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十里秦淮
- 我老爹是鄭成功
- 比目魚
- 2021字
- 2021-03-16 21:17:15
第198章 十里秦淮
南京的城墻修筑完全是按照南京當地的地形修建的,不但利用了元代應天府的城墻,還大量利用了南京周邊各種山丘的作為防御體系的一部分。
有些地段直接使用山體作為城墻的基礎。
因而它是不規則形狀的。東連鐘山,西據石頭山,北枕玄武湖,南貫秦淮河,依山傍水,氣勢非凡。
而城基也很奢侈的使用花崗石或石灰巖條石,兩壁砌以大磚,磚縫用石灰、糯米或秫米汁、拌桐油摻和成漿澆灌,異常堅固。
所以鄭錦能將此城攻下來,實在是僥幸之極,
一是趁著城內兵力空虛,二是對守軍的詐降將計就計,稍微麻痹了一些守軍,三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了麒麟門,
如果再過個十天八天,讓南京準備得再充分了一些,要想破城,定是難上千八百倍。
清末湘軍圍攻此城時,城內饑疲的二萬名太平軍還能依托城墻抵抗很久,
大報恩寺琉璃塔,也是毀于那一戰。
當然了,同樣的一座城池,由不同的士兵來守,效果當然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南明弘光朝時的條件,怎么說也比太平軍好多了,
可惜當年那個面對咄咄逼人的清軍,依舊熱衷于黨爭的小朝廷內外離心,最后居然不戰而降,白白將此堅城拱手相讓。
……
又平靜的過了六七天,鄭錦早已得到消息,老爹正領大軍從鎮江出發,往南京趕來。
其實鎮江那邊的大軍在五天前,就已經開拔了,不過現在還不見蹤影。
可能有人會感到奇怪,鄭錦、張煌言趕赴南京,不過用了一兩天而已,鄭錦所部就更夸張了,中間還順便攻打了一座險要的關隘。
那為何五天過去了,鄭成功的大軍仍沒從鎮江過來?
這一來是因為鎮江那邊的大軍除開張煌言、鄭錦所部外,依舊還有是十二三萬之眾,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度,難度非張、鄭聯軍能比,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鎮江大軍中有將領以“我師遠來,不習水土,兵多負重,值此炎暑酷熱,難責兼程之行”為由,勸鄭成功讓全師都走水路,
鄭成功采取了這一建議,以致嚴重拖慢了行軍速度,
要知道鄭軍戰船雖多,也不過三千之數,如何能一下搭載十萬之眾的士兵?
自出兵以來,鄭軍無不是水陸并進的,
只有等在陸地行走的軍隊遇到關城要塞擋道后,才會稍作停留,派船只不斷來回運輸。
而現在他們卻采取了全部走水路的方式,自然平白浪費了許多時間。
幸好現在南京城鄭錦已經攻下,否則他看到這一幕后,不知會不會急得吐血。
其實歷史上鄭成功率軍從鎮江到南京,就整整走了十天,
這百余里的距離,按甘輝的建議“晝夜倍道,兼程而進”,至遲兩天內可達;
按張煌言的說法,“雖步兵皆鐵鎧,難疾趨,日行三十里,五日亦當達石頭城下”。
誰也沒想到,鄭軍竟如此龜速,用了十天才走完。
……
到了第七天的時候,鄭錦被告知大軍已離南京不過四十里,
而與此同時,鄭成功的一道諭書也傳到了鄭錦面前,
諭書上言,鑒于鄭錦攻取南京的大功,鄭成功將上表奏請鄭錦為漳國公,并命他為思明州留守,都督思明州、瓊州府、東寧州軍政事……
當得知了諭書上的內容時,陳永華、劉國軒等竟皆臉色大變,
思明州也就是廈門,如果是在北伐之前,那里是鄭軍的根基之地,鄭成功任命鄭錦為思明州留守,無疑是重用提拔。
但現在鄭軍已攻下了鎮江、南京等地,擺明了今后的重心將會轉移到江南這邊,
在這種情況下,思明州顯然不那么重要了,地位直線下滑。
這個時候卻任命鄭錦為思明州留守,簡直就跟流放差不多,所以陳永華、劉國軒等人一時間都難以接受。
不過鄭錦卻略顯輕松,感覺倒不是很壞。
雖然按鄭錦的本意來說,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清軍恐怕會大舉反撲南京,他是想留下來,與大伙一起渡過這個難關的。
但現在老爹既然要他離開,那走就是了,
反正廈門、瓊州府、東寧州三地,依舊是鄭錦的根基,大量廠坊、資源都在那里,不是那么容易搬離的。
且雖然攻下了南京,但清軍依舊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必須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鄭錦也必須鞏固、擴大他在瓊州府等地的布局……
既已注定要離開,鄭錦便讓全軍開始收拾,隨時準備撤離。
到了傍晚的時候,有人來邀請鄭錦夜游秦淮河,鄭錦也一口答應了下來。
十里秦淮為南京另一處名景,不過與別的地方不同,這里真正的魅力,要到晚上才能顯現出來。
天一黑下來,秦淮河兩岸便逐漸的熱鬧了起來。
河上畫舫掌燈,火龍蜿蜒。
渡口之上,爭渡者絡繹不絕。王孫貴族,烏衣子弟,湖海賓游,豪客與美人端坐畫舫之中,挾彈吹簫,
“這便是秦淮燈船?”
鄭錦只帶了趙小四、陳繩武幾個,他們早就聽聞秦淮燈船的盛景,不過一直礙于軍紀,現在也才跟鄭錦第一次在夜里來這里。
邀請鄭錦夜游秦淮的人名叫徐開,是魏國公徐達的旁支末系,早就不親了,因此清軍倒沒為難他家。
至于徐達的嫡脈,先有個叫徐胤爵的,襲了魏國公的爵位,但隨趙之龍等人降清了,
另有個叫徐文爵的,是徐胤爵之弟,南京城破時年方十五歲,被族人護送到吳江袁嵩家,得到郡紳的支持,圖謀反清,事敗后不屈而亡。
再有一個是徐仁爵,徐胤爵堂弟,在臺州擁戴魯王朱以海監國,被封為定南伯,永歷八年(1654),他與張名振攻崇明島,戰敗犧牲于大海之中。
相比之下,徐開的經歷就簡單得多,他家是經營綢布生意的,平頭老百姓一個,
因他為人活泛,長袖善舞,清兵破城后,倒是越混越好,家業越來越大……