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資本的歷史進程

資金不等于資本。資金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支付,或是一種價值儲存和交換媒介。而資本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剩余價值。現實中,資本總是表現為一定的物,例如貨幣、設備、商品等。但這些物本身并不是資本,只有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下,這些物被用來從事以增值為目的的生產活動,也就是成為帶來剩余價值的手段時,它才成為資本。資本形成的過程,就是一個資金、資產轉化為生產性投資的過程。

在現代經濟學理論上,資本形成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通常是指一個經濟落后的國家或地區如何籌集足夠的、實現經濟起飛和現代化的初始資本。亞當·斯密提出,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成正比。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些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鐵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發展經濟學家劉易斯等人進一步認為,資本形成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一些發展中國家長期處于貧困,主要原因在于資本形成不足。而強大的資本形成能力,不僅促進物質資本積累,更會帶來技術創新,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那么,在人類的歷史上,資本形成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本書試圖站在“資本邊際收益遞減”的理論基礎上,構建資本形成史的分析框架。與國家、宗教、貨幣類似,資本也是一種人類想象出來的合作秩序。貨幣讓人相信現在,而資本則建立在相信未來的基礎上。對未來的信任構建出了一種令人驚異的合作秩序。資本不僅是一種物質資料,還成為一種控制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方式。這種方式逐漸形成了一個總體化的控制框架,其他事物開始適應這種控制結構。但是,資本不管投向何方,總是不可避免遭遇邊際收益遞減的魔咒。那么,在人類發展史上,資本是怎么積累的,資本如何形成,資本又投向了什么地方,遭遇過怎樣的邊際收益遞減,人類又是怎么走向邊際收益遞增?

本書共分三篇,時間跨度為公元前3000前至公元2020年。

第一篇 為“發現時間的價值”。約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500年。

在這個階段,人類在生產生活的實踐中發現了時間的價值,并逐漸掌握了一些簡單的資本形成工具,但資本秩序處于宗教、王權、軍事的“鐘罩”之下,總是難以施展拳腳。資本無論投向原始農業、商業、貿易、征服戰爭還是官僚體系,總是經歷短暫繁華,漫長蕭條,轟然倒塌,然后又在廢墟上重新起步。從美索不達米亞、古希臘、古羅馬,到中世紀的歐洲、古代中國的封建王朝,無論世界哪個角落,經濟增長總是周期性地崩潰。人類社會大多數時候都陷在無序的內卷之中,始終沒有實質性的螺旋式演進和上升。

第二篇 為“資本秩序的崛起”。約為公元1500年至1870年。

當中國、印度等其他地區日益封閉時,借由美洲的白銀資本,歐洲主導了世界貿易秩序,建立了一個以西歐為中心的耗散結構體系。從18世紀開始,在戰爭資本主義的保護和支持下,英國開始重組全球產業和勞動分工。新的利潤空間點燃了阿克萊特、瓦特、博爾頓等一批年輕企業家、發明家的想象力。最終,資本和技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推動了持續而且廣闊的經濟增長。此后的世界,不斷表現出新的特質。同時,資本秩序開始崛起,資本不但控制人的身體,也開始控制人的思想,最終超越宗教、國家,成為支配當代社會的重要因素。

第三篇 為“金融資本的幽靈”,約為1870年至今。

在利潤的指揮下,金融化使得資本更具流動性和靈活性。從革命到戰爭,資本重塑權力結構,對阻礙社會發展的舊秩序進行掃蕩。從一個產業到另一個產業,資本不斷嘗試新的富有吸引力的事物,推動新技術、新企業家崛起。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資本建立了一個全球體系,使盛世更興旺,使亂世更動蕩。資本也塑造了一個令人恐懼的金融帝國,金融成了目的本身,而不是社會經濟的助力。然而,只有新技術創造的新經濟才能滿足資本永不停歇、源源不竭的貪婪。全球科技創新角逐的背后,本質是各國創新資本形成效率的競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酒泉市| 汾阳市| 玛曲县| 密山市| 民县| 蒙城县| 芜湖市| 舒城县| 久治县| 尉氏县| 汝阳县| 左云县| 南江县| 襄樊市| 冀州市| 南岸区| 黑河市| 福贡县| 承德县| 宜春市| 称多县| 扬州市| 隆安县| 盐城市| 天峨县| 石柱| 永修县| 六盘水市| 金塔县| 黄龙县| 高清| 蛟河市| 岱山县| 资溪县| 民权县| 临清市| 宜城市| 嘉祥县| 龙江县|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