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美國自由的兩面性
  • (美)阿齊茲·拉納
  • 3046字
  • 2021-02-07 11:15:19

導論
美國經驗中的自由與帝國

政治共同體成員密切跟蹤其國內選舉,或慶祝其所喜歡的候選人獲得勝利,這并不令人吃驚。然而,當相距遙遠的國家進行政治競選,人們也這樣做的時候,這就令人詫異了,因為他們與這場競選并無明顯的關系,而且他們也無力影響其結果??墒?,在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當選為美國總統前前后后的那些日子里,不僅全世界的人都全神貫注地關注選舉結果,而且許多人還自發地參加慶祝活動。在那些參加如此大張旗鼓的慶?;顒拥娜酥?,美國公民卻并不多。在像肯尼亞和印度尼西亞那些地方,大多數人從未去過美國(他們也不可能做到),而且他們日常所關注的東西,從未在選舉期間作為政治討論的組成內容而出現。

這種全球性的關注,意味著美國目前身不由己地被嵌入國際秩序中所呈現出的兩個鮮明特點。第一,奧巴馬的勝利,凸顯了美國繼續擁有的榜樣性權力。在近些年里,美國的聲望因其發動的全球范圍不受歡迎的對外戰爭,以及大量被公開的侵犯囚犯人權行為而受到玷污。但是,對于全球社會來說,一位有著多種族色彩、背景為中產階級的男子能夠位居總統職務這一事實,向人們傳達了美國這個國家的另一種夢想。它突出強調了充滿活力的美國夢——在美國任何人都有機會在經濟上取得成功,獲得值得尊敬的社會地位和政治職位。對于國際反應,就美國評論家集中關注的程度而言,他們主要是這樣詮釋的:這種感情流露說明美國作為同儕國家中“第一國家”的地位,以及作為自由象征的地位并未受到削弱。

與此同時,全世界對這次選舉的興趣凸顯了第二個較少被人討論的特點。美國今日享有巨大的經濟、軍事和政治權力,這種權力在歷史上或許無可與其比肩者。在緊隨這次選舉后發生的金融危機中,有些美國國內評論家已質疑美國是否正在喪失這一國際卓越地位,尤其是對于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而言。1然而,盡管對衰落感到擔心害怕,但按照大多數計算標準,美國作為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的地位依然堅如磐石。美國占世界總產出的20%,幾乎是最接近它的那個國家——中國——產出的兩倍。2以純粹的軍事實力而言,美國幾乎占全球國防開支的一半,這一數字等于緊隨其后的20個國家的軍事開支之和。3至于2009年,美國大約有516273名服役人員——其中還不包括國防部文職官員——被部署在國外,駐扎在已公布的海外716個軍事基地,出現在大約150個外國里(幾乎占全球國家的80%)。4美國既直接、也間接地利用這一權力,來塑造國際制度,干涉他國內政,并獲得更弱小國家的支持以實現美國的目標?;蛟S最突出之處在于,全世界對美國總統選舉凝神關注,即是這一現實的體現。這些全神貫注美國總統選舉并進行慶祝的場面,呈現了這樣一幅圖景,即身處遠離美國政治權力中心的邊緣地帶的人們關注著中心,以明白他們可能把握住什么樣的未來。它也意味著以下這樣一種令人詫異不已、相互脫節的現象:一方面,美國公民基本上沒有意識到那些群體的存在,或者說基本上沒有意識到美國影響力是如何影響他們的;另一方面,與此相反,邊緣地帶的人們卻感到自己受到美國及其實踐行為的束縛。

本書力圖弄清楚美國自由與美國權力之間關系的變化。此時此刻幾乎不是美國第一次發現自己對那些并不適合被當作美國人的團體行使權力。事實上,美國革命本身主要關注殖民者與英國管理當局之間在以下問題上所存在的基本分歧,包括政治成員資格,以及政府應如何對那些內部人和外部人(insiders and outsiders)行使權力。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要進行大規模的歷史重構,這一重構行為始于美國建國伊始,探究美國權力設計(projections of power)背離明確的民主理想之程度。在此過程中,我重新闡釋了美國政治起源的恒久意義,并闡明了定居者身份、經濟獨立,以及種族同化這些問題是如何以有關社會包容和自由真正含義的民眾辯論為基礎的。我尤其認為,最好把大多數美國經驗理解為一種我所稱之為定居者帝國(settler empire)的憲法和政治試驗;而且我認為,如果不對更大范圍內的意識形態和制度背景進行評價,我們就不能理解那些關于擴張、移民、種族和階級的敘述,在各種不同的歷史時刻是如何相互交織在一起的。

這一歷史重構大體上聚焦于這樣一個主題,即獨特的美國自由理想如何帶來了帝國架構,而隨著時間推移,這恰恰損害了這一理想的諾言。美國最初的權力設計乃是英裔美國定居者所采用的集體自由這一特定方法的產物。這些殖民者將他們對內部自由的考慮理解為必須對外部進行監管和控制的模式。這種對自由的敘述強調持續人口流動和內部人對政治經濟決策場所的直接控制,為一代代美國人提供了一種社會可能性的基本夢想。然而,這樣的自由諾言在歷史上卻與社會從屬聯系在一起。許多定居者相信,要保留和促進其自身的民主制度,則需要對印第安人進行驅逐,并對依附群體——其中最突出的是奴隸——采用強制性做法,以確保他們自己獲取財富,不必去從事那些卑微卻至關重要的工作。這一事實體現了美國自由的兩面性:長期以來我們難以想象出一種沒有壓迫的自由和不對從屬社會進行控制的自由公民身份。然而,盡管有其野蠻性的一面,定居者帝國卻服務于這一獨特而充滿活力的自治觀,因為許多人認為這對實現雄心勃勃的解放事業(emancipatory ambitions)至關重要。

盡管存在這些根源,但是每每在這個國家歷史上的關鍵時期,那些改革家和社會運動都尋求對自由的含義進行擴展,并把這一美國理想想象為沒有征服或帝國色彩。他們的努力最終失敗了,而到了20世紀,這一自治夢想本身也衰微了。結果,如今美國的對外權力基本上脫離了其歷史性和主導性的承諾。正如美國獲得如此國際優勢以至于其國內選舉成為全球性事件一樣,以前曾引導美國經濟政治擴張的內部自由概念如今已被邊緣化了。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的政治如今處于十字路口。美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位依然穩固。然而在國內,公共生活的明顯特點是民眾的不確定性,以及對發生根本變化的持續渴望。雖然自由民主的思想依然是集體口號——政客們幾乎對此頂禮膜拜,但當前的基調卻是模棱兩可的,即這些口號意味著什么,它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能夠實現。由于缺乏實質性的自由理想,美國設計權力針對的目標已將安全置于政治話語的中心,并陷入經濟政治規則等級制形式的窠臼之中。這一切最明顯地體現在公司地位的加強和擴張性行政部門的崛起上。因此,雖然美國以往那些最苛刻的帝國特點已被消除,但是現在區別于過去的并非施加于外部人——包括美國之外的和生活在美國邊境之內的局外人——身上的那些外部權力形式終結了。相反,可以這么說,帝國已成自由之主,而非自由之仆。

雖然民眾對變化進行討論,我們的制度卻似乎類似于亙古不變的社會事實,它們既非有形的事業和持續的政治活動,也非通過未來集體努力可以真正加以改變。就美國人對治理制度進行重新設想的嚴肅態度來說,承認外部權力與內部規范性承諾之間的深度聯系至關重要。如今我們面臨一系列關于美國政治共同體中成員身份性質以及國內和全球權力架構的挑戰。為理解這些挑戰,重要的是不僅要評估內部—外部之間的聯系,而且要評估因過去爭取包容和集體自由的斗爭,而使得政治上的可能界限受制約的程度。這意味著要逐漸理解掌握許多決定并繼續影響美國經驗的基本問題。具體而言,在何種程度上美國是一項從憲法上組織起來的帝國事業?美國的法律架構如何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美國對作為移民國家的自我理解是如何與其定居者根基連接在一起的?移民在何種程度上維系或挑戰了內部自由觀念?種族和階級思想如何參與到有關經濟和政治自治的敘述之中?種族上的排他性在何種程度上促進或削弱了階級平等?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使我們能夠理解美國制度性安排的結構,以及目前存在的可能對其進行修正的機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平乡县| 蒙山县| 稻城县| 水城县| 孝感市| 虎林市| 磴口县| 周至县| 广州市| 黑河市| 金川县| 右玉县| 泸溪县| 邳州市| 富民县| 宝山区| 富宁县| 绩溪县| 尉犁县| 龙游县| 梁河县| 河间市| 滨州市| 岳池县| 治多县| 烟台市| 新宾| 民权县| 融水| 阜城县| 浦东新区| 南汇区| 长宁区| 洪洞县| 石狮市| 新兴县| 伊通| 克东县| 沈丘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