 甘洛县| 赞皇县| 修水县| 洛浦县| 星子县| 鹿邑县| 临高县| 会昌县| 潜江市| 扶绥县| 察隅县| 吉木萨尔县| 昭平县|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