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人拍案叫絕的中國史(套裝共2冊)
- 渤海小吏
- 2192字
- 2021-03-17 15:35:26
肆:水灌晉陽,韓魏反戈
智瑤在趙無恤翻臉后第一時間對趙家宣戰,然后派出了使者向韓、魏兩家借兵,說:“咱這都是為了國家,趙無恤這小子不上道,你們看著辦!”
韓、魏二氏都是老狐貍,他們答應了智瑤的借兵請求,共同伐趙。
出工不一定要出力,無論智、趙兩家誰贏誰輸,都能削弱對手的實力,到時自己再伺機而動。智瑤滅了趙家就分趙家的采邑,智瑤敗了就合伙打劫智氏。更主要的是,這二位宗主想要親自去看看這兩家掌門人各自的成色。
晉國第三次全面“內戰”開打,三家大軍包圍了晉陽,智瑤下令猛攻晉陽城。
事實印證了趙無恤的選擇,老根據地的百姓的覺悟就是不一樣,晉陽軍民上下同仇敵愾,讓智瑤的軍馬吃了大虧。智瑤甚至用上了當時最先進的攻城利器——攻城塔,結果被趙無恤發明的火箭給燒了個干干凈凈。
攻城設施被損毀后,智瑤下令讓士兵們蟻附攻城,但損失極其慘重。鏖戰三月,攻城軍往復多次,晉陽仍然屹立不倒,攻城陷入了僵局。
三家隨后開始圍困晉陽,高低餓死你,結果過去了一年多,人家晉陽城中的全民營養狀況仍然達標。爺兒們在這混了上百年了,那么好打的嗎!
這時候,老天爺選擇幫智瑤一把,天降大雨。
其實,下雨兩頭都被澆。之所以說老天幫了智瑤,是因為晉陽城外有條大河,大名鼎鼎的汾水從旁邊流過,但晉陽的地勢比較悲催,比較低。
智瑤掘開了汾水,滔滔的汾水怒號著將晉陽變成了澤國。
在蒼茫的“人造湖”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人造湖”之間,有一個趙無恤,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罵著街。
水勢在離城墻還有三版(六尺)的時候終于停下了腳步,沒有漫灌進城。雖然如此,但此時城中的水已沒過膝蓋了,晉陽城岌岌可危。
晉陽變成澤國的最大影響,在于城內沒有了干木柴可以生火,所有的水井都被污染了,城中的糧草開始腐爛變質,在潮濕的環境下,傳染病也開始橫行。
無糧,無水,瘟疫肆虐。趙氏徹底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驗。
城外的高地上,即將勝利的智瑤則喜不自勝,望著一葉孤舟般的晉陽城,自得地笑道:“今天我才知道,水可以使人亡國呀!”
說者雖然無心,但聽者有意。韓虎與魏駒陷入了沉思:依這位爺的性格,趙氏倒下后,就該輪到我們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汾水也可以灌安邑(魏氏根據地),絳水也可以灌平陽(韓氏根據地)。
這兩只老狐貍的心思被人看出來了。智家的謀士疵對智瑤說:“韓、魏兩家會反!”
智瑤問:“你喝多了?”
疵說:“正常來講,三家合力攻趙,趙家馬上就要滅亡,但韓、魏兩家宗主卻不喜反憂,這不是要反,還是什么!”
第二天,智瑤把疵的話告訴了韓、魏二位宗主。
那兩只老狐貍當然有無數個理由辯解,反問那位大哥光會相面嗎?會批“八字”嗎?能給我們算算嗎?怎么這么逗呢!
過了一會兒,疵又過來對智瑤說:“領導,你怎么把我的話告訴那倆人了呢?”
智瑤這次驚了:“你真會看相?怎么這都知道?”
疵說:“那哥兒倆剛才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快速離去了,他們這是知道我看穿他們的心思了。”
智瑤仍然覺得沒有人敢冒犯、背叛自己,畢竟他自打生下來就當別人的閻王,根本就沒挨過別人的打。
陷入了絕境的趙無恤,翻開了最后的底牌,派出了自己的密使張孟談,秘見韓虎與魏駒,決定做最后的嘗試。
張孟談見到韓虎與魏駒后,曉以利弊,希望兩家臨陣倒戈,共滅智瑤。
張孟談的所有說辭基本上就是一個核心:智瑤這小子不講任何規矩,如果趙家完了就該輪到你們了!
韓、魏兩家聯想到前期智瑤的無理索地,再加上智氏的強大實力,非常同意張孟談的說法:智瑤這小子是個禍首,必須鏟除。
達成共識后,三家約定了共同發兵的時間。
趙無恤在得知魏、韓兩家反水的消息后,心中仍然是沒有把握的。
因為嘴上答應的東西永遠只能聽聽,萬一魏、韓兩家還是倒向智瑤,那么共同出兵時,他的最后一搏將變成羊入虎口。
但他沒有選擇,他只能賭,因為他已經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此時的他一定后悔當初應該多忍耐一下。
年輕,總要付出代價,但有的代價實在太過高昂。
年輕人,諸事要三思。
約定當夜,韓、魏兩家先是殺掉了看守“人造湖”堤壩的智氏兵卒,隨后戰斗隊改為工程隊,掘開了圍困晉陽的湖堤,原本淹晉陽的大水朝著智軍方向漫灌而去。對于水攻頗有心得的智瑤卻將部隊駐扎在了低處。
黑夜中,大水襲來,智軍大亂。
趙軍隨后傾巢出動,五萬趙軍劃著數千竹筏齊出晉陽城,撲向智瑤的大營。
趙軍劃著木筏子痛打落水狗,在喊殺聲中,韓軍與魏軍也加入了戰局,共同撲向了智軍。智瑤的強宗大族、霸主之夢,在三家的水攻夜襲下灰飛煙滅。
四族中實力最強的智氏在晉陽之戰中被滅,隨后智家二百余口被殺,智氏的采邑被瓜分。
所謂的“三家分晉”,其實不如叫“三家分智”,因為晉侯早就失去了控制力,分的早就不是他的地了。

掃碼回復3,即可查閱高清地圖
山西大地上,由六卿并立,再到四國對峙,最終三足鼎立。趙、智兩代人自導自演了這一出歷史中極其重要的戲份;魏、韓兩家騎墻吃瓜,也都順應時勢做出了最優的選擇。
至此,晉國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確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今天主角的三位后人韓虔、魏斯、趙籍派使者面見周天子,求其冊封。周天子遂封三氏為侯爵,自此韓、趙、魏三家正式分晉,支攤單過。
這三個國家由于地處天下之中,所以成為后面整個戰國歷史中最重要的戰場。
所謂戰國的歷史主線,就是“三晉扛強秦”。
又過了十年,齊國大夫田和廢齊康公,滅齊國公族,自立為齊國國君。至此,在中華大地上有七個強國并立,西秦、東齊、北燕、南楚,中間韓、趙、魏。
戰國時代,正式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