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入城
- 我老爹是鄭成功
- 比目魚
- 2025字
- 2021-02-25 20:33:14
第103章 入城
鄭錦在命人撲滅火勢、救治傷員、張榜安民時,瓊山縣那邊也傳來了成功奪取城池的消息。
奪城的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清軍雖然有派人看著海氏一族的人,但海述祖在城內還聯絡了其他勢力,出其不意的將城門打開,引兵殺了進去……
又過了幾天,文昌縣、儋州、會同縣、澄邁縣、萬州、陵水縣等清軍本就守備薄弱的州縣,在得知瓊山城、海口衛被攻破的消息后,全部傳檄而定,
當然了,那些地方只是名義上歸順了而已,其實現在還是鄉紳自治,現在鄭錦暫時也無力管轄,只能以后再慢慢整治了。
他將現階段的重心,放在了瓊山縣、海口所這里。
既然已僥幸將瓊州府拿下,接下來該如何將這里防守住,就是重中之重。
以瓊州本島對北防御而論,海口所是中心,海口右側的文昌鋪前港與左側的澄邁縣石歧港構成兩翼。
鋪前港向東的良港就只有清瀾港,除此沒有足以承載軍隊攜輜重登陸及開進的基礎設施。
清瀾港本身的防御很堅固,狹窄的海道會成為登陸敵艦的惡夢,而繼續向南的幾個港口太遠,面臨的軍事壓力并不大。
澄邁縣向西就不同了,臨高與儋州有十數處大船可以停泊的港口,防御任務很重。
瓊州海峽過于狹窄,如果風向天氣合適,海船幾個小時即可完成航渡。
不像臺灣海峽,運氣好的話也要兩三天才能橫渡,運氣不好的話,直接就將船只吹到天南海北去了。
古往今來,在那片海峽上出事的船只,真是數不勝數,瓊州這邊的海峽相比之下,就像一位溫柔的小姑娘。
而且對面雷州半島港灣眾多,可以用來集結戰船,隱蔽登陸部隊的地方太多。
除非調來大艦隊將瓊州海峽封鎖住,否則很難全方位監控。
這就意味著,要長期守御海南島一定要在雷州半島上保持地面橋頭堡。
只有卡住海口所對岸徐聞縣的海安千戶所等地,才能保證瓊州島的安全!
不過雷州一地盛產優質白糖,以前銷量最好的時候,一度供應了天下八成的白糖,此外又有鯨油等貢品,在尚可喜眼中是個要緊的地方,防守得比瓊州府這邊嚴多了。
以鄭錦目前捉襟見肘的兵力而言,要想在海安千戶所等地立足十分困難,因此目前的防御計劃依然要依托本島……
在海口衛料理了幾天后,鄭錦這才得以抽身在海述祖的陪同下,騎馬往瓊山縣城而去。
瓊州島漢代入華夏版圖,漢民開發拓殖已近兩千年,自宋朝以后航海與耕作技術進步,移民開墾才得以加速,有明一朝瓊州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開發。
與所有漢人大王朝一樣,明朝搞基建的熱情也很高,
瓊州府府治所在的瓊山縣是進出海南島的門戶,全島的政治、經濟中心,是統治核心所在,也是最富庶的地區,
只有控制好了瓊山縣,才能進而控制全島。
官道與水利設施修建得尚可,因此鄭錦跟海述祖才得以縱馬跑完這十里的道路。
遠遠望見瓊州府城,面北的城墻上佇立著一座雄偉的城樓,到的近了,可以清晰地看見城樓上懸掛的牌匾寫著“望海樓”三個大字。
奇怪的是府城北面有城墻卻無城門,鄭錦輕撥馬頭,隨海述祖轉向城東。
繞過城墻上的角樓,瓊州府城展現在眼前。
瓊州東門叫永泰門,與所有的城市一樣,附屬在城門外的道路上形成了新的城關市鎮。
此處道路上行人稠密起來,不能再縱馬奔馳了,
瓊山縣因為是附郭府城的關系,比臨高等地的城池要大得多。
縣城坐落在大英山和抱秤山的山麓下,依山傍水而建。
城池的地勢較周圍要高,美舍河長約20多公里,流經它的南門和東門,然后貫通了幾公里外的瓊州府南渡江,形成一道天然的護城河,。
南渡江與美舍河上帆檣如林,人流穿梭不息。
路上的百姓對于州府易手似乎感觸不多,他們這些天見官兵并為加征賦稅,軍紀甚好,便都出來照常活動了。
鄭錦拉開望遠鏡,城市四周是稻田,第三季的水稻長勢喜人,已經可以收割了,
林立的水車,顯示這里的開發程度已接近了大陸的一些發達地區。
府城有著近十萬人口,物流交通多半依賴這兩條流速平緩的內河,因為河運的關系,開有水碼頭的南門是瓊州主城門,物資客商多由南門進城。
此地即是府城所在,大陸上來的人員物資又大多在此集散,故而商業相當繁榮,
東門、西門和南門外的大街兩旁云集著許多店鋪和住家,很是熱鬧,還有瓊州府很少見的一些手工業作坊。
許多簡單的初級工業品整個海南島就只有在這里才能制造,因此這里人口住家也稠密地多,街道上熙熙攘攘,
但是一進到縣城里卻和臨高一樣見不到多少商業和居民的身影。
大街兩邊都是各式各樣的衙署:瓊州府衙、海南分守道、布政分司、軍器局、瓊州府學、瓊山縣學,幾乎看不到民房的影子,更不用說商業機構了。
只是在東門關廂有一處集市還顯得相當熱鬧。鄭錦打聽了一下,這里名叫“東門市”。
這堂堂的府城外面看起來倒還算宏偉,但里面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衙署之后,就沒多少面積了。
四周冷冷清清的,幾乎就沒有為居民的住宅區和商業區留出空間來,反而是城外熙熙攘攘,形成密集的人口聚落。
這其實是因為瓊州府的城池與大陸上的城市有一個很大的區別:
內地是先有人后有城,即城池是在人口集中到一定密度之后才出現的;
而海南則先有城后有人,筑城是為了駐軍和行政需要,
換而言之不管是瓊州府城還是文昌縣、臨高縣的城池,其本質就是軍事城堡。
筑城的目的,更多是出于防御原住民和匪盜的攻擊,顯示朝廷的統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