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義和團:被利用的愛國炮灰

01

1900年左右,大清子民對洋人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如果非要類比的話,大概就是俗套的文章標題:《世道變壞,是從洋人登陸開始的》。

世道變壞其實是內部出了問題,比如人均占有耕地減少、人口暴增、脫離世界潮流、財富分配不均等等,洋人登陸是結果和催化劑,而不是世道變壞的主要原因。但大清子民并不清楚,他們只能感知到洋人帶來的壞處,而沒有能力分析為什么會這樣。畢竟那個年代的識字率很低,也不能要求群眾有多么高的覺悟,那是拿大清子民開涮,一點都不道德。

對于洋人作惡,他們最樸素的認知來自教堂。自從鴉片戰爭以后,歐洲列強紛紛奔赴大清淘金,各種跑馬圈地,劃定勢力范圍,英國的軍艦在長三角橫行,法國滲透云貴,俄國看中了長城以北,后起之秀的德國則瞄準山東。

洋人來了之后并沒有入鄉隨俗的意識,他們走到哪里都要修建教堂,并把它們作為深入大陸、拓展勢力的據點,其作用類似于后來日軍修建的碉堡。

只要教堂建起來,洋人就算是在方圓幾十里扎根了,成為大清統治之外的另一股基層勢力。所以晚清的東部省份的基層有兩條垂直的統治勢力,大部分時間他們都能和諧共處,但雙方卻也在暗中蓄積能量。

凡是有利可圖的地方,總是會吸引很多追隨者。大清的基層有穩固的利益通道,可以給子民提供入仕之門、緝捕盜賊、提供安全保護,作為回報,人們需要交稅。這條通道已經存在了幾百年,大家也都習慣了。

洋人的教堂進來以后,大規模吸引周邊居民入教,并承諾入教之后可以提供保護,有的甚至可以免除賦稅。大家都知道當時的局面,大清被洋人吊打,不管多大的官,只要遇到洋人都要矮半截,基本不在同等層面上。所以教堂招人時很多人都去投奔,心甘情愿做一枚光榮的假洋鬼子。于是沖突就產生了。

教民借助洋人的勢力在鄉里感覺棒棒的,看不起大清子民,動不動就算計人家的家產和土地。大清子民也不開心啊,我們祖祖輩輩都自力更生,日子過得好好的,怎么洋人來了就碰上了寒冬,不僅算計我們的家產,平時還要遭受人格侮辱。

這種事在當時被稱為教案,尤其以山東為甚。曾國藩曾給朝廷上書:“凡教中犯案,教士不問是非,曲庇教民,領事亦不問是非,曲庇教士。遇有民教爭斗,平民恒屈,教民恒勝。”

可見兩股基層勢力的沖突已經積壓幾十年了,等到什么時候實在憋不住了,這個“沉默的大多數”就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由于教堂的實力強大,大清的基層官員又不作為,大清子民只好抱團取暖,結成一個又一個小型社團。社員們忙時種田,閑時練武,有人鬧事時就一起出動,用人多力量大的方式維護權益。

甲午戰爭以后,雙方都繃不住了。日本取得戰爭的決定性勝利,歐美列強不禁發出驚嘆:“哇,大清埋頭搞了幾十年的洋務運動,居然是花架子。”于是洋人更加得寸進尺,教堂勢力更大,教民也自認為是一等公民。

而大清民間的社團經過多年發展,也具備了相當規模,幾乎每村、每縣都有人數不等的社團。既然有所依仗,社員們也感覺自己棒棒的。當雙方的仇怨積累到一定程度,弱勢的一方又具備反抗實力時,大規模的沖突便在所難免。

而民間社團的反抗,就是義和團。

02

1897年,山東冠縣村民和教民因土地發生沖突,威縣拳師閻書勤前往援助,并和趙三多一起將練的梅花拳改為義和拳,也就是在這個地方,拳民在次年10月豎起“扶清滅洋”的旗幟,不過他們的名字依然是義和拳民。

真正賜予“義和團”名字的,還是朝廷官員。1898年6月,山東巡撫張汝賢上奏朝廷,他認為義和拳是民間自發組織的鄉勇,不如改為受官府監督的民團,這是第一次出現“義和團”的名字。

雖然沒有受到朝廷重視,但“義和團”的名字已經風靡山東,各地的民間社團也紛紛自稱“義和團”,從此便成了氣候。

當時的朝廷正在搞“戊戌變法”,無暇分心。義和團的反抗并沒有明確規劃,只有“扶清”的朦朧概念,以及“滅洋”的最終目標,具體該怎么做呢?不知道。

義和團興起之后,出于本能去攻打教堂、拔電線桿、殺洋人和教民,在他們的認知中,這些就是世道變壞的主要原因。而且義和團沒有號令嚴明的組織紀律,都是各個小社團拼湊在一起,做什么事情也是師兄們互相商量,這就屬于群起盲動的民間暴力。而類似的暴力組織想要維持下去,要么依靠熱血,要么依靠搶劫和殺戮。

熱血是很短暫的,沖動過后很快就會冷靜下來,然后該干嗎干嗎,因此沒有組織、紀律的暴力團體,熱血過后只剩殺戮。身處義和團式的團體中,平時唯唯諾諾的老實人也會在無秩序的盲動中體會到極大的快感,進而癲狂上癮。

一般來說,這種組織是沒什么前途的,洋人對義和團討厭得要死,每天督促朝廷剿滅義和團,不然就不和大清玩了。朝廷對脫離掌控的民間暴力組織也不喜歡,這就相當于挖墻腳,極大削弱了朝廷對民間的掌控力度。但是義和團卻發展起來了。為什么?因為慈禧太后需要炮灰。

03

“戊戌變法”之后,慈禧和光緒徹底鬧掰,兩人從相親相愛一家人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仇人。慈禧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她想培養忠于自己的繼承人,又要讓光緒耐心等待,到底什么時候能上位,要看慈禧活到什么時候。

可內憂外患和權力斗爭都逼迫光緒走上了另一條路。不論是甲午年間的主戰,還是戊戌年間的變法,光緒的所作所為都不能代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直到被無情拋棄,準備退居二線的慈禧不得已重新走上一線。

最重要的是,光緒被康有為坑了一把,讓慈禧以為他們要“圍園劫后”,這個疑點徹底擊潰了慈禧的底線:“我對你恩重如山,你居然這樣對我,從今天起,你我恩斷義絕。”此時的慈禧已經大權在握,她唯一在乎的是身后不被翻案,如果光緒繼續在位,說不定自己什么時候就完蛋了。這種感覺讓慈禧如芒在背。

既然如此,那么慈禧的選擇就只有一個:換皇帝。廢除光緒,重新換一個聽話的小皇帝,這樣慈禧既可以培養新的接班人,又能名正言順地繼續執掌大權。選來選去,慈禧發現端王載漪是后黨的死忠粉,他的身邊又總是有一票宗室和八旗老臣能無條件支持自己的意見。

1900年1月24日,慈禧以光緒皇帝無子為由,冊立端王載漪的長子溥儁為大阿哥,預定庚子年元旦舉行登基典禮。而此時的光緒正在瀛臺讀書呢。

讓慈禧沒想到的是,大清朝想換皇帝,洋人居然不同意。東交民巷的外國公使聲稱:“和中國打交道,只認光緒二字。”太后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然而更生氣的是端王載漪,在得到慈禧的承認后,載漪滿心歡喜,以為端王府要出皇帝了,自己必然是未來的權力中樞,老太太去世后,可就是自己的天下了。

冊立溥儁為大阿哥的第二天,載漪在家里備好茶點,等著外國公使和朝廷公卿上門道賀,估計他把表情管理都練習好幾遍了。可是外國公使一個都沒有來,載漪不甘心,天亮后繼續準備,又沒人來,再準備還是沒人來。至此載漪明白了:“所謂的大阿哥,洋人根本不承認。”

不僅洋人不承認,大清的重臣也不承認。榮祿私下探尋重臣的口風,兩江總督劉坤一回復:“君臣之義已定,中外之口難防。坤一所以報國者在此,所以報公者亦在此。”從君臣角度而言,劉坤一的話已經很嚴厲了,甚至頗有威脅的意思,假如慈禧一意孤行,那劉坤一就不報國了。

對于慈禧而言,大清重臣不承認倒是次要的,曾國藩、李鴻章多牛啊,還不是被她敲打得服服帖帖,而洋人的干涉才是致命威脅。于是慈禧和載漪達成共識,一定要給洋人點顏色瞧瞧,要不還以為大清無人。

載漪的權欲、慈禧的恐懼、子民的積怨,大家圍繞“天子家事”達成了共同對抗洋人的統一戰線,在世紀之交掀起了大規模的朝野合作。

這些事本質上是慈禧和光緒的矛盾,卻不可避免地上升為國際糾紛,最終影響了大清國運,生靈涂炭。

04

正當慈禧一籌莫展之際,載漪發現山東、河北居然有反抗洋人的義和團,不由高興壞了:“嘿,我們來談談合作吧。”他迅速給慈禧介紹了義和團:“他們是反洋人的,大清民心可用啊,太后下命令吧。”

由于載漪的鼓動,慈禧很快就相信義和團的師兄們身懷刀槍不入的真功夫,可以放手和洋人一搏。

而真正促使慈禧下定決心的,是洋人增兵。洋人不遠萬里漂洋過海,不是來愛你的,而是為了升官發財,義和團的興起讓他們感受到了威脅。為了保護勢力范圍和既得利益,各國在5月份提出調兵進京,以保護各國的使館不受侵害,同時也可以威脅大清朝廷。哼,你不鎮壓義和團,我幫你。

于是慈禧緊急調董福祥的甘軍進京,同時從6月10日起放任義和團進京,作為朝廷和洋人作戰、談判的籌碼。

朝廷的鼓勵給了義和團一份官方認證,民間對義和團已經不甚抵觸,洋人多年的欺壓也成為義和團擴張的土壤。他們一路攻教堂、殺教民,進入京城時規模已經十分龐大。

進入京城以后,義和團的盲動性更嚴重了,朝廷對他們只能進行引導,并不能有效地管理,而義和團又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詳細的執行步驟,能做的就是殺人。

而軍隊維持又需要數量巨大的糧草,龐大的義和團又沒有后勤保障,搶劫就不可避免,再加上混入隊伍中的投機分子,紀律混亂和戰斗力差則是必然會存在的問題。

義和團進京后很快就和使館衛隊激烈碰撞,造成京城混亂不堪,富商云集的大柵欄地區也遭到殃及。整個京城亂作一團,義和團竟無人能制。

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去總理衙門交涉時,和神機營章京恩海相遇,一味主張鎮壓的克林德率先開槍,結果被恩海擊斃,緊接著便是我們熟悉的“八國聯軍侵華”。

那么慈禧是否真的相信義和團可以“刀槍不入”呢?她的心理活動后人無從知曉,可能她是真的相信,也可能是表面相信,只是為了鼓勵義和團罷了,至于其真實目的嘛,利用民心而已。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05

慈禧的戲多,載漪的戲更多。為了保住兒子的皇位,端王載漪指使部下偽造了一系列洋人的外交照令,揚言要接管大清的財政和軍隊,其中一條讓慈禧深受刺激:“歸政給光緒皇帝。”慈禧勃然大怒,沒想到折騰了半天,洋人是來針對我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宣戰。

1900年6月21日,八國聯軍攻克大沽口的四天后,慈禧召集御前會議,同時向英、美、法、德、意、日、俄、奧、西、比、荷11國宣戰。

大家一看,老太太瘋了。光緒第一個提出質疑,他很不贊成對列國同時宣戰,五年前連日本都打不過,現在的11國都比日本厲害,他們合起來圍毆大清,能打過才怪。光緒說了一句公道話:“奈何以民命為兒戲?”不過他的話此時已經沒有任何分量了,參與會議的大臣直接無視,打與不打是老佛爺說了算,你趕緊閉嘴吧。

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京城。光緒認為沒有逃跑的必要,洋人只是來討伐拳匪的,他想主動到東交民巷和各國公使面談,希望事情能有所轉機。光緒穿好朝服準備去使館,慈禧立刻趕到,命令太監剝掉其朝服,待在房間等候命令。

慈禧哪里敢留在京城,洋人打到京城還不是老太太一手造成的,她生怕洋人第一個找她算賬呢。第二天清晨慈禧就帶著光緒匆忙西逃。

各地督撫也不上心。盛宣懷留了一個小心眼兒,他利用手中掌管的郵電系統,沒有把宣戰詔書大規模傳達,而是小范圍發到各督撫手中。總不能因為皇家母子斗法,就要拉著天下人陪葬吧。

兩廣總督李鴻章收到電報后直接回復:“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張之洞收到詔令時正在抽煙,聽到宣戰的消息,他氣得把煙槍扔到了地上:“這老寡婦要駭她一下!”劉坤一也私下說:“慈禧的政府已經完了。”

有了李鴻章的支持,盛宣懷急忙聯絡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骙、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和各國駐滬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各地督撫和各國約好:你們想進攻京城的話,我們不摻和,但你們的軍隊也別南下,咱們在南方繼續做生意。

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乾隆年間,各地督撫的腦袋早就搬家了,可在王朝末世,所有人都有恃無恐。

大清最后一點人品也被慈禧敗光了。在甲午戰爭和戊戌變法時,她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是公心掩蓋了私利。而在“庚子事變”中,她以私利背叛了公心。歸根結底,慈禧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私利,尤其是“八國聯軍”事件中,慈禧為了不被翻案,由換皇帝直接促使義和團發酵、中外交惡、聯軍侵華。

《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向各國賠款4.5億兩白銀,加上利息共計9.8億兩。甚至政府不能在天津駐扎軍隊,洋人卻可以在京榆鐵路沿線的12個要地駐扎軍隊,北京也有保護使館的衛隊。

然后是東北。俄國趁機南下,半年內攻占東北全境,雖然沒有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但是已經為五年后的日俄戰爭埋下伏筆。

更不用說被搶劫的珍寶,《永樂大典》再也找不全了,《四庫全書》被毀掉數萬冊,單單日本駐軍就在東四搜刮出300萬兩白銀。聯軍總司令瓦德西也承認:“所有大清帝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

朝廷高層的私心,真的會害死人。

06

1902年1月8日,兩宮回鑾。

洋人的強烈干預讓慈禧的廢帝夢想化為泡影,以后無論干什么事她都要把光緒帶在身邊,不讓他離開自己半小時以上。光緒皇帝繼續在皇位上,形如木偶地度過最后六年,沒人和他說話,他也不愿意和別人說話,沒事就讀讀書。他的心里還裝著中興大清的夢,直到1908年11月,他等到那碗來自慈禧的賜膳,里面加了過量的砒霜。

慈禧也搖搖晃晃地走過六年,最終立三歲的溥儀為帝,并且讓攝政王載灃、皇太后隆裕互相制衡。她最擔心的事沒有發生,載漪和溥儁的結局都不太好,八國聯軍攻入京城后,載漪成為禍首,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溥儁的大阿哥稱號被剝奪,隨父親一起被流放。后來父子倆逃到蒙古,溥儁娶蒙古公主為妻,進入民國后窮困潦倒,1942年死后被埋在嘉興寺的后院,此時載漪已經死去20年了。

愛國的義和團真的成了炮灰,他們遵循本能抵抗洋人時,朝廷卻不遺余力地鎮壓,當朝廷需要有人沖鋒在前時,他們又興高采烈地與朝廷合作。

朝廷和慈禧真的信任義和團嗎?開玩笑。義和團進入京城之后,和清軍聯合起來攻打各國使館、西什庫教堂,他們的人數和武器具有壓倒性優勢卻始終攻不下。因為慈禧不愿意真的進攻,她始終都留有退路,清軍和義和團向洋人的示威與血戰,只是慈禧手中的籌碼。她的心中始終只有自家的私利。

為了達成自家的私利,慈禧不惜以國運和生命為賭注,一旦在賭桌上徹底輸掉籌碼,就讓天下人背鍋。后來她談起進攻使館的事:“依我想起來,還算是有主意的,我本來是執定不同洋人破臉的,中間一段時間,因洋人欺負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動氣。雖是沒攔阻他們,但始終總沒有叫他們十分盡意的胡鬧。火氣一過,我也就回轉頭來,處處都留著余地。我若是真正由他們盡意地鬧,難道一個使館有打不下來的道理?”

進攻使館期間,朝廷還給使館送去米面、蔬菜、西瓜等物資。義和團是有自己的問題,搶劫、愚昧……這些都是義和團的標簽,他們算不上真正的王者之師,但一腔熱血是沒錯的。被朝廷高層當作炮灰利用,壓榨之后又被拋棄,最終遭到中外的聯合絞殺,華北大地尸橫遍野。

真正的問題不是來自義和團,恰恰是朝廷。而當炮灰的,又何止是義和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长白| 会昌县| 克东县| 连江县| 通江县| 甘泉县| 区。| 通河县| 新干县| 新沂市| 大田县| 镇巴县| 永修县| 桐梓县| 额敏县| 西贡区| 项城市| 建瓯市| 曲周县| 鹤岗市| 瓮安县| 新化县| 寿宁县| 锡林浩特市| 会同县| 上犹县| 宿州市| 曲周县| 朔州市| 陆川县| 土默特右旗| 泸西县| 获嘉县| 景东| 古田县| 柘城县| 富源县| 崇文区| 胶南市|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