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從輪船公司往東往西,各距一箭之遙,有兩叢住戶人家。這兩叢人家,也是互不相同的,各是各的鄉風。

西邊是幾排錯錯落落的低矮的瓦屋。這里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們大都不是本地人,是從下河一帶,興化、泰州、東臺等處來的客戶。賣紫蘿卜的(紫蘿卜是比荸薺略大的扁圓形的蘿卜,外皮染成深藍紫色,極甜脆),賣風菱的(風菱是很大的兩角的菱角,殼極硬),賣山里紅的,賣熟藕(藕孔里塞了糯米煮熟)的。還有一個從寶應來的賣眼鏡的,一個從杭州來的賣天竺筷的。他們像一些候鳥,來去都有定時。來時,向相熟的人家租一間半間屋子,住上一陣,有的住得長一些,有的短一些,到生意做完,就走了。他們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罷早飯,各自背著、扛著、挎著、舉著自己的貨色,用不同的鄉音,不同的腔調,吟唱吆喚著上街了。到太陽落山,又都像鳥似的回到自己的窩里。于是從這些低矮的屋檐下就都飄出帶點甜味而又嗆人的炊煙(所燒的柴草都是半干不濕的)。他們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賺錢不大。因為是在客邊,對人很和氣,凡事忍讓,所以這一帶平常總是安安靜靜的,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發生。

這里還住著二十來個錫匠,都是興化幫。這地方興用錫器,家家都有幾件錫制的家伙。香爐、蠟臺、痰盂、茶葉罐、水壺、茶壺、酒壺,甚至尿壺,都是錫的。嫁閨女時都要陪送一套錫器。最少也要有兩個能容四五升米的大錫罐,擺在柜頂上,否則就不成其為嫁妝。出閣的閨女生了孩子,娘家要送兩大罐糯米粥(另外還要有兩只老母雞,一百只雞蛋),裝粥用的就是娘柜頂上的這兩個錫罐。因此,二十來個錫匠并不顯多。

錫匠的手藝不算費事,所用的家什也較簡單。一副錫匠擔子,一頭是風箱,繩系著夾著幾塊錫板;一頭是炭爐和兩塊二尺見方、一面裱著好幾層表芯紙的方磚。錫器是打出來的,不是鑄出來的。人家叫錫匠來打錫器,一般都是自己備料,——把幾件殘舊的錫器回爐重打。錫匠在人家門道里或是街邊空地上,支起擔子,拉動風箱,在鍋里把舊錫化成錫水,——錫的熔點很低,不大一會兒就化了;然后把兩塊方磚對合著(裱紙的一面朝里),在兩磚之間壓一條繩子,繩子按照要打的錫器圈成近似的形狀,繩頭留在磚外,把錫水由繩口傾倒過去,兩磚一壓,就成了錫片;然后,用一個大剪子剪剪,焊好接口,用一個木棰在鐵砧上敲敲打打,大約一兩頓飯工夫就成型了。錫是軟的,打錫器不像打銅器那樣費勁,也不那樣吵人。粗使的錫器,就這樣就能交活。若是細巧的,就還要用刮刀刮一遍,用砂紙打一打,用竹節草(這種草中藥店有賣的)磨得锃亮。

這一幫錫匠很講義氣。他們扶持疾病,互通有無,從不搶生意。若是合伙做活,工錢也分得很公道。這幫錫匠有一個頭領,是個老錫匠,他說話沒有人不聽。老錫匠人很耿直,對其余的錫匠(不是他的晚輩就是他的徒弟)管教得很緊。他不許他們賭錢喝酒;囑咐他們出外做活,要童叟無欺,手腳要干凈;不許和婦道嬉皮笑臉。他教他們不要怕事,也絕不要惹事。除了上市應活,平常不讓到處閑游亂竄。

老錫匠會打拳,別的錫匠也跟著練武。他屋里有好些白蠟桿,三節棍,沒事便搬到外面場地上打對兒。老錫匠說:這是消遣,也可以防身,出門在外,會幾手拳腳不吃虧。除此之外,錫匠們的娛樂便是唱唱戲。他們唱的這種戲叫作“小開口”,是一種地方小戲,唱腔本是薩滿教的香火(巫師)請神唱的調子,所以又叫“香火戲”。這些錫匠并不信薩滿教,但大都會唱香火戲。戲的曲調雖簡單,內容卻是成本大套,李三娘挑水推磨,生下咬臍郎;白娘子水漫金山;劉金定招親;方卿唱道情……可以坐唱,也可以化了裝彩唱。遇到陰天下雨,不能出街,他們能吹打彈唱一整天。附近的姑娘媳婦都擠過來看,——聽。

老錫匠有個徒弟,也是他的侄兒,在家大排行第十一,小名就叫個十一子,外人都只叫他小錫匠。這位十一子是老錫匠的一件心事。因為他太聰明,長得又太好看了,他長得挺拔四稱,肩寬腰細,唇紅齒白,濃眉大眼,頭戴遮陽草帽,青鞋凈襪,全身衣服整齊合體。天熱的時候,敞開衣扣,露出扇面也似的胸脯,五寸寬的雪白的板帶煞得很緊。走起路來,高抬腳,輕著地,麻溜利索。錫匠里出了這樣一個一表人才,真是雞窩里飛出了金鳳凰。老錫匠心里明白:唱“小開口”的時候,那些擠過來的姑娘媳婦,其實都是來看這位十一郎的。

老錫匠經常告誡十一子,不要和此地的姑娘媳婦拉拉扯扯,尤其不要和東頭的姑娘媳婦有什么勾搭:“她們和我們不是一樣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平阳县| 嵊州市| 临高县| 吉木萨尔县| 广饶县| 增城市| 桐柏县| 邯郸县| 新田县| 东乡族自治县| 长治市| 浙江省| 嘉定区| 乐都县| 柳林县| 安图县| 伽师县| 临颍县| 乐清市| 章丘市| 松滋市| 四川省| 梁山县| 禹州市| 甘洛县| 旺苍县| 吉隆县| 孙吴县| 广东省| 九寨沟县| 泗洪县| 汝城县| 稷山县| 蓝山县| 望江县| 灌南县| 祁东县| 手机| 泸定县|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