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還是太低估皇帝陛下的開明與魄力了
- 大明:咸魚暴君
- 云端觀月
- 3091字
- 2021-03-11 22:53:24
崇禎隆重接待了鄭成功。
中午。
在總兵府設宴接風,也是為大明水師慶功。
吳三桂的總兵府,現在是皇帝的戰時行宮。
除了輪值巡守的汪雄外,其他核心人物都到場參加。
陸海雙捷,一同慶賀。
氣氛洋溢一片喜氣。
不斷有“少年出英雄”,“虎父無犬子”之類的褒獎,加注在鄭成功身上。
崇禎觀察鄭成功,神色平靜,應對自如,并沒有被溢美之詞沖昏頭腦。
名將,真不是偶然成就。
首先得有名將的品質。
姓名:鄭森
忠誠:90
特點:智勇雙全
難得,一來就有90的忠誠度。
他父子率領的艦隊,直接覆滅了朝鮮水師,至少三千精銳韃子兵沉入海底,破滅建奴想從背后登岸偷襲,兩面夾攻的謀劃。
戰功赫赫,卻與錦衣衛暗探的功勞一樣,很難計算報功,因為船和人都沉到了海里,也沒什么戰利品,只獻上一面朝方旗艦的帥旗。
但崇禎心里清楚,無需核實,直接給他們記上。
只多記,不少給。
對待敢戰之士,前往不能扣扣索索。
以前朝堂中的文臣們,自己從不上戰場拼命,卻經常彈劾武將多報戰功,去計較追究人頭。
簡直可笑。
即便是陸戰廝殺,也算不了那么清楚。
難不成,殺十個敵人,就要拎著十個人頭繼續廝殺……
如果能打勝仗,就算冒點功,也無傷大雅,還能增加戰斗積極性。
而彈劾追究,只能削弱其斗志。
但要是故意殺良冒功,或王魁那樣的怯戰冒功,則必須從重懲處。
“鄭卿,于大明對外之策,有何見解?”
崇禎隨口問了一句。
得知鄭成功曾隨商船去過各地港口,包括日本長崎、呂宋馬尼拉、文萊等。
并且他常與各種各樣的外國人交流,屬于開眼看世界的人。
所以,想聽聽他的想法。
“開海禁,興貿易。”
鄭成功言簡意賅,脫口而出。
可見這句話在他腹中醞釀了很久。
此言一出。
場面安靜下來。
依照三百年傳統觀念,這簡單六個字,卻包含兩項嚴重忤逆罪名。
“不可啊,海禁是祖訓,而貿易是商人的低賤行當,怎能讓陛下去興……”
一名負責后勤的文臣,習慣性的開口反對,卻見崇禎冷冷冽目光掃來,嚇得一哆嗦,趕緊閉嘴。
要不是看在這名文臣忠誠度還行,也有辦事能力,當場就革職掉他。
林忠陪,李自成等相視而笑。
這名一直呆在山海關的文臣,顯然不知道陛下早已破了好幾項祖訓。
“迂腐。”
崇禎朗聲道,“從今往后,大明的文臣武將,都必須開眼看看世界,與時俱進者,加官進爵,抱著迂腐思想故步自封者,發配種地。”
“謹遵圣諭!”
所有人應諾。
那位文臣大汗淋漓的告罪。
“林忠陪,通知下去,多收集地理格物類西洋書籍,翻譯成漢文,大量刊印,發給文臣武將,以后是官員考核的項目之一,也列入今年科舉考試科目。”
林忠陪應諾。
眾人震驚。
科舉考試會考到,意味著想靠科舉出仕,就要熟讀這些西洋書籍,官員也是一樣,不然考核過不了。
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在場眾人都是忠于大明,忠于崇禎,他們相信這是英明的決定,如此不拘一格,都是為重振大明。
崇禎視線回到鄭成功身上,露出笑容。
“鄭卿所言,與朕不謀而合。”
崇禎的開明程度,驚訝到了鄭成功。
準備好的一肚子辯論與解釋,根本用不上,皇帝的想法居然與他一樣。
吃完宴席,眾人各自散去。
崇禎留下鄭成功單獨談話。
幾杯酒下肚,鄭成功漸漸不再拘謹,暢所欲言。
崇禎難得遇到一個思想相對進步的人,能聊得來。
兩人聊得熱火朝天,甚是投緣。
他們談論開展海運貿易的細節。
華夏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百姓多是吃苦耐勞,制造出大量貨品沒問題。
問題是,對外海運貿易存在競爭。
“我大明若是也參與海運貿易,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荷、葡、西、英,這泰西四國,倭國、朝鮮的小海商不足為慮。”
“泰西四國在南洋,擁有大部分份額,越往西,他們力量越大。”
“而在大明周邊海域,荷國在我大明琉球島占據了一片險要海岸,建城據守,艦隊來往。”
“他們火器太厲害,若是強行攻打,我大明水師將損失甚大,因此,我父親暫時與他們約定,他們不再擴張,并交付銀錢當作租金,銀錢用來貼補大明水師發展,徐徐圖之。”
說完最后一句,鄭成功表情有些不自然。
因為他不確定,父親有沒有把這事上奏給朝廷。
崇禎沒得到奏報。
但他只是淡然的點了點頭:“南方水師幸好有你鄭家維持,才保持今日戰力,是朕虧欠你們了,一些小節,朕不會放在心上。”
“臣惶恐。”
鄭成功就要跪下。
崇禎一把扶住,示意他坐回去,繼續正題道:“待山海關戰事趨穩,建奴暫時無力南顧,朕必以舉國之力,重鑄大明水師輝煌,橫掃泰西諸國。”
大明不久后,就能造出先進大炮與燧發槍,崇禎說這句話時,很有底氣。
鄭成功心頭狂震。
舉國之力,這四個字在他腦海中如炸彈炸開。
分量之重,完全超乎預料。
還是太低估皇帝陛下的開明與魄力了。
本以為,皇帝能打破遵循兩百多年的祖訓與傳統,開海禁,參與海運貿易賺錢,已是極其不易。
沒料到。
皇帝竟是想舉國之力發展大明水師!
大明如果能挺住這一次韃子入侵,喘一口氣,帝國的未來不是繼續衰落,而是走向難以想象的輝煌。
“你率大明水師威震七海之日,即是你鄭成功封王之時。”
崇禎注目鄭成功的眼睛,許給他一個王。
鄭成功又是一震。
他還年輕,沒有想過自己的成就高出父親,也不清楚為什么陛下對他如此厚遇。
但不管怎樣,心中的熱血,已經開始劇烈沸騰。
這不是玩笑話。
這不是隨便說說。
這也不是夸夸其談。
陛下的目光無比堅定。
從陛下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的信念。
荷、葡、西等皆為彈丸小國,靠海上貿易、掠奪與殖民成為強國,成為海上霸主,我大明煌煌上國,為何不能!?
征服七海,成王!
征服七海,成王!
征服七海,成王!
鄭成功內心發出了呼喊。
心底深處仿佛打開了一扇野望之門,讓他進入了一個更加浩瀚廣袤的世界。
有陛下,有整個大明做強力支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夢想,今日在他心底堅定起來。
鄭成功堆金山,倒玉柱,跪下抱拳道:“陛下有此宏愿,臣雖不才,也當竭盡所能,為陛下征服七海,臣為王,陛下為七海霸主!”
這一次,崇禎端端正正的受他一拜。
然后爽朗大笑道:“好一個七海霸主,起來,我們干一杯!”
一旁侍立的白雪婷,知趣的端過來兩杯酒。
兩人的對話,也讓她心內起伏。
陛下的理想,遠大到她難以理解。
如果陛下能成為七海霸主,血洗清廷自然不在話下。
陛下好強大,好霸氣,又那么俊,能在這樣的陛下身邊伺候,一輩子做他的侍女,也是很幸運了。
只是他總喜歡動手動腳,好羞人,人家還小……好像也不小了……
想著想著,白雪婷俏臉升起紅云,她裝作若無其事的收拾碗筷,倒是沒被人察覺她的異樣。
崇禎與鄭成功都有些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感覺,經過這次談話,關系更進一步。
鄭成功猶豫了下,道:“陛下,剛才為何喚臣鄭成功……”
這事他一直放在心里,想不明白,但又不敢問,現在借著酒膽,陛下心情又大好,這才動問。
崇禎嘴角一抽。
這個時候,鄭成功還不叫鄭成功。
“噗嗤”白雪婷忍不住發出笑聲,手中邊做事,邊輕飄飄丟來一句,“陛下賜名,還要問。”
小丫頭好伶俐啊。
崇禎厚著老臉,擠出笑容道:“沒錯,朕賜你成功之名,望你馬到成功。”
鄭成功聞言大喜,連聲謝恩。
現在,他真正可以叫鄭成功了。
接下來。
兩人又談論起,崇禎關心的航海人才。
打造一支強大艦隊,有造船技術,有先進大炮,有資金就可以。
但如果缺乏航海人才,沒有大批適應海戰的將士,光有空船也沒用。
鄭成功表示,大明不愁沒有航海人才。
只要資金夠,在浙、福、廣、瓊州沿海一帶能招募到許多航海人才。
在呂宋島等南洋諸島,也有大量華人海員,他們在海外,地位最高的是西洋人,其次是當地人,最底層的是華人,他們被西洋人強行抓去做勞工與水兵,受不對等待遇,酬勞微薄,病死、勞累而死也無人過問。
另外,鄭家商船也培養了許多優秀的船員與海戰能手。
他們又談到火器。
鄭成功對火器也極感興趣。
海戰主要靠火炮對轟。
戰船能否取勝,火炮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
崇禎讓鄭成功去找畢懋康,直接加入火器專家研究團隊。
鄭成功當即興致勃勃的前往。
不久前結束的宴席,畢懋康、孫和鼎等也在席間,互相認識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