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分重視水路的襲擊掠奪。
第一,對敵后方造成嚴重破壞。
第二,切斷建奴與朝鮮的運輸線。
第三,也切斷建奴與西歐商人的貿易線,建奴用從華夏與朝鮮掠奪到大量財富,向西歐商人直接購買大量先進大炮。
大明水師搶掠到物資后,鄭芝龍當然不敢獨吞。
為了報功,也要運回大明,充盈大明。
搶到的人口,可以先運送到臺灣去,挖礦,開墾種地什么的,臺灣眼下還沒開發,正卻人手。
人力,對于種植園、工廠,非常重要。
臺灣是島嶼,又遠離內陸,很難逃跑,不會對大明造成不利影響。
擄掠還能影響山海關外的建奴大軍。
擔心家里父母被殺,財產、老婆孩子被搶走了,還有心思打仗?
建奴本就是小民族,人口相對稀少,如果長期持續的來回搶,對他們的影響可以想象。
打著文明旗號的西洋殖民者,對與他無冤無仇的黑人、印第安人,也是以此來富國強兵。
而建奴,是大明的死敵。
曾經,文臣把持的大明朝堂,口口聲聲仁義道德,禮儀之邦,不可能允許這種野蠻陰險的行為。
而現在,不一樣了。
都要亡國了,哪管野蠻不野蠻。
單單從這個角度,也要大力發展海軍。
海洋爭霸,是必須的。
航海必備的指南針,火器必要的火藥,都是華夏人發明。
明朝初期,火器、航海也領先世界。
卻因大明搞海禁,國家不發展航海貿易,也不允許民眾發展,關起門大玩孔孟之道,吟詩作對,自以為天朝上國。
英格蘭那樣的島國,打造出強大艦隊,就搞到個日不落帝國。
如果疆土、人口與潛力,勝過英格蘭不知幾倍的大明,舉國之力發展艦隊和火器,發展工業,加強民族戰斗力……
想到這,崇禎腦海中展現出一張宏偉藍圖,更加清晰了。
但,先得扛住眼前的建奴大軍。
思索間,九門口聳立的斑駁城墻,映入眼簾。
……
黃昏過去,夜幕降臨。
今夜月黑風高。
此刻。
崇禎站在山海關城墻塔樓上瞭望。
馬蹄聲漸漸接近,好似隆隆響動的悶雷,大地輕微顫動。
不得不說,清軍經歷幾十年肆意發展,精騎越發強悍。
他們注重武力,全民皆兵,從小在嚴寒的黑山白水間磨礪、廝殺,從大明叛將那里學習到各種戰法,火炮技術,搶回大明工匠,得到先進工藝制造的戰衣、武器等,以此消滅了漠南蒙元,獲得大草原優質戰馬……
相比之下,被一群頑固守舊大臣拖著的大明,老本都快吃光了。
野戰,明軍再也不是清軍對手。
而幾十年前,野外遭遇,明軍常常追著他們殺。
“邦邦!”
“邦邦邦……”
清軍精騎集結城下,敲響約定暗號。
崇禎揮了揮手。
城墻上,一將領敲擊暗號回應。
與此同時。
巍巍山海關的大門,徐徐打開。
山海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城墻上駕著數十門大炮。
居高臨下,憑高俯擊,射程遠高于清軍同等大炮,因此很難攻克。
強攻的話,清軍必定損失慘重,清軍人口有限,不想承受太慘重損失。
現如今。
不消一兵一卒,就能輕松拿下這道大明最難攻克的防線,也是最后一道防線。
吳三桂掌握的關寧鐵騎,是大明最精銳騎兵,也是大明唯一能與清軍戰騎抗爭的力量。
這下全歸清軍,清軍是如虎添翼。
以后在中原大地難有敵手,橫掃四方。
所以,吳三桂答應投降,對清軍來說,是極大的驚喜。
見城門打開,城墻上有守將友好的揮手示意。
清軍人人臉上露出笑意,躍躍欲試,也流露出一絲鄙夷。
任何人,看待輕易背叛本民族的人,都會從心底里看不起。
豪格滿面春風,對身旁親信部將道。
“山海關一破,霸業指日可待,本王拔得首功。”
“恭喜肅親王,真沒料到,大明皇帝把最重要軍隊和防線交給吳三桂,如此信任他,而吳三桂居然會投降。”部將笑道。
豪格臉上露出濃濃不屑。
“大明在儒道思想下,失去血性,很多人被訓成犬類,看似忠心,但大明皇帝一旦滿足不了他們,我大清只要多丟幾個骨頭,他們便視我們為新主人。”
“肅親王所言,甚是精辟。”
清軍將領附和。
“當年本王破長城居庸關,長驅直入,遼西那幫士紳門閥,根本沒有抵擋,只知道擁兵自重,任由我們劫掠燒殺,還派商人送銀子糧草給我們,告知明軍動態。”
“從那時起,本王便知我大清,真的有機會奪取大明江山了。”
“也是太宗采納范文程的計策,著重對大明西北、河洛一帶劫掠燒殺,使其長期民不聊生。”
“再由細作宣揚是崇禎無德所至,使得漢民把怨氣,轉移到崇禎身上,引發造反,從內部攻破大明?!?
清軍部將恍然道:“原來如此,卑職還以為,這些年大明災害不斷,是天助我大清奪取江山呢。”
豪格道:“天助也是有,但主要是范文程獻的計策起作用,我軍每次破關后,依照計策,刻意燒光所有房屋、森林。他們重新搭蓋房子,又必須砍伐大量樹木,地面失去樹木,必造成嚴重水土流失,引發旱災與水患。”
部將點頭道。
“秒啊,樹木生長緩慢,豈是幾年能長成。”
“怪不得,每隔兩年,就從遼西破關,狠狠擄掠一番。”
“范先生真乃神人也。”
豪格道:“什么神人,包衣奴才罷了,是我父皇以漢制漢之策神妙?!?
“肅親王說得對,以這毒計禍害他們自己族類,范文程心腸真是惡毒……”
“噓,不要再說,范文程過來了。”
多爾袞瞥眼瞧見一名漢官騎馬接近。
范文程!
二十年前,他主動投降了清軍,頗有謀略,也能披甲上陣,斬殺過很多明軍,文武雙全,受到清廷重用。
凡討伐大明的策略、策反大明官員、國家制度的建設等等,范文程都參與決策。
這次策反吳三桂,范文程又是第一首功。
此前。
李自成一路攻向京城,也是范文程上書攝政王多爾袞,奏請立即出兵,認為入主中原,奪取明朝天下的時機成熟了。
范文程騎馬來到豪格面前,立即跳下馬,以極為卑賤的奴才樣,俯身跪拜:“見過肅親王?!?
豪格與身邊親信,相視而笑。
像是在說,你瞧,多像狗奴才啊。
“起來吧,今夜得入山海關,攝政王定會記你大功以件。”
豪格稱贊了一句,雖然骨子里看不起。
嚴格來說,范文程是攝政王多爾袞的狗,滿清軍陣大權如今掌握在多爾袞手中,打狗還要看主人,因此對范文程表面上還算尊敬。
范文程惶恐再拜道:“謝肅親王,微臣不敢居功,這皆是肅親王與攝政王威名所至。”
不著邊際的拍了下馬屁。
豪格挺享受范文程會來事這點,范文程把他與多爾袞并列放在一起,讓他很開心。
他笑了笑道:“行了,隨我入關見吳三桂吧?!?
話音未落,豪格馬鞭一指,清軍向山海關靠近。
“嗻!”
范文程又磕了個頭,這才爬上馬,堆著討好笑容,跟在豪格身后。
他眼中泛起得意之色,心頭爽得很,得到這次大功,他地位更加穩固,清軍奪取大明天下后,他就是開國元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