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愛玲傳
- 劉川鄂
- 1919字
- 2021-02-02 16:55:18
四、童年憂歡
煐煐四歲的時候,母親和姑姑一同出國留學去了。母親的出走,并非是要專攻某一學位,而是出于對父親的失望。她借口姑姑留學需要人陪伴,堅決地走了。既然對丈夫的言行無可奈何,無能為力,黃逸梵的出走就是一種反抗、一種逃避或者說是以逃避的方式反抗。躲避無愛的家庭,以乞求個人心靈的平靜、知識的充盈,這本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勇敢的。因為她付出了代價——以犧牲母愛為代價。在以家庭本位文化為特色的中國,禮義道德的價值完全取代了愛情在家庭生活中的位置,因而釀造了無數無愛的家庭悲劇,配偶多是怨偶。很多女性通常堂而皇之地以為子女著想的理由壓抑個體對自由幸福的追求,漠視主體人格,淡化情愛意識,委曲求全地度完一生。黃逸梵的處理方式與眾不同,她不愿遷就,她選擇了出走。她部分地為了自己,也部分地失卻了母愛。或許可以說,她為了女權而部分地犧牲了母性,為了個人性而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妻性。歷史畢竟走向了現代。她不需要別人贊美這種行為,但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指責她。她有自我選擇的權利,現代社會承認這種權利。其實,她有得有失,個中辛酸,只有她自己最明白。多年后,她的女兒也是深表理解的。她女兒后來的某些性格特點,比如自我、獨立、守時、惜才、懷疑一切、我行我素、不在乎別人常態的道德評價,等等,是能夠看得出母親的影子的。雖然后來人們對她們母女關系、母女情感的評價褒貶不一。
在不明事理的小煐煐的感覺中,母親“遼遠而神秘”。有時候喜歡她,有時候怏怏地不快活。每逢看到母親穿戴打扮的認真勁兒,看到母親的衣服飾物在漂漂亮亮地閃著光時,她仰著臉,滿心的欣羨,自己簡直等不及長大。只有在這時,她最感到跟母親的親近。而在平時,她總免不了那種生分之感,連上街時母親偶爾拉她的手過馬路,她都有一種生疏的刺激性。兒時的煐煐對她的母親的感情是這樣的:
母親這一走,就更遼遠更神秘了。黃逸梵走的那天,伏在床上痛哭了很長時間,像海洋的無盡的顛簸悲慟。然而,煐煐沒有哭,她不知所措。
是的,黃逸梵似乎對女兒欠著一筆情感債務,但時間以另外的方式加倍補償了。過分的母愛也許會培養弱者,培養規規矩矩的書呆癡童。失卻母愛,本是人生一大憾事,心智的發展往往受到傷害而不夠健全;但也可能使后代增強獨立性,早日肩負自己的人生重擔。小煐煐因難得母愛,因家中少愛而不大帶有那種撒嬌、淘氣的“小公主”心態,而開始有了一些怯生生的眨巴著眼的孤僻,也開始逐步養成了她早熟早慧性格中的某些因素。當然,說她四歲時就早熟早慧未免太“早”。到了老年時,她對著自己那年穿著大花棉袍坐在姑姑身上的沒有笑容的照片,說了句“俏皮話”:
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當母親從英國寄來衣服和玩具的時候,穿上新衣像過新年一樣喜氣洋洋,抱著玩具玩得不知時間?!爱敃r我們都還小,保姆照顧我們也周到,對于母親不在家中,似乎未曾感到太大的缺憾。后來年紀大了以后,回想母親自國外給我們寄衣服和玩具這件事,我才了解她當時的心情是何等的憂傷?!?span id="uttj7l7" class="math-super">[25]
母親走后,姨太太理直氣壯地搬進了張公館。她是張廷重在煙花巷中長期尋花問柳時覓得的一朵殘艷的花,張廷重要把她請到家中,成為專利。讀過《海上花列傳》《九尾龜》的人對這類故事再熟悉不過了。姨太太蒼白的瓜子臉,垂著長長的前劉海,名喚老八,比張廷重年齡稍大。她討好煐煐,但不喜歡小魁,大概因為小魁長得太像生母惹得她不快。她喜歡帶煐煐去起士林舞廳,讓她吃各式各樣的點心,讓她在旁邊看她們跳舞。煐煐看著吃著就睡著了,半夜里被用人背回家。老八常問煐煐喜不喜歡她,小煐煐就直說喜歡,姨太太當然非常得意。五歲的時候,姨太太為她做了一件很時髦的雪青絲絨的短袖長裙,對她討好說,你看我待你多好,你母親給你們做衣服總是拿舊的東拼西改,哪舍得用整幅的絲絨,你喜歡我還是你母親?她回答道:喜歡你啊。長大以后的煐煐常為有過這樣的回答不安,覺得對不起生母。
張公館又變得喧囂熱鬧,時常有宴會,叫條子,歌舞彈拉,打牌賭博,對臥吸毒,一片烏煙瘴氣。自然也有寧靜的時候,但那是一種緊張可怕的寧靜。在潑悍粗野的老八隨意發脾氣、打人之后,公館的空氣凝固了,沒有一絲聲響。老八還打過張廷重,有一次她用痰盂狠狠地擲在他頭上,砸得鮮血直流。這也是老八在堂子里養成的壞脾氣。張族里的人看不慣,認為太不像話,逼著老八離開。老八走的時候,帶去了兩車銀器什物,飽獲而歸。仆人們平時對她敢怒不敢言,此時同聲慶幸道:
“這下子好了!這下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