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開發大屯山
“都起來,都起來,延平王世子到了!”
圣多明哥城附近,那些逃散的漢人已被聚攏了回來,正在城堡內吃著熱騰騰的食物,聽到鄭錦來了后,全都緊張的站起身來。
鄭錦先是帶著一幫人將圣多明哥城巡視了一圈,發現這城堡也是小得可憐,只能算“堡”,而不能算城,
不過他還是打算將這個地方占下來,因為這座城堡高踞于淡水河出海口附近的山巔上,具有很高的戰略意義,
以前幾個月,鄭錦每次進出淡水河時,看到這座城堡都會有種眼中釘、肉中刺的感覺,現在自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且這附近都是些被開發了幾十年的熟地,就這樣荒廢掉的話實在是太可惜了,
由于這里于神木鎮就一河之隔,管起來也方便,也就懶得設立新定居點了,全部納入了神木鎮直接管轄,
不過他嫌棄圣多明各這個名字,便將其改名為帶有蔑稱之意的“紅毛城”,“紅毛”指的,自然是荷蘭人……
在城堡內巡視了一圈后,鄭錦才走到了那些剛被解放的漢人之中,當即向他們承諾一些列優渥的政策,
這些漢民在荷蘭人手下過的日子,真的是豬狗不如,不僅每天要干很重的活,還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而現在,鄭錦竟承諾要給他們分房屋、分良田!
所有人聽后都愣在了那里,有些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鄭錦反復說了幾次,眾人這次確認自己沒有聽錯,
所有人都狂喜,有的想起了這些年的非人生活,一時竟高興得大哭起來,
鄭錦安慰了一下那些哭泣的人,又閑聊了許久,這才在眾人的推崇感謝聲中離去。
其實神木鎮現在已經開始有一批工分高的人,開始分到屬于自己家的房屋和良田了,以后不需要再干集體的農活,只需每年繳納一定的賦稅就行,
賦稅相比大海對岸來說算是極低的了,且沒那么多苛捐雜稅,只要夠勤勞,日子便能過得很好。
幾天后,鄭錦派遣了一支新的開拓者隊,
這支開拓者隊伍同樣是五百人,配有主管民事的拓殖使和民兵連長,
他們渡河后一直向北行走,一路披荊斬棘的走了大概三十來里,終于在大屯山火山群附近建立了一個新定居點。
定居地旁有一條水量較大的溪流,溪水兩岸開墾出來后都可作良田,所以開拓者便都叫這條溪流為“田溪”,而之后這個定居地也因此被鄭錦命為“田溪鎮”。
當然了,田溪鎮雖然有良田,但最主要的卻不是種植作物,而是開挖神木鎮急需的硫磺,
此外因這里有豐富的地熱資源,等以后生活好了,或許還可以開發一下溫泉什么的。
過了一些時日,當第一批挖掘的硫磺從田溪鎮運到了神木鎮后,鄭錦見那些硫磺的品質都極高,自是大為滿意。
之后,鄭錦吩咐黃安:
“叫巴隆將他們的賽夏族再往北遷十五里,隨時開始干擾雞籠港一帶。”
不用多說,之前偷襲、騷擾圣多明哥城的那些土著,自然便是受鄭錦掌控的賽夏土著了,
鄭錦早就想趕那里的荷蘭人走了,不然往淡水河北岸擴張的步伐會被他們攔住,
但若是由鄭錦直接出兵的話,無疑是在挑起與荷蘭人的戰爭,
現在鄭家的大戰略是抗清,廈門那邊肯定不愿意再添一個海上強敵,
所以鄭錦便想了這么一招驅狼吞虎之計,目前看起來效果很不錯,也就自然想繼續拿下雞籠港了。
雞籠港位于臺灣最北端,港口平均水深十多米,是北部地區最優良的天然港口,亦是北部的海上門戶之地。
如此重要的地方,離神木鎮也不遠,鄭錦自是不能容忍其一直掌握在荷蘭人手里!
但黃安聽了他的吩咐后,卻顯得有些猶豫:
“世子,雞籠港對紅毛番十分重要,恐怕不會像這邊那么容易放棄的。”
黃安說的很對,圣多明哥城對荷蘭人來說是雞肋,而雞籠港卻顯然不是,去往日本、朝鮮等地的商船常會去那里補給。
鄭錦笑道:
“也不指望能一下將他們逼走,先削弱一下他們的實力再說,反正我多的是耐心。”
黃安聽后,只好領命后去處理了……
大屯山的硫磺開始開采后,火藥廠、火柴廠也隨之在北岸的紅毛城附近修建了起來。
而與此同時,巴隆也按照鄭錦的指示,開始率領他的賽夏族人侵擾雞籠港一帶的荷蘭人,
不過由于那邊的荷蘭兵力較強,城堡上還有幾座炮臺,又不中計出城追擊,
而賽夏族人根本沒有半點火器,所以巴隆也不敢太過出格,目前只能是小打小鬧而已。
若想擴大成果,必須得讓鄭錦繼續增加兵力才行,但鄭錦也不知是如何打算的,卻沒了后續動作。
鄭錦確實暫時將荷蘭人放下了,轉而專心加快自身的發展,
一年之計在于春,當黃老三的捕鯨船再一次滿載而歸時,鄭錦又去了一趟北港,親自敦促各村落種植甘蔗、煙草、紅薯、土豆等作物,
因為有了去年以來的整治和宣傳,這個過程并沒有收到多少阻攔,各村落基本都按照鄭錦的意思經行種植。
時隔數月,鄭錦再一次走在北港鎮的街面時,這里仍是十分的干凈整潔,
他這次來北港,同樣沒有提前派人來通知,看來北港的衛生制度一直保持了下來,鄭錦心里甚是欣慰。
新的北港巡檢何濤在一旁興奮的說:
“以前北港每月得瘧疾死的人,都是在百人以上,
但自從執行了世子定下來的規矩后,現在每月都是只有十多個人打擺子而已,真是神了!
以后世子說什么,俺老何一定堅決執行,別無二話!”
瘧疾一直是北港這邊所有人的聞之色變的疾病,以前就算沒有爆發為瘟疫,每月也又上百人得這病死亡,
但鄭錦一番操作下來,竟硬生生的將得這病的人數降了下來,北港百姓自是為之震服,這也是此次他來推廣經濟作物種植,為何那么順利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