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任務的體系效能評估
- 燕雪峰 張德平 黃曉冬 韋正現
- 861字
- 2021-02-22 15:00:06
2.4 系統效能評估過程
對整個武器系統的作戰效能評估分析,也是對全武器系統的綜合評估分析。它是建立在各個子系統分析和全武器系統單項性能評估的基礎之上,即通過分析各子系統和各單項性能之后,取得了輸出數據和約束條件,才有可能進行全武器系統的作戰效能分析。武器裝備系統效能評估的過程如圖2.5 所示。
進行武器裝備系統效能評估分析,首先,要確定評估對象,明確其作戰使命、作戰任務與評估目標。
其次,要根據評估對象的特點及評估目標確定評估總體框架和模型架構,包括是采用經典的層次分析框架還是網絡層次分析框架,是采用經典效能評估模型如AHP、ADC,還是采用大數據分析、智能分析模型等。
再次,通過對待評估系統的構成和功能進行分析,其目的是確定子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在完成作戰任務中的作用、地位,進而對子系統的性能進行精度分析、可靠性分析等。在此基礎上,分析各指標的相關性,提煉出與評估目標相關的指標,構建初始指標體系,并對指標體系進行檢驗,經過多次修正,構建出效能評估的指標體系。
最后,建立評估模型與評估方法,主要包括單項性能分析與系統效能綜合評估模型。

圖2.5 武器裝備系統效能評估的過程
單項性能分析是指對武器系統性能進行評估時,根據評定目的,選定單項指標作為評價依據,并將其結果作為效能評估模型的輸入。例如,單條魚雷的命中概率分析,作為武器裝備系統武器攻擊能力特性的評定指標。所以在系統效能評估之前,都要進行單項指標的性能評估。
建立系統效能綜合評估模型,是對武器系統進行作戰效能分析的關鍵。模型是否準確直接影響整個評估的效果,因此需要結合系統使用實際對模型進行驗證。在建立系統效能分析模型時,考慮的因素多、性能全面,自然分析結果的準確度就高,但是這也會給計算帶來不便。
因此,模型的建立既要能反映武器系統在規定條件下完成作戰任務并達到目的這一本質,同時又要盡可能簡潔,便于計算分析。建立模型的過程中,應對系統的各種狀態進行描述,并在武器系統的作戰過程中,對狀態變化及可能發生的狀態轉移詳細描述。有了模型之后,就可以利用系統效能評估方法計算及分析效能評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