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危險的錯誤投資觀點之三:股價波動大,所以風險大

“如果你想從一個億萬富翁變成百萬富翁,那么你就投資股票吧”,“開著奔馳進股市,騎著自行車出來了”,這些股市里廣為流傳的經典語言,無不體現了股市中的“風險”。所以,很多投資人,特別是那些經歷過熊市的投資者,都認為股票投資的風險很大,因為股價巨大的波動讓他們確確實實看到了自己賬面資產嚴重縮水甚至賠得血本無歸。所以,“股價波動大,風險就大”似乎已經成為股市中的“常識”。那么,這個“常識”是正確的嗎?

在這里,我們首先對風險做一個定義。與一般詞典里的解釋一樣,風險指遭受損失或受傷的可能性。然而投資學術界,也一樣信奉所謂的“常識”,喜歡給投資的風險賦予不同的定義,堅持把它當作是股票價格相對波動的程度,也就是個別投資相較于全體投資波動的幅度,即Beta值。他們認為那些股價歷史走勢平穩,沒有相對波動的股票,其風險才是最低的。看來投資大眾很大程度上可能受到了這些理論的誘導和影響,那么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真正的價值投資人喜歡市場波動都還來不及,怎么會認為這是“風險”呢?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的第八章便有所解釋,他引用了市場先生理論——“市場先生每天都會出現在你面前,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從他那里買進或賣出你的股票,他越沮喪,投資人擁有的機會就越多。”這是由于只要市場波動的幅度較大,一些超低的折扣價就有機會出現在一些好公司身上。很難想象這種低價的折扣會被投資人視為對其有害,對于投資人來說,完全可以無視其存在或是好好地利用股票市場這種愚蠢的行為來致富,而不是被市場先生的愚蠢行為所愚弄,在高位買進,低位賣出。

相反,根據Beta理論,若是有一種股票的價格相對于大盤下跌的幅度更高,就像是我們在2008年年底以20多元的價格買進中國平安股票時一樣,如果有人認為其風險遠比原來高股價時還要高(2007年股價達到150元),那么要是哪天有人愿意以極低的價格把整家公司賣給你時,你是否也會認為這樣的風險太高,而予以拒絕呢?巴菲特曾經持有的可口可樂公司的競爭力在一般的分析師眼中實力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其股票的Beta值卻與一般平庸、完全沒有競爭優勢的公司相似,難道只因為這樣,我們就該認為在衡量公司所面臨的產業風險時,完全不需考慮它們所享有的競爭優勢嗎?或者就可以說持有一家公司部分所有權,也就是股票的風險,與公司長期所面臨的經營風險一點關系都沒有?我們認為這些說法,包含衡量投資風險的Beta公式在內,實在沒什么道理。

在評估風險時,Beta理論推崇派根本就不屑于了解這家公司到底是在做什么,它的競爭對手在干什么,或是它到底借了多少錢來經營,他們甚至不愿意知道公司的名字叫什么,他們在乎的只是這家公司的歷史股價。相對地,我們不太在乎這家公司過去股價的歷史變化,只希望盡量得到有助于我們了解這家公司的信息。另外在我們買進股份之后,我們一點也不在意這家公司的股票在未來幾天內是否有交易,也不會在意每日的股票行情。

相比較而言,我們更愿意投資的是在購買后雖然經過巨大波動,但最終由1變為10的股票,而不是購買后雖然四平八穩,最終卻由1變為2甚至更低的股票。看看幾乎每年都有1倍以上波動的萬科,經過18年的市場風雨,從上市開盤價至今上漲60倍,以1991年最低價計算,至今上漲近200倍。 這里的“至今”具體指2009年7月17日。如果你能夠把握好1991年、1993年、1995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7年、2008年幾次高估、低估中的一兩次,賺500倍以上也并不稀奇。但在Beta理論派的眼里,萬科可能只是個垃圾股,因為它的波動常年遠遠超出大盤。

說實話,如果股市的波動幅度很小或者說每家企業的股價都接近于其內在價值,那么我們的可預期的投資收益率將會大大降低。因為我們所能賺到的錢只有企業正常成長和分紅的利潤了,而為我們過去的投資創造較大貢獻的估值變化的利潤可能就很難賺到了。所以從此角度來說,任何的股票投資人都應該喜歡波動,波動越大意味著投資的機會越大。市場先生愚蠢才會一次又一次地給我們以白菜的價格買入黃金的機會。

[1] 這里的“至今”具體指2009年7月17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松溪县| 建瓯市| 得荣县| 喀喇沁旗| 察雅县| 张家港市| 乳源| 溧水县| 南丹县| 吉隆县| 昌黎县| 抚松县| 多伦县| 乌拉特中旗| 林口县| 昌图县| 宁国市| 平和县| 诸暨市| 永嘉县| 泗阳县| 木里| 左云县| 崇信县| 建水县| 抚州市| 忻州市| 商南县| 莫力| 凤凰县| 张家港市| 汉阴县| 丽水市| 灵武市| 五大连池市| 右玉县| 建湖县| 比如县| 喀喇沁旗|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