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傳統節日·冬
- 邵鳳麗
- 422字
- 2021-02-03 16:27:03
送寒衣
吃完早飯,一家人出門去掃墓。爺爺點燃香燭,將食物一一擺上。這時,他們開始焚燒用五色紙剪裁的寒衣和紙錢。亮亮疑惑地說:“為什么要燒掉呀?”奶奶說:“這樣神仙才能把冬衣帶給你們的老爺爺和老奶奶,他們穿上棉衣,冬天就不會受凍啦。”
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這一天,人們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焚燒抵御風寒的紙衣,稱為“送寒衣”。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朱元璋“授衣”典故
《禮記·月令》中記載,“是月也,天子始裘”。十月初一這天,明朝皇帝朱元璋一大早就換上了厚厚的冬衣,提醒百姓寒冬到來要換衣了。他還用豐收的赤豆和糯米煮粥給大臣們品嘗,幫人們抵御寒冷。現在民間仍流傳著“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ɡēng)、御寒冷”的民諺。
十月初一詩二首
(一)
十月初一鬼出關,
西風嘯叫曉霜寒。
人間自古真情愛,
十字路口燃紙錢。
(二)
十月風寒如刀削,
鬼域雖深也蕭條。
陰陽也有鵲橋聚,
寒衣紙錢寄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