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美國的全球體系

雖然美國在國際上的突出地位,不可避免地使人想起美國同一些早先的帝國體系的相似之處,但是不同之處卻更加重要。不同之處超出了領土范圍的問題。美國的全球力量是通過一個明顯地由美國設計的全球體系來發揮的,它反映了美國的國內經驗。美國國內經驗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美國社會及其政治制度的多元性特點。

早先的帝國是由貴族政治精英建立的,大多由實質上是集權主義或者專制主義的政權統治。帝國的多數人或者對政治漠不關心,或者在較近的年代里受到帝國主義的感情和象征的感染。尋求國家的光榮、“白人的重任”、“實現文明的使命”,更不用說尋求個人獲利的機會了——所有這些都是用來動員對帝國冒險的支持和保持本質上等級森嚴的帝國力量金字塔。

美國公眾對美國在國外使用美國的力量的態度,一直十分矛盾。美國公眾支持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是由于日本進攻珍珠港造成的震驚作用。在封鎖柏林和隨后的朝鮮戰爭爆發之前,贊同美國卷入冷戰最初也是比較勉強的。在冷戰結束后,美國成為唯一的全球性大國,并未在公眾中引起太多洋洋得意之感,倒是促使公眾傾向于對美國在海外的責任作出更加有限的界定。1995年和1996年進行的民意測驗表明,一般公眾更喜歡與別人“分享”全球力量,而不是由美國一家壟斷。

由于這些國內因素,美國的全球體系強調有選擇地擴大成員的技術(像對被打敗的對手德國和日本,最近甚至像對俄羅斯做的那樣),這種強調的程度大大超過早先的帝國體系對此的強調。雖然大大得益于它的民主原則和制度的吸引力,美國的全球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對依附它的外國精英們行使間接的影響。由于美國主宰全球通信、大眾娛樂和大眾文化的巨大但又無形的影響,也由于美國技術優勢和全球軍事作用的潛在的有形影響,以上這一切都得到了加強。

文化統治是美國全球性力量的一個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的方面。不管你對美國大眾文化的美學價值有什么看法,美國大眾文化具有一種磁鐵般的吸引力,尤其是對全世界的青年。它的吸引力可能來自它宣揚的生活方式的享樂主義的特性,但是它在全球的吸引力卻是不可否認的。美國的電視節目和電影大約占世界市場的四分之三。美國的通俗音樂居于同樣的主導地位。同時,美國的時尚、飲食習慣甚至穿著,也越來越在全世界被模仿。互聯網的語言是英語,全球電腦的絕大部分敲擊動作出自美國,影響著全球會話的內容。最后,美國已經成為那些尋求高等教育者的圣地,有近五十萬的外國學生涌向美國,其中很多卓有才干的學生永不再回故國。在世界各大洲幾乎每一個國家的內閣中都能找到美國大學的畢業生。

很多外國民主派政治家也越來越仿效美國的風格。不僅約翰·肯尼迪在國外有熱切的仿效者,而且年代較近(又較少受到頌揚)的美國政治領導人,也成了被仔細研究和政治上被模仿的對象。文化背景根本不同的日本和英國的政治家(例如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和英國工黨領袖托尼·布萊爾——請注意這個“托尼”就是吉米·卡特、比爾·克林頓或者鮑勃·多爾的“吉米”、“比爾”、“鮑勃”的仿稱)都認為模仿比爾·克林頓親切的言談舉止習慣、平民主義者的平易作風和公共關系的技巧,是完全合適的。

民主理想同美國的政治傳統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了一些人眼中的美國的“文化帝國主義”。在民主形式的政府非常普及的時代,美國的政治經驗似乎正在成為學習的榜樣。全世界都日益普遍地強調成文憲法的重要性和法律高于政治的權宜考慮。不管這種強調在實踐中有多大的欺騙性,它靠的正是美國立憲政體的力量。最近,前共產主義國家采取了把文職官員置于大大高于軍人地位的做法(特別是以此作為加入北約的先決條件),也是深受美國的平民與軍人關系體系的影響。

伴隨著美國民主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和影響的,還有美國以企業為中心的經濟模式的吸引力的增長。美國的經濟模式強調全球自由貿易和不受約束的競爭。當西方福利國家,包括德國強調的企業家和工會“共同決策”開始失去其經濟勢頭時,更多的西歐人表示了這樣的意見:如果歐洲不想進一步落后的話,就必須仿效美國更有競爭力的甚至是殘酷無情的經濟文化。甚至在日本,經濟行為中更大程度的個人主義,逐漸被認可為經濟成功的一個必要的伴隨物。

美國強調政治民主和經濟發展,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傳達了一個簡單的對很多人有吸引力的思想信息:尋求個人成功會產生財富,同時還會促進自由。因此而產生的理想主義與利己主義的結合,是個有力的結合。個人的自我實現據說是上帝賜給的權利,它會樹立榜樣和產生財富,因而同時也能夠有利于別人。這個學說對精力旺盛的人、雄心勃勃的人和競爭力很強的人,都具有吸引力。

當對美國方式的模仿逐漸遍及全世界時,它為美國發揮行使間接的和似乎是經雙方同意的霸權創造了一個更加適宜的環境。像美國的國內體系一樣,這種霸權要有一個相互交織的機構和程序的復雜結構。創造這種結構的目的,是為了形成一致意見并使力量和影響的不對稱模糊不清。因此,美國在全球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由一個的確覆蓋全球的同盟和聯盟所組成的精細體系支撐的。

大西洋聯盟在機構上體現為北約,它把歐洲擁有最大生產力和影響的國家與美國連接起來,使美國甚至在歐洲內部事務中也成為一個主要的參與者。美國與日本的雙邊政治和軍事關系,把亞洲最強大的經濟同美國捆在一起,使日本實質上仍然(至少目前是這樣)是美國的一個保護國。美國還參加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之類新成立的跨太平洋多邊組織,使美國成為亞太地區事務的一個主要參與者。西半球總的來說是不受外部影響的,這就使美國能夠在現存的西半球多邊組織中起主要作用。在波斯灣的特別安全安排,特別是在1991年對伊拉克采取短暫的懲罰性行動之后,已使那個經濟上至關重要的地區變成美國的一個軍事保護地。甚至前蘇聯地區也已充斥著美國主持的各種諸如和平伙伴關系之類的同北約更密切合作的安排。

另外,人們還必須把全球性的專門組織網,特別是“國際”金融機構,看作是美國體系的一部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可以說代表著“全球”利益,而且它們的構成成分可以解釋為世界性。但實際上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國的左右,而且它們本來就是在美國的倡議下產生的,特別是美國倡議的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

美國這個巨大復雜的全球體系與早先的那些帝國不同,它不是一個等級制度森嚴的金字塔。相反,美國處在一個相互交織的宇宙的中心。在這個相互交織的宇宙中,力量是通過不斷的討價還價、對話、溝通和尋求正式的一致意見來行使的,盡管這種力量最終都出自同一個來源——華盛頓,而那里才是必須玩權力游戲的地方,而且是按照美國的國內規則來玩的。也許世界對美國全球霸權中民主程序所處的中心地位的最高贊美,就體現在外國自己被拉進美國國內政治討價還價的程度上。外國政府盡其所能地去動員那些同它們有某種特別的種族或宗教同一性的美國人。除了有大約一千個外國特殊利益集團在美國首都注冊并開展活動之外,大多數外國政府還雇用美國的院外活動分子為它們的利益服務,特別是在國會里。美國各種族團體還竭力影響美國的對外政策,其中猶太人、希臘和亞美尼亞的院外活動集團表現最為突出,組織得也最有效。

美國至高無上的地位就這樣制造出一個新的國際秩序。這個新的國際秩序不僅在國外重復了美國體系本身的許多特點,而且使這些特點固定了下來?;镜奶攸c包括:

● 一個集體安全體系,包括一體化的指揮機構和部隊(北約、美日安全條約等);

● 地區性經濟合作(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專門的全球合作機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

● 強調一致作出決定的程序,即使這些程序是由美國主導的;

● 優先考慮讓民主國家加入的主要聯盟組織;

● 一個初始的全球性立憲和司法結構(從世界法院到審判波黑戰爭罪犯的特別法庭)。

美國體系的大多數內容是在冷戰期間出現的,并成為美國遏制其全球性對手(蘇聯)的努力的一部分。一旦那個對手倒下而美國成了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國,美國體系就可以作為現成的東西在全球應用,其實質已由政治學家約翰·伊肯伯里(G.John Ikenberry)作了很好的概括:

從這個體系是以美國為中心這個意義上講,這個體系是霸權主義的,并且它反映了美國式的政治機構和組織原則。它是一個開明的秩序,因為它是合法的并且帶有對等的相互作用的特征。歐洲人[還可以加上日本人]能夠以適應美國霸權但又保留試驗他們自身的自治和半獨立政治制度的余地的方式,來重建他們的社會和經濟并使之一體化……這一復雜體系的演變“馴化”了主要西方國家間的關系。這些國家之間不時地發生尖銳的沖突。但重要的一點是,沖突一直在一個深深扎根、穩定和越來越明晰的政治秩序中得到了抑制……戰爭的威脅從桌面上消失了。 摘自伊肯伯里的論文“Creating Liberal Order: The Origins and Persistence of the Postwar Western Settlemen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November 1995。

當前,美國前所未有的全球霸權沒有對手。但是,在未來的年月里它會繼續不受挑戰嗎?

注釋

[1] Donald Puchala, “The History of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8(1994):183.

[2] 摘自伊肯伯里的論文“Creating Liberal Order: The Origins and Persistence of the Postwar Western Settlemen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November 19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北辰区| 罗田县| 漾濞| 安新县| 深州市| 手游| 黑龙江省| 巴林左旗| 诏安县| 衡南县| 班戈县| 浦城县| 河池市| 西安市| 栾川县| 仙居县| 保山市| 五峰| 稻城县| 溧水县| 清流县| 新乐市| 铜山县| 高州市| 柳林县| 龙门县| 沈阳市| 信宜市| 弥渡县| 香港 | 舞阳县| 卢湾区| 体育| 休宁县| 大方县| 股票| 仙游县| 漳浦县| 新源县|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