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9.舟夜書所見

[清]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

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

散作滿河星。

【查閱詞典】

①螢:螢火蟲,其腹部末端有發光器,晝伏夜飛,現微弱光亮。 ②簇:聚集在一起。詩中形容風推浪涌的模樣。 ③滿:全,整個。

【領悟詩意】

漆黑的夜晚,連月亮也不露臉,只看見遠處的河面上,亮著一盞漁燈。它顯得那么孤獨,又那么微弱,簡直就像一粒螢火蟲閃爍在夜幕中。微風吹過,河面上簇擁起層層浪花,那漁燈的倒影就好像在整條河里灑滿了天上的繁星。

【了解作者】

查慎行(1650—1727),字夏重,一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因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號初白,海寧袁花(今浙江海寧)人。清代詩人。他的詩內容多行旅見聞,意境清新,擅長白描,自成一家,是當時東南詩壇的領袖人物。

【交流感悟】

讀詩題,知詩人當晚夜宿船家。漆黑的夜晚,冷寂的河面,可他卻能通過短短的四行詩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別有情趣的畫圖。為什么?反復咀嚼,會發現其中一大奧秘就是詩人善用意境的對比。

一是暗與明的對比。詩題里的“夜”,首句用“月黑”開篇,我們眼前呈現的自然是漆黑的蒼穹、漆黑的水面、漆黑的視野??稍娙似屛覀冊谶@“漆黑”中忽然“見漁燈”。光亮來了!本來河中漁燈亦平常,正因為這極暗的環境渲染,才讓那一點光明顯得多么醒目、多么珍貴、多么值得用詩篇描繪!

二是少與多的對比。詩人接下去更為這光亮的珍貴加重了砝碼:開始只是“孤光”,而且只如流螢般微弱,烏壓壓的夜幕中、黑黝黝的水面上,竟沒有第二點亮處與其呼應,讓人不免在憐憫之中更添一番珍惜。忽然,詩人在詩篇的末句為這“孤光”營造了一場輝煌的蝶變:它借水波之力,出人意料地“散作滿河星”?!吧⒆鳌笨梢娒娣e大,“滿河星”可見數量繁多。

三是靜與動的對比。前兩句,環境是靜謐的,想來,詩人心境也是平靜的,可能在發呆,可能在回憶,也可能在遐想。可是第三句,微風拂來了,水波蕩漾了,讓那“孤光”在風動水動中也活動成了星星點點的水中繁星了。這時候的詩人,想必也心動了吧?于是,他才不覺“暗”了,不覺“孤”了,欣然命筆,疾書而就了這傳世名篇。

【拓展視野】

1.詩人查慎行幼年天性聰穎,五歲讀典籍、能賦詩,六歲通聲韻、善對仗,十歲作《武侯論》,十九歲求學于武林吳山(今浙江杭州),二十歲中秀才,四十三歲中舉人。五十二歲時,他在康熙皇帝詔試時獲第二名,被特授翰林院編修??滴趸实圻€親書賜予“敬業堂”匾額。他年輕時曾出門遠游云貴、華中、華北、東南各地,既滿腹詩書,又閱歷豐富,故能在文壇名噪一時。查慎行還是當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哦!

2.前面“了解作者”中提到,查慎行賜號煙波釣徒,其來歷也與寫詩有關:有一次,康熙皇帝到南苑湖邊釣魚,興致所至,叫隨行的官員當場賦詩一首。查慎行呈上的詩題是《紀恩詩》,內有“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句。康熙讀后大悅,因為他也曾寫過“煙蓑雨笠尋常事,慚愧猶蒙記憶中”的詩句,于是立即命內侍宣:“煙波釣徒查翰林進殿!”從此,查慎行得了這一皇帝的賜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青州市| 大化| 信丰县| 康乐县| 高碑店市| 乌兰察布市| 丹东市| 黄石市| 商洛市| 简阳市| 黄浦区| 讷河市| 黄龙县| 霍州市| 公安县| 潮安县| 乌审旗| 兴宁市| 湖南省| 庄浪县| 精河县| 麻江县| 特克斯县| 涿州市| 贺州市| 武胜县| 河池市| 巨野县| 固原市| 仁化县| 翁牛特旗| 呼伦贝尔市| 汝城县| 平罗县| 福海县| 新津县| 霍州市| 如皋市| 海南省|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