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北平箋譜》序

鏤象于木,印之素紙,以行遠而及眾,蓋實始于中國。法人伯希和氏從敦煌千佛洞所得佛象印本,論者謂當刊于五代之末,而宋初施以采色,其先于日耳曼最初木刻者,尚幾四百年。宋人刻本,則由今所見醫書佛典,時有圖形;或以辨物,或以起信,圖史之體具矣。降至明代,為用愈宏,小說傳奇,每作出相,或拙如畫沙,或細于擘發,亦有畫譜,累次套印,文彩絢爛,奪人目睛,是為木刻之盛世。清尚樸學,兼斥紛華,而此道于是凌替。光緒初,吳友如據點石齋,為小說作繡像,以西法印行,全像之書,頗復騰踴,然繡梓遂愈少,僅在新年花紙與日用信箋中,保其殘喘而已。及近年,則印繪花紙,且并為西法與俗工所奪,老鼠嫁女與靜女拈花之圖,皆渺不復見;信箋亦漸失舊型,復無新意,惟日趨于鄙倍。北京夙為文人所聚,頗珍楮墨,遺范未墮,尚存名箋。顧迫于時會,苓落將始,吾修好事,亦多杞憂。于是搜索市廛,拔其尤異,各就原版,印造成書,名之曰《北平箋譜》。于中可見清光緒時紙鋪,尚止取明季畫譜,或前人小品之相宜者,鏤以制箋,聊圖悅目;間亦有畫工所作,而乏韻致,固無足觀。宣統末,林琴南先生山水箋出,似為當代文人特作畫箋之始,然未詳。及中華民國立,義寧陳君師曾入北京,初為鐫銅者作墨合,鎮紙畫稿,俾其雕鏤;既成拓墨,雅趣盎然。不久復廓其技于箋紙,才華蓬勃,筆簡意饒,且又顧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詩箋乃開一新境。蓋至是而畫師梓人,神志暗會,同力合作,遂越前修矣。稍后有齊白石,吳待秋,陳半丁,王夢白諸君,皆畫箋高手,而刻工亦足以副之。辛未以后,始見數人,分畫一題,聚以成帙,格新神渙,異乎嘉祥。意者文翰之術將更,則箋素之道隨盡;后有作者,必將別辟涂徑,力求新生;其臨睨夫舊鄉,當遠俟于暇日也。則此雖短書,所識者小,而一時一地,繪畫刻鏤盛衰之事,頗寓于中;縱非中國木刻史之豐碑,庶幾小品藝術之舊苑;亦將為后之覽古者所偶涉歟。

千九百三十三年十月三十日魯迅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柘城县| 临潭县| 昌乐县| 东阿县| 东乌珠穆沁旗| 利津县| 大庆市| 扶风县| 东台市| 临高县| 子洲县| 延寿县| 雷州市| 长武县| 日土县| 镇康县| 东台市| 黄浦区| 泌阳县| 香格里拉县| 句容市| 乐陵市| 桂平市| 丹江口市| 莎车县| 新竹市| 门源| 长治市| 延吉市| 建宁县| 鄂托克旗| 吉水县| 和顺县| 黔西县| 卫辉市| 句容市| 聂拉木县| 正阳县| 巴马|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