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春王正月[1]隱公元年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2]。春者何?歲之始也[3]。王者孰謂[4]?謂文王也[5]。曷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6]。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7]。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8]。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9]。曷為反之桓?桓幼而貴,隱長而卑[10],其為尊卑也微[11],國人莫知。隱長又賢,諸大夫扳隱而立之[12]。隱于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13]。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14],故凡隱之立,為桓立也[15]。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16]。桓何以貴?母貴也[17]。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18]


[1] 此章為《公羊傳》隱公元年開頭的一段文字,主要對《春秋》經文“元年春王正月”作了解釋。此章開宗明義就提出“大一統”的觀念,以及繼嗣之法,對后世的影響非常大。

[2] 君:君王。天子、諸侯皆可稱為君。此指魯隱公。始年:指隱公正式當政的第一年。

[3] 歲之始:《春秋》紀月,必于每季之首標明春、夏、秋、冬四時。

[4] 孰謂:即“謂孰”之倒裝,說的是誰。

[5] 文王:即周文王姬昌。古人認為他受天命推翻商朝統治,建立周王朝。

[6] “曷(hé何)為”二句:為何要先稱“王”再說“正月”?(強調的是)周王朝的正月。曷,通“何”。

[7] “何言乎”二句:為何要說(強調)“王正月”?是為了表明周王統一天下、統一歷法,萬物都從此開始。這里帶有尊周王正統之意。大,以為……重大。

[8] “公何以”二句:意為既為魯隱公元年,經文為何不寫“公即位”三字呢?隱公本意只是攝行君權,并非正式繼承君位。《春秋》采用這樣的筆法,其實是為了成全隱公的心意。公,指魯隱公。

[9] “公將”句:意為隱公將把魯國治理好后還政于桓公。平,治理。反,同“返”,歸還。

[10] “桓幼”二句:此處的“幼”與“長”,本指年紀的小與大,但同時也指已成人舉行過冠禮且能主持社稷宗廟大事的為長,反之則為幼。貴和卑,惠公正妻是孟子,早卒無子,桓公母親仲子為惠公后來正式娶的妻子,地位高于聲子,地位尊貴。隱公母親聲子是媵妾,地位較卑。

[11] 微:微小,指桓公、隱公因為都不是正妻所生,尊卑雖有差別,但差別不大。

[12] 扳(pān攀)隱而立之:指眾大夫以隱公賢能,推奉隱公,立他為國君。扳,通“攀”,援引、推奉。

[13] “隱于是”二句:意為隱公如果此時辭讓君位,則不知桓公將來能否必定被立為國君。于是,在此時。

[14] “且如”二句:意為即使現在桓公即位,恐怕眾大夫也不肯輔佐年幼的國君。相,輔佐。

[15] “故凡”二句:意為隱公即位,是為了桓公將來能即位。

[16] “立適”二句:古代立君,先立嫡子,立嫡子以長幼為序,不論賢否。無嫡子而立庶子,則根據尊卑不論長幼。因此隱公不宜立。適,同“嫡”,嫡長子。

[17] 母貴也:見本文注〔10〕,桓公母比隱公母尊貴。

[18] “子以母貴”二句:兒子因母親的地位高而尊貴,母親也因兒子地位顯赫而尊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介休市| 连州市| 抚松县| 河南省| 紫云| 大余县| 达州市| 宁强县| 平定县| 沂源县| 岑溪市| 安仁县| 呈贡县| 遂昌县| 白山市| 偏关县| 昆山市| 广平县| 和硕县| 尼勒克县| 宁晋县| 高台县| 平安县| 察哈| 淮阳县| 塔河县| 科尔| 昌乐县| 尖扎县| 广宁县| 肥城市| 武安市| 泸州市| 如东县| 喀喇沁旗| 万宁市| 梨树县| 德钦县| 长兴县|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