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人工智能時代移動學習服務作者名: 李浩君本章字數: 3186字更新時間: 2021-02-26 18:34:12
1.3 人工智能時代移動學習發展:機遇與挑戰
隨著移動互聯網、無線通信技術以及智能終端設備功能的不斷更新和發展,移動學習相關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同時,以5G、云計算、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產生與多元化發展,大大提高了移動學習服務的高效性以及精準性,人們使用移動學習的內在需求也在不斷加強。人工智能時代,移動學習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1.3.1 人工智能時代移動學習發展面臨的機遇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網民已經達到了8.29億,平均每人每天上網4小時,每周上網時長為27.6小時,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約占中國網民規模的98.6%;中青年群體是網民的主要人群,中老年人上網人數也逐年遞增。報告內容也顯示以一對一、一對多、雙師課堂等直播服務為核心的在線教育應用取得了快速發展,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2.01億,其中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94億,手機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達到了23.8%,這些為人工智能時代移動學習應用深度化和服務多元化目標推進提供了堅實的實施基礎,同時各種創新教學方式涌現和終身學習觀念認可度加強,也提升了移動學習在人工智能時代作為非正式學習類型重要地位,有力地推動了移動學習服務普及和應用深化。
1. 需求導向:引領“移動學習”向“智慧學習”轉變
2010年,教育部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初始條件。李克強總理在《2017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培育發展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首次將人工智能列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后,一系列發展人工智能文件的出臺,例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等,給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移動學習作為“智慧教育”的主要學習方式,同樣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新的教育理念。隨著移動智能終端性能不斷提升,移動學習技術的不斷完善,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快速發展與有效應用,助推移動學習朝著個性化、精準化、智能化的方向前進,人們使用移動學習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越來越強,終身學習、移動學習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工智能的發展為移動學習未來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促使移動學習向智能化、個性化的“智慧學習”轉變。
2. 技術助力、促使移動學習資源向個性化、交互化、智慧化方向發展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模式識別、大數據、云計算等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改變了原有封閉、單一的教育、教學環境。移動學習作為一種借助智能終端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展學習的學習模式,對技術、資源、環境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人工智能技術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支持下,移動學習資源可以被更精準、更高效地推送給學習者,真正做到優質移動學習資源的個性化推薦;同樣,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在海量的數據資源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移動學習資源,實現個性化學習。同時,在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學習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導學者、學習者與機器之間的交互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因此,人工智能技術不僅為移動學習創設了智能化的移動學習環境,在提高移動學習資源質量的同時,促使資源向個性化、交互化、智慧化發展。
3. 領域融合:創新優化移動學習智能服務供給方式
人工智能技術與移動學習領域的跨界融合,是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應用之一,也是移動學習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人工智能技術與計算機、互聯網、物聯網的有機結合,加快了移動學習系統的轉型升級,構建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移動學習新生態系統。機器學習、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技術打造了“智慧課堂”,學習者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智能設備進行學習,教師的課程教學壓力得以減輕。教師通過計算終端設計出優質的學習資源,將資源推送至移動終端上,供學習者學習。同時,計算終端將優化過的智能服務依托于大數據、云平臺,利用移動終端媒介,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學習者學習完成后,再由移動終端感知學習情境、反饋學習者的學習狀態。在此模式下不斷增強導學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交互,最終實現個性化、精準化教學。
4. 平臺構建:重視學習者的體驗教學,實現個性化學習
人工智能技術與移動學習關鍵技術的融合,可以實現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多元互動,從而創造出一個智能化的移動學習環境,學習者可以完全沉浸在這個虛擬的場景中,從而產生真實有效的學習體驗。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推動下,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能在線學習平臺正在被建設;同時,平臺的功能也更加多元化、層次化,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使用需求。人工智能時代,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重大改變,移動學習發展的高階形式是泛在學習、無縫學習,智能在線學習平臺的建立為學習者學習提供了高效、智能的學習環境以及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因此,充分應用各項智能技術,不斷完善智能在線學習教育平臺服務功能,為學習者提供強大的學習體驗,實現個性化、精準化學習,是未來移動學習的發展趨勢。
1.3.2 人工智能時代移動學習發展面臨的挑戰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移動學習者學習訴求的不斷增強,新時代人工智能給移動學習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挑戰也隨之而來。新時代移動學習領域主要矛盾體現在學習者對智能學習服務、豐富優質資源以及高效目標達成的教育期待與目前移動學習領域學習方式單一化、學習資源低質化、學習應用表層化之間的矛盾。人工智能時代移動學習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人工智能時代移動學習技術、服務、內容三者有效融合問題
人工智能時代,云計算、虛擬現實、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催生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技術應用的復雜性需要學習者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掌握。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移動學習的內在需求日益多樣化,具體表現在移動學習內容的選擇性、移動智能設備使用的易用性、移動學習平臺操作的便捷性、移動學習資源的適配性、移動學習反饋的及時性等。新時代學習需求的多樣化,意味著學習服務的個性化與定制化,提供的智能服務必須以學習者需求為中心,實現學生終身學習。因此,技術、服務、內容三者缺一不可,但是技術應用的復雜性、需求多樣化、服務個性化,三者還未實現真正的融合,如何實現三者的有效統一,是值得新時代移動學習研究者深思的問題。
2. 人工智能時代移動學習者的學習投入度問題
人工智能時代,技術的進步為移動學習者創造更多有利條件。學習者獲取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徑也更加多元化。移動互聯網時代只要有一臺移動終端,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展學習,使得學習者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學習。但在學習者利用零散時間快速地瀏覽、篩選、獲取有效學習資源來開展學習的同時,如何保證學習者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狀態中也是值得移動學習研究者思考的問題。另外,移動學習投入度還受到師生交互行為的影響,人機交互過程增多也會對師生面對面交互產生一定影響。師生面對面交互的減少,會影響學生的情感投入,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投入度。
3. 人工智能時代移動學習服務高效化、精準化、個性化問題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有效應用促進了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以面授式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形式單一,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產生與發展,教師可以利用移動終端、在線學習平臺、網絡學習空間進行知識傳授。同時,線上線下混合式的交流模式日益增多,師生之間直接溝通減少,而更多地以機器為中介開展人機人交互。人機互動增強會造成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下降,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身心狀態無法及時了解,從而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會受到影響。移動互聯網時代教育數據數量越來越龐大,但數據采集沒有統一標準,數據本身質量以及使用效率受到影響,從而會使學習者開展高效化、精準化、個性化學習活動效率受到影響。
- 基于C語言的程序設計
- 計算機原理
- 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
- Visual C# 2008開發技術詳解
- 機器自動化控制器原理與應用
- Windows Server 2003系統安全管理
- 空間機械臂建模、規劃與控制
- 基于企業網站的顧客感知服務質量評價理論模型與實證研究
- 單片機原理實用教程
- AVR單片機工程師是怎樣煉成的
- Oracle 11g Anti-hacker's Cookbook
- FANUC工業機器人虛擬仿真教程
- Appcelerator Titanium Smartphone App Development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Containerization with Ansible 2
- Windows Server 2012 Automation with PowerShell Cook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