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續:企業實現可持續增長的11個發展基因
- 十大企業家校長
- 1546字
- 2021-02-04 17:00:23
雛形:二十年沉浮,從“鐵飯碗”到“小人國國王”
時間如果倒退30年,那時候,尚且在象牙塔里沐浴著知識陽光,懷揣一顆赤子之心的蔡靜勇大約怎么也不會想到,多年后,自己會與一群特殊的“小矮人”群體產生密切聯系。
1990年,剛剛大學畢業的蔡靜勇被分配到湖南省金屬回收公司,端上了所謂的“鐵飯碗”,成為“公家人”。20世紀90年代的金屬回收公司,還是一個大學生們擠破了頭都想進的“香餑餑”企業,企業享受著國家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員工待遇豐厚。而蔡靜勇能擠進去,憑借的是過硬的專業成績和踏實的工作態度。
在金屬回收公司,蔡靜勇的工作順風順水。近十年的時間,他從最底層的業務員做起,一步步走上了管理崗位,成長為一名中層管理干部。如果說有遺憾的話,那就是過于安逸的生活,讓蔡靜勇感覺到自己身上最寶貴的激情,正一點點消退。蔡靜勇隱約意識到,這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20世紀90年代末,受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包括金屬回收公司在內的許多企業在轉型中步履維艱、光芒不再,而從1992年就開始興起的“下海潮”也始終撩撥著蔡靜勇那顆搖擺不定的心。后來,在經過了深思熟慮后,蔡靜勇決定賭一把,毅然決然地辭了職。
這個決定,也成為改變蔡靜勇一生的重要轉折點。
2000年,一切歸零的蔡靜勇只身南下來到昆明,開始了人生下半場的打拼。依然是從最擅長的業務員開始,在陌生的城市昆明,渾身充滿了干勁的他先后涉足房地產、旅游地產、健康養生等諸多行業,而不管是在什么行業,他所帶領的團隊,始終都是公司的冠軍團隊。
慢慢地,事業有了起色,蔡靜勇從最基層的業務員,到后來的銷售總監,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營銷實戰管理經驗,也在圈子里建立了一定的個人品牌及影響力。
辭職下海后經過了數年蟄伏的蔡靜勇,已經成為一頭正在冬眠的雄獅,等待著春天的召喚。而蔡靜勇的“春天”,正是他一生的摯友、兄長和伯樂——九彩云蝶董事長陳明敬先生。
2007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蔡靜勇結識了陳明敬,志趣相投的二人一拍即合,很快便成了事業上的好拍檔和生活中的好朋友。
蔡靜勇至今依然記得,2007年4月里的一天,他和陳明敬像往常的許多次見面一樣,吃著火鍋閑聊,酒過三巡,陳明敬向蔡靜勇提起了自己十多年前的一次經歷。
數十年前的某一天,陳明敬坐火車出差,在車上看到了令他畢生難忘的一幕:逼仄而擁擠的車廂里,幾個衣著破爛、神情黯然的“小矮人”正在賣唱。同車廂的乘客,有些帶著歧視和嘲笑的目光,冷眼旁觀。
此情此景,讓陳明敬深感震撼。后來,在和“小矮人”們的閑聊中,陳明敬才第一次知道了原來在中國,還有這樣一群流浪街頭、居無定所的“小矮人”群體。
從那時候起,善良的陳明敬便在心底默默埋下了一顆要建造一個沒有歧視和嘲笑,只有平等和尊嚴的“小人國”,幫助“小矮人”們通過自食其力收獲快樂生活的夢想種子。
陳明敬的故事,震驚了同樣心懷大愛的蔡靜勇。在那個安靜的春日傍晚,兩個中年男人內心的創業火焰被某種情懷點燃。于是,他們決定聯手實現那個關于“小人國”的夢想,為中國的“小矮人”群體建造一個溫暖的家。
這便是“小人國”最初的雛形。
在此后漫長的時光中,蔡靜勇常常會回想起那個和陳明敬吃火鍋聊夢想的傍晚。事實是,在辭職下海后,蔡靜勇曾有過許多次創業機會,也曾遇到過許多很好的項目,可最終,他卻選擇了在當時很多人看來投入最多、收益最慢的“小人國”項目,對此,蔡靜勇也無數次問過自己為什么。
后來,他給自己的答案是“人生需要情懷,做事業需要情懷”,而他眼中的“小人國”,就是一個足夠盛放他情懷的魅力“國度”。
就這樣,從1990年的翩翩少年,到端著“鐵飯碗”的“公家人”;從勇敢卸下一切,只身闖昆明的“弄潮兒”,到在昆明營銷圈掙得一席之位的市場“老江湖”;從幸運結識人生伯樂,再到與伯樂攜手共筑童話夢想,蔡靜勇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次轉折,并最終找到了最好的事業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