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戰前部署
鄭錦不想跟這黃有良在大庭廣眾之下作意氣之爭,掉份兒!
所以他看都沒多看黃有良一眼,便召回了黃安,往一旁走去,
但黃有良卻厲聲道:
“打了我黃家的人,就算是天王老子也別想輕易離開!”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隨行的惡仆瞬間將鄭錦等人團團圍住,甚至還亮起了棍棒刀刃,
這時,維持海港秩序的巡邏隊士兵在見到這邊的陣仗后,匆匆趕了過來。
黃有良卻絲毫不怵,以前這種情況也不是沒發生過,巡邏隊的人哪敢管他?
遇到諂媚之人,甚至還會成為他的幫手呢。
黃有良此時一看巡邏隊為首之人,正好是他認識的,大喜道:
“程巡檢,巧了,這些山牯佬竟出手打我的人,將他們都抓起來吧!”
程巡檢冷冷的下令道:“都將這些無法無天的人給我抓起來!”
“對,通通抓起來!”
黃有良興奮的說著,但隨即卻發現巡邏隊的士兵抓拿的卻是他的人,就連他本人,也被兩個士兵死死的抓住了手臂,
“程巡檢,你這是什么意思?”
黃有良一時間腦袋有些發懵,
然而那程巡檢卻似乎不認識他一樣,徑直走到了鄭錦面前:
“小人來遲了,世子可有受傷?”
“世子?”
黃有良目瞪口呆的看著鄭錦,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問題了。
鄭錦漠然道:
“程巡檢是吧,現在是非常時期,這些人卻手持棍棒刀刃出現在這里,我有些懷疑他們是不是要替韃子做事,
你們帶回去好好審問審問,結果過幾天我再派人去巡檢司了解。”
這話說完,鄭錦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恭送世子,小人定會將此事辦妥!”
原來這程巡檢早就得知了延平王世子就在這附近,一心想要巴結,但苦于沒合適的機會,只是偶爾見了幾面而已,
現在好不容易逮住了這么一個良機,自是不會錯過,
黃家雖然勢力不俗,但比起世子來,那就算個屁!
所以無論這黃有良怎么說,程巡檢都不留情面,將所有人都帶回了巡檢司去審問,就算黃昭派了人來求情也沒用。
……
1656年四月,忽有緊急軍情傳來,鄭成功隨后在兵營擂鼓聚將,商議要事,鄭錦也有幸列席,
這可是一個極大的改變,
以前但凡是這種重要的軍事會議,鄭錦都是不會出場的。
諾大個中軍大帳,很快便已擠滿了人,
文臣謀士以潘庚鐘為首,武將則以中提督甘輝為首,其余大將有周全斌、馮信、萬禮、林勝、陳魁、張英、蕭拱宸、黃廷等人,可謂人才濟濟。
鄭成功很快向眾人傳達了軍情:清軍已在泉州港集結,正準備乘船出海!
“清軍終于要來了!”
當得知這個消息時,鄭錦反而放松了下來,軍帳內的大部分人也基本都跟他一樣,
甘輝、馮信等大將,甚至在摩拳擦掌,顯得十分的興奮。
鄭成功隨后問眾人有何對策,大帳之內,瞬間安靜了下來,沒人說話,
對于這樣的情況,鄭成功似乎已十分熟悉,也沒放在心上,走到了一份地圖前,伸手點了點一處位置,自信滿滿的說:
“韃子一旦出海,我軍便主動出擊,提前在圍頭灣附近部署兵力,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圍頭灣是泉州三灣(泉州灣、圍頭灣、湄洲灣)中重要的一環,毗鄰金門島東邊,
那里正瞰大海,圍頭灣海闊水深,是個天然避風良港,乃南北洋舟船往來必經之地。
早在南宋時期,泉州開始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時就十分重視圍頭灣,有“東海明珠”之美譽。
眾將聽了鄭成功的計劃后,都拍手稱贊,無人有異議。
鄭成功于是讓潘庚鐘給每位將來分配任務,計劃十分完備,顯然是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的。
鄭錦也聽到了關于他的安排,護衛鄭成功的座艦,“以作后備”,說白了就是要他打醬油。
鄭錦對這安排自是十分的不滿意,但懾于此時帳內的氛圍,也不敢在這里多說一句。
一切都安排妥當后,便準備散會了,整個過程持續不到半個時辰,快得出奇,
臨散會前,鄭成功還是例行問了一句:
“何人對此戰還有疑惑的?”
眾人面面相覷,無人回答,最后在所有人的目光中,鄭錦道:
“末將有個疑惑,清軍此戰的主將是濟度還是另有其人?”
鄭成功軍令嚴明,軍帳內只有上下級而沒用父子兄弟,故而鄭錦才會自稱“末將”。
眾將聽后,卻都愣了一下,隨即都紛紛議論起來,大部分人都認為:
“此戰清軍主將必是濟度無疑,這還用說的?”
確實,自去年以來,濟度便是福建戰場的清軍主帥、平南大將軍,所以所有人都下意識的認為此戰也定會是由他親自來指揮。
鄭錦笑道:
“渡海作戰對韃子來說是十分危險的事,濟度身驕肉貴的,我猜他不一定有膽量出海前來,故有此問。”
潘庚鐘也搖著羽扇笑了,
“若真是如此,敵軍未戰先怯,傳揚出去,對我軍的士氣必有提升!到時世子當記一功!”
鄭成功道:
“細作確實沒用打聽到濟度登船的消息,請道宣(潘庚鐘)派人多加留意此事。”
潘庚鐘立即應下了,他除了是謀臣外,還掌管細作之事,便于分析情報,所以鄭成功才會將這事托給他來辦。
眾人于是魚貫而出,分別持軍令調兵遣將去了,
由于鄭軍已準備多時,隨著鄭成功的一聲令下,全軍立即運轉起來,月港、廈門港等地很快便有戰船分批揚帆出海,場面巍巍壯觀。
“世子留步!”
就在鄭錦也打算返回奮勇號,隨時準備出海時,潘庚鐘卻突然叫住了他。
潘庚鐘是泉州浮橋人,明朝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出生于世家大族,少年時喜讀書,愛國家,文武兼資,崇禎十五年(1642年)中舉人。
現年46歲的他一點都不顯老,唯有兩鬢微微發白,一身的儒雅氣質,算是個老帥哥。
潘庚鐘頗有謀略,曾多次向鄭成功獻策,是鄭成功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可惜歷史上不幸于北伐南京之戰中戰死,令鄭成功極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